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绝假新闻的污染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杜绝假新闻的污染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持冷静的分析,不轻信局外人提供的材料,认真分析来自他人材料的真实度,是防范新闻失实的进一步措施。实践证明,建立制度性的防范机制是杜绝新闻失实的根本保障,主要体现为媒体内部严格执行稿件的把关流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没有介入事件过程的“局外人”很难对事实的细节做到精确把握。

三、杜绝假新闻的污染

杜绝假新闻需要综合治理,主要包括从思想修养、专业理念和具体措施诸方面严防假新闻的出现。树立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高度责任意识,采取全面、有效手段防止新闻失实的发生,需要在专业建设、新闻自律和法制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1.树立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感

认识假新闻对媒体和社会的危害,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应有的报道理念。只有从这一理念认识假新闻的严重性,才能将新闻真实性原则内化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在新闻界树立起自觉防假的精神动力。

树立调查研究的作风,深入、仔细地进行采访,不搞清事实不轻易进行报道,搞清多少事实就报道多少内容,是新闻职业理念的要旨之一。对重要新闻,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研究,记者就无法搞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在新闻实践中,大量失实的报道,往往是由于记者在新闻采访阶段粗心大意、走马观花造成的。对采访不充分或一时拿不准的事件,媒体不宜抢先报道;对于专业性强或疑难性的问题,记者要多向相关专家请教,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保持冷静的分析,不轻信局外人提供的材料,认真分析来自他人材料的真实度,是防范新闻失实的进一步措施。记者间接获取采访材料,一般要经过“三角定位法”核实后方可使用,这一规则要求除了采访事件当事人,还必须有两个与报道对象无关的事实来源,证实当事人提供的采访素材。记者直接从现场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要比通过别人转述而获得的间接材料有更大的可靠性,对间接材料依赖的程度越高,记者承担失实的风险越大。新闻从业者重要的职业精神是质疑,越是信手拈来的材料,越要细心求证、冷静分析。

2.建立新闻核实制度

建立一套核实新闻真实的制度,从记者、编辑人员一直到总编室都设置稿件真实的检查关口,形成一套完善、周密的稿件核实程序,是杜绝假新闻的有力措施。

实践证明,建立制度性的防范机制是杜绝新闻失实的根本保障,主要体现为媒体内部严格执行稿件的把关流程。一是在稿件形成中的记者把关。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没有介入事件过程的“局外人”很难对事实的细节做到精确把握。记者应尽可能地向当事人核实所得到的信息,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尽可能找到旁证。二是从稿件编审到稿件公开报道前的把关。在通常情况下,经过值班编辑、节目主编、制片人、部门负责人直至总编室负责人这一系列的审核流程,完全可以将任何虚假新闻消灭在萌芽状态。但经常存在的问题却是,有些媒体要么审核程序不健全,要么审核流程形同虚设,使虚假新闻经过道道关口“毫发无损”,最后堂而皇之地出笼。显然,建立和完善制度性的防假机制需要加强严格的核实环节。

3.接受监督与依法治理

编辑部经常开展新闻自律,有错必究,发生新闻失实要公开道歉、公开更正,是防范假新闻的有力措施。如果说新闻职业理念的内化是防范新闻失实的精神动力,那么,编辑部经常开展自我检查和接受受众监督,则是借助内查和公众的力量筑起一道舆论打假的防线。

一些波及范围大、影响恶劣的假新闻正是由于普通受众的揭露,才使媒体发现了问题,及时做了更正和澄清。新闻媒体的服务对象是公众,对媒体监督是公众知情权的延伸。新闻媒体只有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并做到有错必纠,才能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形成真实报道的良性循环。伟大人物是因为责任而不敢忘却背后的无数双眼睛,那么,对于普通的新闻从业者而言,正是因为有了背后的无数双眼睛,才使他们不敢忘却自己的责任。在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监督下,新闻真实性原则能够落实到每一次采访和写作中,体现为每一次发稿前的核实再核实。

坚持依法治理的准则,是更为重要的环节。新闻失实发生侵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后果,涉及到法律问题的,要依法处罚相关责任人。坚持依法治理的准则,从根本上防治假新闻造成的社会危害,对蓄意造假者形成震慑和压力,能对新闻从业者起到警醒作用。坚持依法治理新闻失实的最大好处在于,防止对假新闻的报道者进行弹性处理,有利于新闻工作的健康进行。依法处罚相关责任人不是目的,而是防范虚假新闻的刚性原则,具有不可替代的实际作用。

4.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

深入学习新闻专业知识,了解采访行业的相关要求,刻苦锻炼采访本领,提高业务素质,是掌握新闻真实性规律的重要条件。非故意的新闻失实,大多与记者的业务素养不高有关。比如,记者在采访中抓不住重要环节,采访不深入或浅尝辄止,导致报道停留在假象事实的层面。有的记者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要么偏听偏信,要么对有价值的事实或细节视而不见,缺乏应有的职业敏感,忽视对新闻整体真实的把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交流研究委员会指出:“从严格的措辞意义上说,新闻失实就是用不准确和不真实的报道代替确凿的事实;或是通过使用一些具有轻蔑意义的形容词和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将带有偏见的解释编入新闻报道之中。”记者的调查能力、采访功底和表达技巧,无一不关涉新闻真实的兑现。有人误以为新闻业门槛低,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采访和写作技巧就可以了,实际上,仅就新闻真实的实现这一环节而言,就存在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新闻从业者为之孜孜以求、努力学习。

【练习与思考】

1.全面理解黑体字的概念。

2.新闻真实的含义是什么?

3.新闻失实是怎么造成的?怎样杜绝新闻失实?

4.正确认识新闻个体真实的范畴。

5.正确认识新闻整体真实的范畴。

6.丧失个体真实的新闻有哪些情形?

7.丧失整体真实的新闻有哪些情形?

【注释】

[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88、189页。

[2]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闻界有些人把具有什么‘性’,如趣味性、文艺性、政治性等,作为新闻的本源。这就是把新闻解释为某种‘性质’本身的‘性质说’(Quality theory)”。

[3]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40页。

[4][美]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0页。

[5][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6]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7]参见刘建明:《具体是新闻真实的条件》一文,载《大众日报》通讯1982年第4期。该文提出具体真实的概念。在1991年出版的《宏观新闻学》一书中,作者把具体真实又称做具体事件的真实。

[8]载2003年8月8日《参考消息》。

[9][晋]陈寿撰:《三国志·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3页。《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中说:“事势是事情的趋势”。

[10][美]韦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11]Daniel Boorstin,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ew York:Atheneum,1985,p.11-12.

[1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1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14]徐宝璜:《论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15]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页。

[16][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