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传承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断代濒危的现象将不利于中国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当今学校教育是一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这种模式中忽视了对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当然这也包括俄罗斯族。
传统文化的传承_中国俄罗斯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传承

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说:“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知识的态度。”借助文化的符号体系,我们才得以构筑各民族的历史,认清当下的生活和规划未来的蓝图。因此,我们说人类的成长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史,许多有价值的自我发现、自我改变、自我完成的精神创造活动,有深度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有着历史联系。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通过法律、政策保障着各民族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权利。中国俄罗斯族的传统文化正是在党和政府以及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在新时期实现了传承与发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展示着这个民族历史的进程与发展,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对这个民族历史的保护。如果这个民族的文化出现了断层,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命内核渐渐会被掏空,像是一根漂浮在水上的木头,随波逐流,找不到意义的陆地,智慧就会破产,精神就会倒闭,这个民族的后代会找不到发展的脉络,找不到自我的历史与文化的凭借,不知道自己的根,没有了文化的信仰。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就是一种文化心态、生存理念的消失。

一、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俄罗斯族传统文化是指俄罗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中既包含物质文化内容也包含精神文化内容,具体来说包括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饮食、服饰、住宅、生产方式及工具、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节日等内容。

二、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一)语言文字方面

img57

俄罗斯语培训留影

俄语是俄罗斯族的母语,该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中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如今,在俄罗斯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2007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现状调查组”对居住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的语言现状进行了初次摸底调研。调研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能操一口流利的俄语,语音、语调也较纯正。由于浓厚的语言感情,加之从小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是俄语,直到成年后才逐渐习得汉语,因而,这些老年人在社区范围内彼此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一般是俄语。但因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极少有人能够阅读俄文书籍和书写俄文。据相关访谈记录,在与邻国的俄罗斯人交往时,他们普遍感觉口语交流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当对方使用标准的俄罗斯书面语交流时障碍更多。60岁上下的中老年人群,幼年时在俄语氛围较好的环境中成长,跟父母或长辈们自然习得了俄语,凭这点“童子功”他们仍保持了一定的俄语听说能力。但由于受到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及“文化大革命”前后长达20余年政治氛围的影响,他们的俄语大多已生疏,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及流利程度远不及父辈,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则普遍高于父辈,他们在社区范围内的日常交际用语也基本上以汉语为主。50岁上下的人群则普遍不会俄语,这部分人大多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失去了学习俄语的环境,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俄语得以恢复使用,不少学校也曾开设俄语课程,但这一代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他们只能听懂极个别日常用语中的某些单词,语感较差。俄语在当地的所谓断代濒危,就是从这一代开始的。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基本上不具备俄语听说能力,也没有从正规渠道学习俄语的条件,他们与长辈的交际语只是汉语一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断代濒危的现象将不利于中国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中,俄罗斯族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包括对孩子音乐舞蹈的培养,比如中国俄罗斯族特别喜欢聚会,在聚会聊天时,经常唱歌跳舞演奏乐器,俄罗斯族的孩子们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所以几乎每个俄罗斯族孩子都喜欢音乐和舞蹈,能歌善舞;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俄罗斯族的母亲会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诚实、善良的品格;注重对孩子智能的培养,比如俄罗斯族母亲给孩子唱儿歌、讲童谣,启发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俄罗斯族的母亲还会向孩子们传授做俄式面包、果酱、手工刺绣等手艺。

中国俄罗斯族同样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同其他一些民族比,中国俄罗斯族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较高,不过他们大都选择进入以汉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学校。专门以俄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初等教育学校只有一所,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俄罗斯学校。该校的前身是1981年伊宁市教育局在伊宁市六中附设的俄罗斯班,主要招收伊宁市的俄罗斯族学生,1985年12月,俄罗斯班逐渐发展为俄罗斯学校。该校从1999年9月起开始使用新编的俄罗斯文教材,开办俄、汉双语班。据校长尼古拉反映:2003年俄罗斯学校共有130个学生,但俄罗斯族学生只有13人,仅占学生总数的10%。这一方面是因为伊犁俄罗斯族人口很少,大多又是俄汉通婚的混血儿,根本没有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就算在俄罗斯学校上过俄语课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还是流向了以汉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普通中学,加之现在高考升学又不考俄语,他们所学的那些俄语很快就丢了,因此学生和家长学习俄语的动力不大,俄罗斯学校办学很吃力。

