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羌族人的丧葬习俗

羌族人的丧葬习俗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火葬多已成为凶死、传染病死和其他非正常死亡者的葬法。过去,羌族周岁以下的婴儿夭折后,要将他装入木箱或竹笼里,放入河中或者岩洞中进行水葬或岩葬。(三)出殡和埋葬羌族人称出殡为“上路”。
丧葬习俗_中国羌族

第八节 丧葬习俗

丧葬作为人生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人生最终归宿的程序。羌族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十分崇奉祖先,所以他们对葬礼的操办十分重视。“重死”是羌族人的文化情结,在羌族人看来,“人有生错的,没有死错的”。死亡意味着人离开了现实世界进入了祖先居住的“鬼寨”,因此死亡也有“回老家”的意思。羌族人以年满六十岁后死为喜事,有“白喜事”之说。正如将新生成员隆重迎入一样,也要将离世人隆重送走。以大、小母舅为代表的宗族监督力量要来检验死者是否属于正常死亡,然后对死者家属进行抚慰并表彰孝道。

一、羌族的主要丧葬方式

历史上羌族地区盛行火葬、土葬、岩葬、水葬等葬法,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于羌族的丧葬习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普遍实行的葬式是火葬和土葬。

(一)火葬

在羌族主要的四种丧葬方式中,火葬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葬俗。《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逸篇》:“羌人死,焚而扬其灰。”《后汉书》言:“死则烧其尸。”至唐,党项等羌部仍然保持“死则焚尸,名为火葬”的形式。羌族古唱经中也有讲述,“人死后,当太阳落坡时,在旷野举行火葬,魂随青烟直上青天,焚后骨灰撒于神林”。至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后,因受汉族影响和封建王朝的提倡,土葬逐渐替代火葬成为羌族的主要丧葬礼俗(10)。理县蒲溪乡、茂县今沙坝、赤不苏还有火葬习俗,也有按老人遗嘱,选择火葬或土葬。

火葬有固定的地点,火坟分宗族火坟场、村寨火坟场及火葬坪。宗族火坟场按家户设立火葬场地,一般用石砌围圈,有碑记、姓氏、开设坟场的年月等,仅限本族人进入。村寨火坟场只要是本寨人都可以进入。火葬坪无火坟场,人死焚烧后,不捡骨灰。一般在人死后3天火化。火化前,由舅父开棺验尸身,死者面朝西方,请释比诵经。焚化时,由族人集柴火在棺木四周堆放。由舅家或亲儿在日落时点火焚烧,死者亲属围坐哭泣,唱丧歌、跳丧舞、喝丧酒以示永别。火化毕,由丧主备热水、柏香供参加葬礼的亲朋洗手、熏手,然后举行丧宴,次日拂晓收拾骨灰装入金匣或红布袋埋入祖坟。目前,火葬多已成为凶死、传染病死和其他非正常死亡者的葬法。

img81

羌族火坟(理县蒲溪乡)

(二)天葬

受藏族的影响,羌族有的地方也实行天葬。天葬时,家门亲戚要将死者的尸体背到高山顶上,然后请喇嘛将死者尸体用刀割成小块喂鹰。如果死者的尸体被老鹰迅速吃掉,视为大吉。清末,这种丧葬仪式被废止。

(三)水葬

受藏族的影响,北川地区过去也实行水葬。水葬时,要请喇嘛将死者放背筋,将其头和脚捆在一起,然后将其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木箱,后将木箱放入水中或埋到河沙之中。水葬在清末的时候也被废止。

(四)岩葬

婴儿死后葬入岩洞称为岩葬。除此之外,在北川一带也有将死者棺木放置高山岩洞之内的习俗。过去,羌族周岁以下的婴儿夭折后,要将他装入木箱或竹笼里,放入河中或者岩洞中进行水葬或岩葬。如果是3岁以上的儿童,死后要将他土葬或者装入笼中让河水冲走。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死后,要“以劣板做棺,葬于要道,或火化后将骨灰装入木匣埋于十字路口”。

二、现代土葬及其葬礼仪式

羌族土葬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丧葬仪式。一般需要举行3天:第一天处理遗体、安排丧事;第二天戴孝、守灵和入殓;第三天出殡和埋葬。

