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种生产交流畲族

第四种生产交流畲族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生产上的接触和交流,大大促进了双方农耕技术的提高,也为唐宋以后闽、浙、赣、粤等省山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4]为了弥补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畲族从事采集、狩猎等多种副业,以供生活所需。
生产交流_中国畲族

第四节 生产交流

畲族在东南数省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他们不仅在经贸、文化上产生密切的依存和互动,在生产技术方面也有着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这种生产上的接触和交流,大大促进了双方农耕技术的提高,也为唐宋以后闽、浙、赣、粤等省山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记载来看,畲族人民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直到明代,许多畲民还过着所谓“巢居崖处,射猎其业,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二三岁一徙”[32]的艰苦生活。这样的刀耕火种农业,耕种的几乎都是旱地,所种多是小米、高粱、旱稻。生产工具也极为简陋,直到唐代,畲民所用农具主要还是畬刀而非牛耕,所谓“田仰畬刀少用牛”[33],耕作技术也比较粗放。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作物产量极为有限,正如景宁县志所说:“然(畲民)刀耕火种之所得,未能卒岁,则掘草药、种茯苓自活,十九务农。”[34]为了弥补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畲族从事采集、狩猎等多种副业,以供生活所需。

唐代以来,大量来自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的汉人迁入闽、粤、赣交界的畲族传统聚居区,使得畲区变成“土苗杂处”,这些汉人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对畲汉杂居下的畲族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牛耕代替刀耕。以畲刀耕种是畲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刀斧一度成为畲民最重要的农具,甚至在婚嫁时,也多以刀耕火种的农具刀斧作为礼物,如明代永春畲族“嫁女以刀斧赀送”[35]。直到民国,德化的畬民中仍保留有这种习俗[36]。但随着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具的传入,畲族的耕作技术发生了变化,逐渐由刀耕转向牛耕。这种转变在畲民婚姻嫁娶所送的嫁妆中得到了明显的反映,如建德畲族“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37];景宁畲族嫁娶,“其聘资则定一十二金有五钱焉,其奁具则耒焉耜焉,而兹基焉”[38];龙游畲族“奁具唯犁、锄、蓑衣数事”[39]。直到近代,沈作乾在浙江南部的括苍一带做调查时,还看到当地畲民“招赘者,无亲迎礼,奁币悉农具,而服饰甚鲜。如犁、锄、耒、耜、蓑衣、水车等,皆为必需之品。富者益以牛,贫者缺焉”[40]。同治《云和县志》所引诗文记述当时云和的农耕情况,说“佃田都是盘瓠种,雨过夫妻尽把犁”。这些都反映出到清代,畲族地区犁耕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犁耕的使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促使畲族农业从粗放向精细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是梯田代替畬田。畲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山地利用形式,它的特点是顺坡而耕,不设堤埂,“焚土为肥”,地力耗竭快,保土蓄水能力差,一般只能种植豆、麦、粟等旱地作物,产量也不高。而汉族地区先进铁制农具的传入,使畲族的治地技术得到了一次大的提升,并很快掌握了梯田的营造技术,并在生产中开始广泛应用。《景宁县志》就曾记述说:“(畲民)佃耕以活,邑之陇亩,其治者半。”[41]可见畲族对浙南山区梯田的贡献。根据20世纪50年代对于福建省福安县畲族的调查,福安的畲族多居住高山斜坡上,耕种着梯田。耕地分水田和农地两种,水田较农地多,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90%~95%。梯田结合犁耕进行耕作,不仅解决了畲田水土流失问题,也大大改善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三是在营造梯田的同时,畲族开始将汉地先进的灌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畲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是纯粹靠天吃饭的粗放农业,畲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灌溉的技术和传统。畲族的水利灌溉技术应该是与犁耕、梯田营造技术一起由汉区传进来的。至少在明清之后,他们不仅懂得利用山区地势,开沟筑渠,灌溉农田,而且已经掌握水车等先进的灌溉工具。1925年沈作乾在浙江南部的调查中,甚至还发现畲族婚嫁有以水车相赠作为嫁妆的习俗。[42]

四是优秀农作物品种的大量引种。唐代以后由汉区引进的优秀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番薯等高产的品种。水稻的引进,彻底改变了畲区单一的旱作农业结构,而其较高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了畲族农业生产效率;番薯的引进则是畲族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它十分适合畲族传统的畲田种植,产量也非常高,因而在畲族山区很快大量种植,以致在之后的数百年时间,番薯成了畲族人民的当家口粮。

当然,也并非只有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畲民的生产产生了影响,畲民传统的、独特的山地耕作技术也对迁入的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畲族在开发山地过程中,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和用石灰改善土壤环境的做法,就被迁居山区的汉人广泛应用。闽西一带山区至今沿用的“溜火粪”,可能就是畲族“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的遗存,至少也是受到畲族技术影响的产物。畲族人民用石灰改善土壤的技术,也被汉人广为使用,到清代,南方稻作区已广泛使用石灰改造冷浸田。

【注释】

[1](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一六册,《福建防闽山寇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2]浮云:《畲客风俗》,日本东京清国留学会会馆刊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3]邓光瀛:《长汀县志》,卷三五,《杂录畲家》。

[4](清)周荣椿:《处州府志》,卷二九,《艺文志中·文编三》光绪三年,刊本。

[5]王虞辅:《平阳畲民调查》,民国35年(1946年)。

[6]施联朱:《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7]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客家研究导论》等著作。

[8]浮云(魏兰):《畲民风俗》,光绪三十一年石印本,第24页。

[9]郑一崧《永春州志》卷七《风土志》,乾隆版。

[10]建阳县志:卷八(《风俗》),民国时期刊本。

[11]周邃然:《永泰乡土志》,第七课,《土著种族》,光绪版。

[12]《松阳县志》卷八,《风土志·畲民篇》。

[13]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畲民》。

[14]在闽西客家地区,人们将喜欢穿着华丽,不合时宜、不合年龄地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或行为不够端庄的女人称为“畲嫲”“畲婆”。

[15]林大春:《潮阳县志》,卷八,《风俗》。

[16](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广东》。

[17]乾隆《汀州府志》卷四十一《艺文三·猺民纪略》,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876页。

[18]乾隆《龙岩州志》卷十三《杂记志·畲客》,福建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314页。

[19]史图博、李化民著,张世廉译:《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4年,第106页。

[20]陈永成主编:《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21]雷阵鸣、钟进和:《畲、瑶信仰实不同》,《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8期。

[22]国家民委五种丛书之一:《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2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古亭书屋,1933年。

[24]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25]雷恒春:《中国文化大观·畲族编》,民族出版社,1999年。

[26]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27]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雷恒春:《中国文化大观·畲族编》,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29]杜牧:《江南春》,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参见《全唐诗》。

[30]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65页。

[31]《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形态》,《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2]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

[33]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参见《全唐诗》,第4593页。

[34]胡先骕:《浙江温州处州间土民畬客述略》,《科学》第7卷,第3期,1923年。

[35]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

[36]民国《德化县志》,卷三,《风俗志》。

[37]民国《建德县志》卷三,《风俗志》。

[38]同治《景宁县志》卷十二,《风土》附畬民。

[39]余绍宋:《龙游县志》卷二,《地理考,风俗》。

[40]沈作乾:《括苍畲民调查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5年。

[41]同治《景宁县志》,卷十二,《风土·畲民附》。

[42]沈作乾:《括苍畲民调查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