当今学校教育是一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这种模式中忽视了对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当然这也包括俄罗斯族。俄罗斯族的学生在未进入学校教育时享受的是本民族有特色的家庭教育,包括艺术教育、养成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洋溢着俄罗斯族特有的文化特色,比如跳俄罗斯族特有的舞蹈,学做列巴等等。可是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后,又开始学习了一种主流文化的教育,这就造成了主流文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断裂。学校教育的主流民族取向的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属于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生家长与社区本应和学校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但因这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而被无形地隔离于这种主流民族教育取向的教育体制之外,实际上家庭和社区因为见不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们“放弃”了这种学校教育。

(三)生计方式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住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从事农业、园艺业、养蜂业和捕鱼业,少数住在牧区的俄罗斯族人也从事畜牧业、狩猎业和野生动物养殖业,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牧业器具,引进培育了农牧业优良品种,并使用先进的放牧技术。许多从苏联迁居我国的俄罗斯人擅长多种手工技艺,包括鞣制皮革、修理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以及剪裁各种服装和家庭饰品等,这些生产技艺弥补了当地生产技艺的不足,赢得了其他兄弟民族较好的口碑。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每个民族都在主动加快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各地区的现代化工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代替了传统手工作坊,现代工业产品以其物美价廉逐渐占领了市场……这些都使得中国俄罗斯族的传统生产技艺和产品失去了昔日的优势。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鞣制皮革、制靴、传统服饰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窘境。

(四)建筑方面

俄罗斯族住宅讲究的是单门独院,传统的俄罗斯族风格的房屋被称为“木刻楞”。布局往往是居所位于宽敞院落的中间或一侧,周围空地没有菜地、牲畜圈舍、储藏室和蒸汽浴房,建筑都由木头建制,用木板栅栏围起院落,田园风光衬托着“木刻楞”。目前,城市发展和小区建设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都市俄罗斯族人的住宅风格,单门独院的木刻楞已成为他们的记忆。不过乡村的俄罗斯族人似乎还在坚守着一些建筑传统,从他们的房屋建筑中依旧能够寻找到独特的俄式风格。例如,2003年云南大学组织的调查组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乡的克孜别提村(历史上是俄罗斯族聚居的村落)调研时,能够看出仅有的几户俄罗斯族人家建筑风格及居室环境有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痕迹。表现在土木建筑的房屋墙壁很厚,有一米左右,屋内的家具刷成蓝色。

(五)服饰方面

俄罗斯族的服饰丰富多彩,但是不论男女老少都比较爱干净。俄罗斯族男人的传统服饰是上身穿白色直领汗衫或绣花衬衫,下身穿长裤或灯笼裤,腰扎带子,头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羊皮剪绒皮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俄罗斯族女士的服装相对来说更能体现其民族特色。传统上俄罗斯族女性不穿长裤,一年四季都要穿裙子。夏天俄罗斯族妇女多穿淡色半开胸、卡腰式短袖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春秋季节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在中国北方较为严寒的冬季,俄罗斯族妇女仍然身着毛呢长裙,足蹬皮靴或毡靴,外罩裘皮或羊绒大衣,头裹各式方巾或戴皮帽,给人一种特别耐寒的感觉。俄罗斯族妇女普遍有戴头巾、披肩的习俗,其中头巾已经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服饰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俄罗斯族的服饰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服饰已鲜有人穿戴,只有部分年纪大的女性仍习惯穿连衣裙,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服饰的特色。中青年俄罗斯族则追求时尚,牛仔服、迷你裙等服饰日益成为着装的首选,穿着打扮同汉族无异。

(六)饮食方面

俄罗斯族最早是使用刀叉进食的。但由于历史的发展,现在中国俄罗斯族很多是华俄混血,且长期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生活在一起,他们的饮食习惯中西兼备。吃饭时既用俄式的刀、叉等餐具,又用中式的筷子。在食物种类上,俄罗斯族传统的食物有列巴、馅饼、红菜汤,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又吸收了哈萨克族奶茶、兄弟民族的拉面等食物。俄罗斯族的传统饮食虽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并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然而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又缺乏现代企业大规模经营,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忙于接受现代化教育和各自的事业,很少有人专门学习这些制作饮食的技艺,因此俄罗斯族传统饮食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七)宗教信仰方面

东正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已融入俄罗斯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东正教教礼复杂,如:每日饭前饭后都做祈祷,每天在家中还要做晨祷和晚祷,星期天集中到教堂做礼拜、唱圣歌、诵圣诗、听神甫宣经布道,教徒还必须按东正教教规遵守斋戒,斋戒分“多日戒”和“一日戒”两类。而如今,虽然党和政府切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俄罗斯族中信仰东正教、并懂得东正教教义的人已非常少了,老人还懂一些,年轻人一般不懂东正教,对如此烦琐的教礼更不感兴趣。可以说东正教对俄罗斯族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正在弱化。