(一)处理遗体、设灵

如果死者不是突然死亡,在死者弥留之际家人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死者一闭眼,家人一边为死者净身穿戴,一边派人去通知亲属。死者的寿衣大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一般有6件衣,穿双不穿单。一般要为死者准备2双鞋。鞋要穿花鞋,男的穿云云鞋,女的穿尖尖鞋。在死者嘴里要放点碎银子和一点猪油,称“口含银”,表示死者的后世有依落,在阴间有钱用。棺底铺上纸钱,尸体旁殉以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如拐杖、烟袋等。然后将尸体停放在棺材中。一般在堂屋的神龛下放一块木板,上铺棉絮、麻布作为灵床。如果死者是在家里断气的,灵堂设在堂屋里,死者遗体脚朝大门,意思是让死者走出去。如果人在家外亡故,则不能让遗体再进大门,灵堂要设在大门外。灵床设好以后,要将死者睡过的床铺草褥搬出房门焚烧,鸣枪或放大火炮,以示礼送死者的灵魂,同时也是通知寨子里和其他寨子的亲戚。羌族人的习惯是“喜事不请不到,丧事不请自到”。亲戚们听到响声以后立即到死者家奔丧。同时,孝子要带上酒等去请释比来掐算日子,各家家长和寨中老人都会主动来丧家帮忙,一致商定葬期。葬期商定后死者的家人就要尽快去给死者的母舅亲戚报丧。死者的母舅亲戚要准备一只羊、酒、肉、孝布、香、蜡等物来死者家奔丧,派发孝帕。

img82

葬礼上亲友给死者烧纸(茂县曲谷乡)

(二)守灵和入殓

母舅到达后,孝子们要跪着迎接并告知死者生病、治疗和死亡的情况,介绍安葬死者的计划。之后,母舅要为死者亲戚分发孝帕。领了孝帕的人按先后顺序到死者灵前哭拜、烧纸钱。释比为死者念上路经等为死者买路。

入殓时,母舅家亲戚检查观看死者后,遗体才能入棺。入棺时,孝子们要拼命地阻止入殓,为死者哭丧。入棺后,棺盖不能盖紧,必须留一条缝,一是让死者有还阳的机会,二是要等死者的灵魂进入棺材。然后人们要围着棺材跳锅庄。

(三)出殡和埋葬

羌族人称出殡为“上路”。首先,释比要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算好送葬队伍的出发时间,看有没有与其他人家出殡相冲突,哪些人不适合去送葬,与死者相克的不能在现场。出殡前母舅家的人先开棺检查死者的死因是否属实,所穿戴的衣物是否合适满意,不满意的话要稍做整理,然后才能盖好棺盖。众人将棺材用粗麻绳横向绑好。然后由释比封棺,封棺时手握菜刀,用刀背敲击棺木,并不时地用羌语念咒。如果出丧的日期不吉利,棺材就不能从大门出,要从门墙的上方抬出去。出殡的沿途都要撒纸钱和燃放鞭炮。丧葬队伍中释比持法器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旗子的孩子们紧随其后,后面紧跟着孝子,孝子端着死者的遗像和牌位,然后是抬棺的,接着是吹唢呐和送葬的人们。到了墓地以后,抬棺人要抬着棺材绕着坟坑走三圈。然后在墓坑里点燃鞭炮,后将死者的牌位、遗像放入墓坑,整理完墓坑,解开捆在棺材上的绳索,这时要求现场的所有女性和孩子离开,留下死者的儿子和帮忙下葬的男人们开始下棺,同时释比用羌语念咒。棺材埋葬好之后,孝子们到坟前跪拜,释比敲打着羊皮鼓逆时针围着坟跳三圈,埋葬结束。

在整个丧礼过程中,母舅舅权在丧葬中反映最突出。如在母舅到达的时候,孝子们要跪着迎接。母舅要为死者亲戚分发孝帕。死丧家要向母舅汇报死者生病、治疗和死亡的情况,介绍安葬死者的计划,等等。

img83

葬礼出棺场景(理县)

在丧葬仪式中,也有很多针对妇女的禁忌,如新死丈夫的寡妇,要围青苗菩萨转几圈,以木梳梳头,将梳过头的木梳丢弃后才可与他人见面。已嫁妇女死在娘家,只能在家族坟场旁边火化。整个丧葬期间,家人均不从事生产劳动,妇女亦不得做针线活。羌族地区还存在打丧火的习俗。打丧火是指已婚妇女因不正常原因死亡由其兄弟(母舅)以暴力手段如毁坏家具等财产的方式向夫家报复,并要求夫家作出经济赔偿和赔礼道歉。打丧火是舅权与夫权的对抗,目的在保护女方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