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方式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方式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哈尼族哈巴哈尼族在民间文学、传统舞蹈及民俗等方面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就一个历史上没有自己民族文字,所有族群记忆都依靠口传心授的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其口头传统——“哈巴”。关于“奴局”的具体数量,哈尼族各地有不同的说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_中国哈尼族

第九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哈尼族哈巴

哈尼族在民间文学、传统舞蹈及民俗等方面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就一个历史上没有自己民族文字,所有族群记忆都依靠口传心授的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其口头传统——“哈巴”。

“哈巴”是哈尼族最为重要的歌吟调式,是迄今所见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中产生年代最早、流传最为久远的说唱文学。前述种种可以用歌吟形式演唱出来的文学体例,在具体演唱时大多使用“哈巴”调式,它在哈尼族传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与生命力。

在哈尼人的心目中,“哈巴”与创世史诗《奥色密色》等作品一样,是整个族体的“传统的歌”“古老的歌”,是民族的根谱,是族史的圣典。“哈巴”在内容上涉及风俗礼制、伦理道德、生产规律、生活经验、祭祀礼仪等方面,从历时性的叙事角度反映了哈尼人认知世界、创造文明、民族起源、迁徙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共时性的层面上则整体地再现了哈尼族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与独特的文化传统。

传统哈尼族民歌的演唱有严格的场合区别,不同的场合要唱不同种类的歌。而这些不同种类的歌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就是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引句(或首句)专用衬词(或固定唱词)。“哈巴”尤其如此。它的演唱者大多是家中寨里的老人,或是哈尼人认为知识渊博的贝玛,所以它必须一张口就与其他歌种,特别是“阿茨”等区分开来,否则就违背了哈尼族的民间习俗、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有失礼貌。“哈巴”引句专用衬词大致有以下几种:

(1)萨!

(2)萨咿!

(3)萨啊咿!

(4)萨拉啊咿!

(5)萨啊咿哎!

(6)呃瑟嘞呀啊咿!

(7)索呃索拉咿索!

(8)索呃索拉咿西哩哩索!

(9)萨拉比德额呀啊咿!拍拉比德额施款德!

(10)萨多格索于赛比多!也多格索于婆比札!

(11)萨拉比德萨多布居克施窝呃!拍拉比德萨咪布居囡诺格呃![23]

“哈巴”有一种独特的唱法:哼吟念唱。听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演唱者似乎只是在哼。这是由于哈尼族摩批所演唱的作品大多较长,一唱就可能通宵达旦甚至几天几夜。因此,它的唱腔不可能高亢激昂,字字句句都着力用功,而是采用哼吟、念唱的方式,做到字句清楚明白就行。这种唱法虽然听来较为平缓,有时近似于“说”,但它终归还是在“唱”。所有的“哈巴”演唱过程都是唱,其间没有道白和韵白。所以,“哈巴”应归属于民间说唱中只唱不说的一类,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哈巴”是一种韵体歌唱传统,几乎所有的唱词都是韵语化的,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哈巴”题材广泛,演唱内容极其丰富,从人类起源到族群历史,从生产知识到处世哲理,从习俗礼仪到宗教信仰,涉及到社会礼制、民俗生活、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因而被认为是哈尼人的百科全书。如此深厚、丰富而又繁复、庞杂的内容得以长期的传承与传播,自然有其特定的文化运作机制和一定的演唱规范作为口头承续的有力支撑。哈尼地区的哈巴歌手,虽然由于各支系的语言、各地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有差异,再加上歌手的个人风格,他们所演唱的哈巴自然会带上不同的地区特点。但是,他们对哈巴的整体演唱内容都有大致相同的归类方法,用民间的传统术语来讲就是从结构上分为不同的“奴局”。“奴局”是哈尼语,相当于一般文体中的“篇”“章”或汉族曲艺中的曲目。如采用哈巴方式演唱的史诗《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演唱内容大体上被划分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对于宇宙自然、人类发展、族群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奴局”之内又包含若干个有联系而又可以独立存在的演唱内容,也就是哈尼民间“十二奴局,七十二个哈巴”说法的由来。“十二奴局”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常常是根据不同场合(多为节庆和重大的祭典)和需要选唱其中有关的部分。每个部分既可独立存在,又可连接起来演唱,总称为“十二奴局”。