出生习俗、婚俗由于和东正教密切相关,随着宗教的影响力不断减弱而逐渐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中断,以及人口减少和汉族风俗习惯影响等原因,保留传统出生礼仪的人非常少,婚俗也同汉族的习惯差不多。丧礼保存得较为完整,由于目前过世的多是俄罗斯族老人及年纪较大的华俄后裔,在人生的最后礼仪上保留俄罗斯人的风俗,是对他们一生的纪念和缅怀。

总之,俄罗斯族传统的很多风俗习惯也渐渐从中国俄罗斯族人的生活当中淡去,保存最多的莫过于饮食和节庆。

三、俄罗斯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已取得的成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过去常讲的民间文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民俗以及民间的文学、舞蹈、音乐、曲艺、美术、技艺等,涵盖着民俗社会、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构建和谐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经申报的俄罗斯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项。

2007年,在额尔古纳市政府的推动下,俄罗斯族民间舞蹈申报内蒙古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成功获批。

2007年,“新疆俄罗斯族帕斯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塔城市俄罗斯族文化协会原会长兰松山老人已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俄罗斯族帕斯喀节代表性传承人”。

兰松山,塔城市的第二代俄罗斯族人,1931年8月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莫斯科人。1938年父亲来到了塔城市。翌年,8岁的兰松山跟随母亲也来到塔城市。已在这座城市生活了70年的兰松山,熟知俄罗斯族民俗、音乐、舞蹈、饮食和服饰等方面的文化。

“帕斯喀”节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据兰松山介绍,复活节又称耶稣复活瞻礼、“帕斯喀”节、“鸡蛋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大约在4月4日至5月10日)为复活节。“帕斯喀”节前一天,人们开始把鸡蛋染成红、黄、绿等颜色。红色的鸡蛋象征耶稣的血液,传说吃了红色的鸡蛋耶稣就能复活;黄色彩蛋象征荣誉、财富,也预示着庄稼获得丰收;蓝色为圣母之光,是古罗斯圣像的颜色。蓝色象征希望、对未来的追求、行善以及对亲近人的爱。绿色是春天的颜色,象征生命复苏,保佑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紫色是权力和神力的象征。白色是天堂的颜色,象征纯净、快乐的精神生活。除了要吃彩色鸡蛋,还要吃一种名叫“古力其”的圆柱状蛋糕。俄罗斯人在过“帕斯喀”节时一定要做“古力其”蛋糕,经神甫念经喷洒圣水后,再带回家去吃,表达他们对耶稣复活的欢乐心情和对耶稣的虔诚。在节日里能吃到这种蛋糕,被认为能得到幸福,来年能交好运。

2007年,新疆塔城市申报了新疆俄罗斯族民居与建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申报了俄罗斯族传统饮品——比瓦的酿造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成功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瓦的传承人是波丽娅(梁红英)。

比瓦的传承

比瓦是俄罗斯族的一种家庭饮品,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罗斯族比瓦承载着俄罗斯族移民文化的历史,像很多传统工艺一样,在“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政治运动让比瓦背上了资本主义的“黑锅”。在那个年代,俄罗斯移民连俄语都不敢说。说俄语被一些听不懂俄语的红卫兵听到,他们就会认为是搞特务活动。所以比瓦的制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留下来的俄罗斯移民们开始恢复他们的传统生活,这中间包括制作比瓦。如今比瓦的传承人申请了比瓦制作的专利,比瓦虽然深得游人喜爱,但销量依然十分有限。年轻一代的俄罗斯族人,对制作比瓦兴趣不大。虽然经常在家喝比瓦,但没有人去专门学比瓦的做法。目前,精通比瓦技艺的老人相继谢世,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俄罗斯族的比瓦,冰甜之中藏着微微酸涩,令人感受到俄罗斯族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俄罗斯比瓦工艺已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img58

阿津诺什嘎传承人:严振东老人

阿津诺什嘎(踢踏舞)和恰尔达什(宫廷舞蹈)是中国俄罗斯族最典型的两种舞蹈。公园里、院子里只要有音乐就有舞蹈,而且其他民族的男女也都受其影响欣然加入。现在阿津诺什嘎已经被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严振东(别加)老人成为其传承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都应该参与,民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众不爱惜、不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终究会中断和消亡。没有文化的引领,人们会只盯着利益的灯盏,抛弃心灵的信仰之光,失去壮丽的精神天河。即使根须扎进肥沃的土地,也很难抽出青翠的绿条,长不出思想的绿叶和花朵,辜负了岁月的期待。

