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贸易交流

商业贸易交流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商旅往返的过程中,水族聚居地区当然也会受到巴蜀和南越地区经济的影响。同时,不少湖广商人在水族聚居地区建立商号行会,三脚屯、荔波县城等地已出现不少会馆。
商业贸易交流_中国水族

第二节 商业贸易交流

一、商业贸易交流的历史

早在水族先民迁入贵州以前,夜郎、且兰所在的今贵州中西部一带,就进入了“耕田,有邑聚”的农业社会,并与北面的巴蜀和南面的南越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巴蜀商贾经常将当地的土特产品,经夜郎贩往番禺(今广州市)出售。夜郎、且兰一带成为联系巴蜀和南越地区的商品中转站。在这种商旅往返的过程中,水族聚居地区当然也会受到巴蜀和南越地区经济的影响。及秦开“五尺道”,进一步密切了与夜郎、且兰的联系,使辗转迁入黔桂边境的水族先民,也初步接受了中原先进经济的影响。汉初,统治者暂时中止了与西南地区的官方联系,但民间经济交往仍继续进行。汉王朝在此设置郡县管理,唐蒙被任为都尉。不久,唐蒙又在传统的民间商业通道的基础上,修通了自宜宾经川南至今黔西南一带的“南夷道”,在沿途设置驿站,更进一步密切了包括水族住地在内的牂牁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于是,巴蜀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牂牁地区。特别是铁器的传入,对牂牁地区的经济开发,作用更为巨大。明朝以后,江南大量汉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沿海一带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水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民得到较长期的平静生活,也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据文献记载,从明代以来,水族聚居地区已广泛使用犁、锄、耙、镰、锹等铁制农具。同时兴修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水渠、塘堰,而且筒车、桔槔、翻车(龙骨车)等取水工具也在各地逐步推广。特别是棉纺织业,当时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纺织已几乎成为水族妇女人人从事的家庭劳动。这些农民的家庭副业产品,由于产量和质量均有提高,除供自己家庭消费和缴纳赋税外,有相当一部分被拿到市场去出售。水族聚居地区定期赶集的初级市场也不断形成,并开始出现了较大的集镇。驿站的普遍设置,客观上便利了水族聚居地区与外界在经济上的联系。司署所在地和流官设治的地方,如烂土及荔波的蒙石里、时来里等地也逐渐成为当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200年间,水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更明显的发展,当时已有少数人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支独立手工业队伍。在烂土、三脚屯及荔波县等城镇,便出现了一批经营纺织、印染、打铁等行业的小型手工作坊。由于生产的专业化,使生产技术有了提高,产品质量更加有了保证。清嘉庆时烂土出产的斜纹布,行销远近各县。乾隆时仅三脚屯州同辖区内,农村初级市场即有14个之多,商旅来往络绎不绝,进一步促进了水族聚居地区同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显著的发展。水族聚居地区的私塾不断增多,先后设立义塾、书院等,学习汉文的人日益增多。

