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征

校园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征

时间:2022-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瞬间。由于高校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引起社会反响。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是有别于社会上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征,突发事件的主体是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的学生群体,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对非常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理,并表现出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热情和冲动。

1.事件的突发性。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瞬间。从引起突发事件的原因来看,它也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而这个契机是偶然的。因此,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问、地点不能完全预测,时空上具有不特定性,突发事件的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策划者在以达到形成对抗冲突、扩大影响为目的,往往采取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手段,具有很大的突然性。

2.事件的群体性。一般情况下,校生间的冲突是相互关联的,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而学校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组织实体,大学生在爱国、维权、反腐等旗号下,对于学校某教职工或对某一规章制度的不满可能延伸为对整个学校的对抗情绪,累积在学生心中的不满心理猛然加剧,就很容易引发系列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

3.事件的危害性。在群体突发事件中,情绪激动的大学生往往喜欢迅速聚集并要求上街游行,更有甚者出现打、砸、抢等严重事件。由于高校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引起社会反响。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高校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学校造成财产、声誉上的破坏与损失,甚至带来政治上的影响。这种群体活动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利用,客观上放大和加深了危害的范围和程度。

4.事件的敏感性。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是有别于社会上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征,突发事件的主体是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的学生群体,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对非常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理,并表现出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热情和冲动。而高校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集中了一国大量年轻的高素质人才,被称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所以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使得管理者在处理这些紧急事件时需要格外谨慎和小心。

5.事件的扩散性。群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很容易波及到其它高校。即使最先引起突发事件的高校局面得到控制,也难免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联动效应。目前,高校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突发事件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加之当今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高校突发事件在一分钟之内就可能便及世界各地,事件一旦发生,就很可能迅速蔓延。即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善后处理也很到位,但它对于人们思想和心理的影响并不会随事件的结束在短时间消失。

6.冲突形式的多样性。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完善的青春期过程中,受情绪干扰和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加之和学校产生矛盾后冲突范围的相对广泛,所以在处理这一冲突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可能通过正常渠道如向信访、校长信箱等形式寻求解决,也有的出于对学校的不信任或泄私愤的目的而采取非正当的手段来进行报复,如散布谣言、聚众滋事、人身攻击、毁坏公用设施等。目前,认为学校侵害了自己的受教育权、财产权、名誉权而状告母校的群体突发事件就屡有发生。

7.事件结果的不可估量性。从学校与大学生冲突造成的影响来看,对学生个体、对学校的显性和隐性影响是难以估测和预料的。如武汉一名大学生因对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处分不满,竟利用“黑客”软件将学校网络中心服务器内容删改、破坏,致使邮件服务器瘫痪,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也有一些学生对学校制度或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后,不及时进行正常的沟通诉求,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压抑自我,从而引发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现象,影响到自身与其他群体乃至校园氛围的和谐共融。

8.事件的紧迫性。由于突发事件的种种危害性,决定了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控制局面,尽量减少造成损失,具有事件控制上的紧迫性。这就要求决策者对于危机的处理,在决策上反应时间有限,迫使决策者必须以有限的资讯或资源为基础做出最快的决策。

9.事件的两面性。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具有两面性的特征,一方面,突发时间的发生客观上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高校通过化突发事件的“危机”为“转机”,使“危机”成为“契机”,则会极大地推动学校进行自身的制度完善和理念更新,为高校长远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发展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