(二)俄罗斯族博物馆以及俄罗斯族各种协会的成立

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在全县及周边地区征集散落民间的俄罗斯族民俗文物,对俄罗斯族的文化遗产展开了抢救性的保护与发掘,并建立了“俄罗斯族民俗文物陈列馆”。到2004年,当地文物部门已征集到了127件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族民俗文物,其中包括纺车、月耳秤及生活用具等。俄罗斯族民俗文物陈列馆的开放,凸显了中国与俄罗斯一水相连、密切交往的历史。

2005年12月,国内首家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展品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馆建于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全馆共有3个展室,分别为历史文化馆、自然馆和植物馆。馆内共有展品5大系列600余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照片等,囊括了俄罗斯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俄罗斯族生活史的生动再现。该馆的建成,有助于整理和保护独特的俄罗斯族民俗,对于丰富和发展旅游业资源、保护和传播俄罗斯族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室韦村村民张建华、肖淑芬、曹庆兰等20多位文艺爱好者,以中青年妇女为主成立了民间文艺团,平日劳作,逢年过节则参加乡里的活动,也到边防部队、邻村等地进行慰问演出。

几乎在同一时期,新疆塔城的俄罗斯族老人瓦列金(汉文名字为兰松山)也积极谋划成立俄罗斯族文化协会,开办俄罗斯夜校(给年轻人教授俄语),筹建俄罗斯乐队(演奏俄罗斯民歌)。2004年塔城市俄罗斯族文化协会成立,设会长、理事以及秘书,一方面负责筹办整理俄罗斯族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俄罗斯族传统文化节日庆典活动,另一方面负责接待来访的学者、记者,其宗旨在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向世人展现中国俄罗斯族的风采。瓦列金多年来耗费大量精力致力于整理和编撰《塔城俄罗斯族志》,涵盖塔城俄罗斯族的饮食、生产、生活、艺术等方面,旨在记录新疆俄罗斯族的变迁史,保存史料,教育后人。当地俄罗斯族协会亦积极在年轻人中大力推广俄语,视之为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象征。2007年,塔城俄罗斯族文化协会举办了第一届俄语培训班。尽管报名的人要么以经商为目的,要么是对俄语有兴趣的中老年人,年轻人甚少,但语言确实得到了传承。在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的21世纪,俄语的前途必将是光明的。

为传承和发展俄罗斯族文化,2003年以来,额尔古纳市政协副主席张宝山(俄罗斯族)和原民族事务局局长孙秋祥(俄罗斯族)等人倡导成立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研究会。2007年4月10日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制定了《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章程》,创建了《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会刊》和研究会的网站,旨在振兴民族精神、振兴民族经济,致力于研究俄罗斯族的历史与现状,保护和发展俄罗斯族传统文化。该研究会挂靠额尔古纳市委宣传部,业务主管部门为自治区社科联,现有会员266人,其中常务理事17人,理事80人,会长1人,副会长9人,顾问1人,名誉会长1人,名誉副会长7人,研究会会长为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委原副主任张晓兵,名誉会长为自治区副主席连辑。成立1年以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领会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根据研究会章程,开展了“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住户综合情况摸底调查”活动,主办召开了内蒙古两届俄罗斯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参加了自治区社科联于赤峰召开的全区学会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及自治区社科院、民委于呼和浩特召开的“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发展——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经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系统地组织了额尔古纳市的巴斯克节(复活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叫“巴斯克”节)欢庆活动,并积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研究会在加强民族团结、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不遗余力。内蒙古的俄罗斯民族研究会和塔城的俄罗斯族文化协会都将文化传承视为协会最重要的工作。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在2008年即参与了《恩和乡俄罗斯族自然村经济调查》丛书的编写工作,就恩和乡俄罗斯族自然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全景式的调查,研究其60年来的经济发展规律。

img59

新疆塔城市俄罗斯族文化协会活动中心

俄罗斯民族各种协会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俄罗斯族历史文化,丰富和繁荣俄罗斯族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民间社团组织与政府部门加强合作的新途径,推进民族事务职能部门与俄罗斯族群众的整体联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族同胞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加强俄罗斯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团结融合,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俄罗斯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