19世纪中期,水族社会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初级市场布点不仅较前增多,而且把以往12天赶一场缩短为6天。每逢集日,周围二三十里的水、布依、苗、汉等各族人民,携带手工制品和粮食、家禽家畜、瓜果等农副产品到集市上交易。很多集市,如烂土、普屯、上江、三洞、水婆、茂兰等市场还设有酒店、饭店、客栈等固定店铺。集市交换,互通有无,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间接或直接地侵入水族聚居地区,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由于鸦片的大量种植、外运和洋货的输入,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冲击。当时不论是平坝还是山区,几乎家家都种植罂粟。如大河、烂土等地,每户平均年收烟土达百两以上。以三脚屯为例,每年沿都柳江外运的鸦片,就达数十万两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洋纱、洋布的输入,使自染自织的水家布销路受到影响。农村的手工纺织业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自纺自织,逐渐变成用洋纱加工的手工业。三脚屯、烂土等地出现了不少机房,采用洋纱做经线,土纱做纬线的办法进行土洋结合加工。工业方面,这时期水族聚居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铁厂、汞厂、锑厂和铅锌厂等。同时,不少湖广商人在水族聚居地区建立商号行会,三脚屯、荔波县城等地已出现不少会馆。更多的小商小贩活跃于水族农村的初级市场,贩卖着丝线、袜子、机织花边、纱、布、伞、油等洋货,并收购五倍子、杜仲、香菇木耳、麝香、虎骨、獭皮等珍贵的土特产品。在交通运输方面,当时都柳江成为黔南山货及两广海盐和洋货交流的重要水路通道,三脚屯也就成为水陆联运的重要口岸。水族社会内部沟通广西的驿道交通,以荔波县城为枢纽,南经洞塘至金城江,北经方村、甲良、基场到独山。驿道上挑夫和马帮络绎不绝,沿途的马栈、旅店、饭铺也随之兴盛起来,水族腹地恒丰、三洞、烂土、上江、普屯等地一时成为最繁盛的集市。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水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资本曾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对汞、锑的需求增大,价格上涨,使一部分地主和外地商人投资于汞矿和锑矿的开采和冶炼。1930年前后,仅三合县境内的锑矿厂就有十数个之多,工人约千人,年产汞数吨、生锑数百吨。但多系土法开采,设备简陋,规模很小,一般小厂资金仅有数百元到千元,最多也不超过万元。这些民间合资经营的企业,在当时力量虽极薄弱,然而这个新生幼芽,已在开始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直接渗入水族聚居地区,他们不让民族资本有发展的空间,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压抑摧残。1938年,买办官僚资本机构的资源委员会与国民党贵州省政府合组矿务局,并在三合设立锑业管理分处,开设炼锑厂,将汞、锑的生产一步步独揽到手,最后完全为官僚资本所垄断。他们垄断运输,压价收购民营小厂,并借口“立案手续未备”横加封闭,致使民营小厂一个个被摧残扼杀。抗日战争结束后,官僚资本家感到在这里投资无利可图,便停止开采。于是水族聚居地区曾一度兴起的矿业全部停顿,仅剩下一些废墟残坑。民国时期,水族聚居地区出产桐油、五倍子等土特产品,通过买办商人运往国际市场。1930年前后,美国需要桐油,桐油价格上涨,于是水族聚居地区油桐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每年沿都柳江运出的桐油达数百万斤之多。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市场商品交换很简单,水平也很有限。农民赶集时能够买的一般只有从山坡拣来的香菇、木耳、松茸、木姜子等山货土特产,还有就是自己喂养的鸡、鸭、小猪等。购买回去的一般是食盐、针线和数量极其有限的化肥。水族很少有专门从事买卖的生意人,一些小宗的农产品、手工业品、民族工艺品的交易,一般都在赶场天集市上进行。

集市交易是人民群众自觉形成的一种商品交换形式。定时定点的原始集体贸易早已在水族聚居地区出现,被称作赶场。赶场时间则是按水书中的十二地支来确定,或用十二生肖来为集市命名。农民需要的是轻工业品,如火柴、煤油、布匹、丝线、铁质农具、衣服、鞋袜、化妆品、药品等,出售的有木料、土布、竹木器、猪肉、牛肉、鸡鸭以及当地的某些土特产等。靠赶场经营小生意的流动小商贩,在水族聚居地区虽然为数不多,但对农民来说,却能起到通有无、济缓急的作用,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二、商业贸易交流的今天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族过去那种重义轻利、耻于经商的传统观念有了彻底的改变,出现了不少卓有成就的农民企业家和商人。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很多水族个体女性老板和商贩。她们一扫过去那种“妇女不出门”和以商为耻的陈旧观念,投入商品经营的潮流之中。水族聚居地区集贸市场日渐成熟起来,自然而然促进了水族聚居地区经济的逐步发展,集贸市场日交易量和成交额有逐年上升的态势。