“局”直译为“像山上的冲沟一样”,“奴局”据歌手反复比喻说像“路子”“方向”或“题目”。这些“奴局”把“哈巴”的内容划分成几大类,每个“奴局”下面又有更细分的“哈巴”。“哈巴”与“奴局”的关系,就好比一部著述之于其中的“篇”“章”。到特定民俗场合里该怎么唱,只需及时调用记忆中的哈巴知识,并灵活对应到这些“奴局”里就出口成章了。所以,了解“哈巴”的人只要一听就知道你唱的“路子”对不对。如果连“路子”都不对了,那这段“哈巴”就唱错了。若是比赛的话,这一方就输了。

关于“奴局”的具体数量,哈尼族各地有不同的说法。民间有“七十二窝果(古歌)”“十二奴局”之说。哈尼古歌《窝果策尼果》(古歌十二调)因内容众多而又翻倍到二十四章。这样看来,“七十二”“二十四”“十二”为的是说明“哈巴”内容的繁多,只是概数词,但多为十二的倍数。以下是哈巴“十二奴局”的名称及划分:

(1)咪的密地(开天辟地)

  咪的密地哈巴(造天造地的歌)

  奴玛巴拉哈巴(太阳月亮的歌)

  咪巴咪衣哈巴(白天黑夜的歌)

  咪塔密擦嘎玛优布哈巴(天地的路和洞的歌)

(2)咪坡咪爬(天翻地覆)

  咪坡咪爬哈巴(天翻地覆的歌)

  咪的局地哈巴(人的种子的歌)

  目咪阔特哈巴(锁住天地的歌)

  普冬哈巴(村寨的歌)

  普玛阿兹哈巴(村头龙树的歌)

  洛咀阿兹哈巴(村脚龙树的歌)

  ……

  拉伙招哈巴(盖房子的歌)

  姜太公哈巴(姜太公哈巴)

  哈罗百哈巴(挖石头的歌)

  ……

(3)炯然若然(飞禽走兽)

  若然哈巴(走兽的歌)

  炯然哈巴(飞禽的歌)

  玛女活脱阿萨哈巴(孵蛋的歌)

(4)阿撒息思(杀鱼取种)

  甲兹确哈巴(拿藤子的歌)

  阿哉则哈巴(织渔网的歌)

  阿撒额哈巴(打鱼的歌)

  ……

(5)阿兹兹德(砍树计日)

  洁奴咪塔达里哈巴(洁奴上天的歌)

  阿兹咪哑区哈巴(大树遮天的歌)

  ……

(6)阿卜鱼徐阿(三个能人)

  阿卜鱼徐阿哈巴(三个能人的歌)

(7)然学徐阿(三个弟兄)

  觉聪、觉策、觉玛哈巴(觉聪、觉策、觉玛的歌)

  哈尼、哈窝、区尼哈巴(哈尼、彝家、汉人的歌)

   ……

(8)阿然然德(穷苦的人)

  阿然然德哈巴(帮工流浪的歌)

  兹然哈鲁么阔哈巴(看守庄稼的歌)

  格低哈巴(打仗的歌)

  ……

(9)咪布旭布(男女相爱)

  咪布旭布哈巴阿(男女相爱的歌)

  岳莫岳莎哈巴(婚姻自主的歌)

  迂咪哈巴(娶嫁的歌)

  然密畀哈咪奢哈巴(嫁姑娘讨老婆的歌)

  遮学学哈巴(送彩礼的歌)

  ……

(10)目思巴嘎(生儿育女)

   巴拉呀哈巴(妇女月经的歌)

   然阿皮哈巴(妇女怀孕的歌)

   ……

(11)搓莫把堵(安葬老人)