水族聚居地区如今逐渐形成了以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个乡镇的各级贸易市场。如今乡乡通公路,进货渠道也方便,一般乡镇常年都设有百货日用品商店,出售生活用品、家用电器、常用医药药品等。赶场时,市场周围的各族群众纷纷前来交易,形成重要的农村集贸市场。下面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主要乡镇的集贸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坝街场

坝街场在县城东部,为坝街乡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坝街濒临都柳江边,是都柳江水路交通的重要口岸,古时商贾船队多在这里停泊。因此发展有小街、新街,成为三都水族自治县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当地土产山货贸易的重要场所。现有321国道穿过,交通方便。坝街现定丑(牛)、未(羊)日赶场,每场赶场人数2000人左右。上市产品有木材、矿产品、粮食、蔬菜、肉类、鲜果、耕畜和各种山货、土特产品等。

(二)大河场

赶场途中

大河场在县城西部,距县城17公里,现为大河镇驻地。大河镇因地处都柳江上游干流大河北岸而得名。大河镇地处大河与马场河汇合处的宽阔河谷地带,土质松软肥沃,海拔仅43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故古称“膏粱之地”,现为三都水族自治县重要的商品粮和蔬菜基地之一。大河场逢寅(虎)、申(猴)日赶场,每场赶场人数为4000人左右。上市的农副产品有粮食、蔬菜、鲜果、肉类、禽蛋、牲畜等。

(三)都江场

都江场在县城东部,距县城38公里。都江是水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唐贞观三年(629年)在这里设置应州和都尚县,都江就是当时应州和都尚县的驻地。清朝时期在都江设都江厅,民国时称都江县,都江镇就是都江厅和都江县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都江镇先后为区、乡、镇的驻地。都江凭借都柳江水路上通三合、大河,下通榕江、从江以至柳州的优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黄金时代,但在旧社会,这里的集市贸易是从属于封建地主经济的。从而使集贸市场变成地主豪商盘剥农民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历尽沧桑的都江古镇才获得新生,常住人口成数倍增加,建有商店、医院、邮电所、学校等。都江场定于子(鼠)、午(马)日赶场,每场赶场人数为8000人左右。上市产品除木材和矿产品外,有粮食、油菜籽、蔬菜、辣椒、鲜果、蓝靛、香菌、木耳、竹笋、棕片等农副产品。

(四)丰乐场

丰乐场在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现为丰乐乡驻地,地处普安河与马场河的汇合处。丰乐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富庶地区之一,这里盛产大米小麦、玉米、油菜籽、花生、地瓜、茶叶、油桐籽等。逢子(鼠)、午(马)日统一赶场。丰乐场辐射大河、普安、水龙以及都匀丹寨、独山边地一带,上市产品多为粮食、茶叶、花生、耕畜、家禽、肉类、蔬菜、鲜鱼、鲜果、蜂蜜、棕片和竹木制品等。丰乐场尤以耕畜贸易为大宗,近年来,耕畜上市量达500头以上。大米和肉类价格也很稳定。

(五)恒丰场

恒丰场在县城南部,距县城65公里,为恒丰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恒丰远在唐初就设置婆览县,属东谢蛮应州府,宋时改隶广西路庆远府荔波州,明初称水婆纬,属荔波县。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易纬为里,称水婆里。清同治八年(1869年)改称恒丰里,取“永恒不乱、安居乐业、人寿年丰”之意,一直沿袭至今。但水族民间仍称水婆。恒丰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因旧时恒丰地处荔波、独山边地,成为通连三都、荔波、独山三县的重要驿站,各地商旅多在这里汇集,于是成为集市贸易的中心。恒丰场逢子(鼠)、午(马)日赶场,集散点广布独山、荔波、三都三县边地,每场赶场人数为4000人左右。上市产品有大米、小麦、玉米、蔬菜、肉类、耕畜、家禽、竹木用具以及水族妇女手工艺品,如绣花背带、绣花鞋、土布和剪纸等。

(六)九阡场

九阡场在县城南端,现为九阡镇所在地。九阡场坝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常住户,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设置区级各机关单位,并修建区公所、粮食仓库、邮电所、医院等建筑。改革开放后,允许私营商家在此修房建屋,才形成初具规模的集镇。九阡场逢巳(蛇)、亥(猪)日赶场,每场赶场人数5000人左右。上市产品有粮食、肉类、蔬菜、鲜果、牲畜、家禽、竹木制品、草药、山货等。

(七)烂土场

烂土场在合江镇驻地,是水族聚居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集镇之一。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25公里,地处都柳江上游干流烂土河的河谷地带。烂土坝子平坦宽阔,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有利耕垦和农作物生长,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农业发达地区之一。烂土名字始见于《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六月,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这说明远在元朝初叶,烂土已纳入封建中央政权的版图,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烂土设立定云府,辖陈蒙、合江二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王朝封征讨苗疆的有功之臣张均为合江陈蒙烂土长官司。张氏土司在烂土设衙建署,世袭三十四代,历经明、清两个王朝。因此,烂土不仅成为三都历史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而且也成为商旅云集、经济贸易的活动中心。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镛在此创办“长官学”,“聘名师,训诸子……至是,荒服子弟始知读书”。清雍正九年(1731年)停办,持续办学244年,成为水族聚居地区办学时间最久的一所汉学学堂。烂土场逢巳(蛇)、亥(猪)日赶场。集散点广布大河、尧吕、巴佑、水龙、安塘、水岩、林桥等地,上市交易的产品有粮食、蔬菜、花生、板栗、茶叶、家禽、鲜蛋、肉类等。

(八)普安场

普安场在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普安镇旧名普屯,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设置普安司舍衙署。所谓普屯,即普安司舍屯兵的所在地。民国初年,土司被废,普安镇为三合县第四区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普安镇为普安区和普安乡驻地。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普安镇驻地。普安场逢卯(兔)、酉(鸡)日赶场。集市辐射普安、大河及丹寨县边缘乡村,每场赶场人数达1450人左右。上市交易的产品多为玉米、小麦、大豆、花生、肉类、蔬菜、鲜果和中草药等。

(九)三洞场

三洞场在县城中南部,距县城36公里,现为三洞乡人民政府驻地。三洞名称来源于历史上的溪、洞行政单位。三洞街位居三洞地区中心,是古代屯军的所在,后变成集市贸易中心,外地小商贩渐渐汇集这里定居,形成多民族杂居的集镇。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就开办小学,对水族聚居地区的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三洞逢辰(龙)、戊(狗)日赶场,集散点广布周覃、中和、水龙、塘州、九阡等地区,每场赶场人数8000余人。上市产品主要有农副产品,有粮食、蔬菜、粮食加工副食品,其他的商品有铁制小件农具、耕畜、家禽、鲜蛋、木材和木制农具、家具以及水族妇女小手工艺品,如土布、剪纸、刺绣、背带、花鞋等。

(十)水龙场

水龙场在县城中部,距县城21公里。现为水龙乡人民政府驻地。每场赶场人数1500余人,上市产品主要有农副产品及水族妇女小手工艺品。

(十一)塘州场

塘州场在县城西部,现为塘州乡人民政府驻地。塘州场原设在距现在乡政府驻地2公里远的土丘上,称窑罐场,以旧时在这里开设陶厂,烧制陶器,广开销路而得名。1978年为便于市场管理和修建供销门市设施,才把集贸市场迁至今塘州乡驻地。塘州场每逢子(鼠)、午(马)日赶场,每场赶场人数在8000人左右。上市产品多为大米、蔬菜、辣椒、肉类、耕畜、家禽、竹木制品等。

(十二)中和场

中和场在县城中部,距县城27公里。现为中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中和地名取中寨与河寨两个自然村寨的合称。这里原无集贸市场,1971年水龙区公所由水龙迁至中和,同时更名为中和区,区级各机关、部门相继在这里修建房舍,集体和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饮食服务业、商摊和代购代销户也随之在这里集中。规定卯(兔)、酉(鸡)日赶场,主要为农副产品的买卖交换,上市产品有猪肉、家禽、蔬菜、辣椒和粮食加工副产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