   搓莫死哈巴(老人去世的歌)

   纳茨莎哈巴(找药的歌)

   嘎玛美哈巴(数家谱的歌)

(12)伙结拉借(四季生产)

   撮塔哈巴(冬季的歌)

   捏色哈巴(十月的歌)

   思鱼哈巴(冬月的歌)

   ……

   窝夺哈巴(春季的歌)

   比如哈巴(正月的歌)

   窝夺哈巴(二月的歌)

   ……

这“十二奴局”里的“哈巴”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积累而总结出来的“篇”“章”,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歌手在表演中只需依照这样的结构方式进行演唱。因此,能划分到“奴局”里的“哈巴”在此意义上都应算是一类特定的歌种,因内容而异。此外,正如上文所说,在哈尼族文学世界里,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笑话,甚至谣谚、格言,都能用歌吟的形式演唱出来。所以,它们都是以歌吟体和唱述体两种形式并存的。著名的哈尼族长篇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就是由云南省元阳县歌手朱小和演唱的。上述种种在演唱时所用的“曲”或“歌调”一般都属“哈巴”的表演范畴。这里的“哈巴”则不能完全等同于作为歌种概念的哈巴,即由演唱方式而异,取决于演唱时所用的曲牌或调式。

所以,通常情况下,“哈巴”有着双重的文类属性:既是特定的歌种,也是特定的歌调,二者往往浑然天成,共同构筑了哈尼族口头传统中最为独特的文学传承。

“哈巴”进入了2008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应当高度关注哈尼族的口头传统与口头艺术的研究。“哈巴”作为源远流长的民间口头传承,在哈尼族文学传统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民间、深入田野去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

二、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

哈尼族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

“栽秧山歌”哈尼语为“吾处阿茨”,是哈尼族传统山歌“阿哧”的一个代表作品。“栽秧山歌”内容丰富,包括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类别,大都与生产劳动,特别是梯田水稻栽培直接相关,从栽秧开始一直可以唱到谷子发黄的丰收时节,即从农历一月唱到农历“十月年”。

“栽秧山歌”的演唱以栽秧时节最为普遍和热闹,有的地方有专门的歌手在梯田间现场演唱助兴,更多的则是栽秧的妇女边劳动边即兴演唱。普春村凡16岁以上的女子都会唱。演唱形式分为两种:一是主唱和帮腔,一般7人,主唱1人,帮腔6人(4女2男)。如有乐队伴奏,则乐队起奏后主唱再开腔,主唱结束一个段落时,帮腔者先后分声部进入,形成多声部的效果。二是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在屋内和舞台上演唱时的乐器为直笛(扎比)、小三弦(拉核)、三弦小二胡(拉核慈窝)和树叶,在田间地头则用野姜叶做成吹管乐器“梅琶”单独伴奏。

“栽秧山歌”演唱结构由引句开腔、主唱和帮腔三个部分组成,构成一个演唱段落。这一段落也就是整个“栽秧山歌”的演唱基础,音乐段落持续重复,但唱词不同。演唱中主唱是核心,唱主题和具体内容,帮腔只唱衬词,用和声即多声部复调支持主唱,乐队则进行伴奏。“帮腔跟着主唱走,何时进入有跟扣;管子紧随人声行,弦索常在吹管后;唱奏旋律各有异,自由变化在心头;支声复调天然成,多声谐和乐悠悠。”目前其声部已达到8个声部,声乐效果丰满,优美动听。

“栽秧山歌”对研究哈尼族的梯田农耕文化和历史渊源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了解哈尼族一年四季的生产劳作习俗及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栽秧山歌”的独特调式和多声部演唱法逐渐引起外界关注,先后赴国内外多地交流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成功亮相展演。哈尼族的多声部音乐没有严格的师传或家传制度,多为耳濡目染、口传心授。目前,普春村多声部音乐有代表性的传承者达十余人,村中多数中青年和老年女子均能演唱。[24]

2004年1月,哈尼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成功亮相展演,引起全国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关注。2007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