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的天空与地面

城市的天空与地面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里有许多街道,与城市的交通密切相关,它跟人体的血管一样,使城市能正常运转。可以说,人行道是城市中的重要器官。这是靠任何警方的力量也达不到的。城市中的主要街道越来越被能赚钱的机构、人员所占领,而与此关系不大的机构则被安排在其余的部分。因此,在讨论美好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时,实际上要求的是社会的公正与民主。
城市的天空与地面_“城”长的烦恼

闵冬潮:城市的天空与地面

还是先从我们脚下的地面——城市的人行道说起吧。

城市里有许多街道,与城市的交通密切相关,它跟人体的血管一样,使城市能正常运转。对大多数不开车的人来说,我们每天出门不会走在马路上,因此,人行道(我们又叫“边道”)是我们每天出门的必走之路。可以说,人行道是城市中的重要器官。

人行道并不单独存在,它与旁边的建筑互相帮衬着。有的街道生气盎然,有的街道单调乏味,有的街道险象环生,让你走过一回,这辈子不敢再走第二回。这几种情形比起来,当然是人行道的安全占首位。

上海的街道成百上千,先从我家门口的两条街的边道的不同景观说起。

景观之一:

我家住校园,大门口外是银行一条街,这里聚集着数十家银行,又有“嘉定华尔街”之称。银行自然是财大气粗,每家都是高楼大厦,门口是高台阶,石狮子。金融危机以来,我们这里的金融形势一片大好,不但没有银行倒闭,反倒越开越多,去年街上剩下为数不多的两家宾馆、餐馆也被盘了过去,又有两家银行开张。这样以来,大学校门右侧的街上就都是银行了。

银行有钱,银行前面的地盘当然是“钱做主”。于是,这条街的边道“一不留神”就扩展成了十多米,比马路还宽。转眼之间,配合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这条“银行大道”就成了停车场(原来不收费,从去年开始收费)。行人在这条便道上就跟走在马路上差不多,前后左右不断有汽车、摩托车开来开去。而且,目前中国开车的人多是“大爷”,潜规则是行人要“礼让”汽车。往往是你刚想给冲过来的汽车“礼让”,后面的汽车又冲着你按喇叭,搞不好就要与汽车“亲密接触”。笔者就被“亲密接触”过一回,开车人不但不道歉,还四只眼瞪过来,说我没看见后面开过来的车。

如今,这条街的边道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乌烟瘴气,如果不是出门的必经之路,谁也不会到这条街上闲逛。真应在此立块牌子:幼儿、老人、穷人、残障人士禁行。实际上,银行一条街的发展走的就是这一以汽车为本、以有钱人为主的路子。

景观之二:

出门过马路是一条小街。街道两边的房屋多是店面,除了一间小学之外,都是跟居家过日子有关的各种小店、小餐馆。听口音,在这里工作和就餐的人有不少是外来移民。虽说这条街的边道也比较宽,但除了偶尔有几辆自行车停停,绝对看不到汽车会开上来。我经常会在早上七点到这条街上买菜,时间虽早,位于街角上的干洗店已经开了门,里面的大姐一边熨衣服,一边跟你热情地打招呼;旁边的小饭馆还没正式开门,但店里面已经坐了几位正在喝茶聊天的老伯,天热的时候,这几位老伯干脆把八仙桌放在宽敞的边道上,俨然一个自创的小茶馆。在不下雨的日子里,你还会看到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坐在边道边的竹椅上包馄饨,去菜场买菜的人,顺便再买些新鲜的馄饨,方便又干净。总之,这条街的人气很旺,是老百姓自己创造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小空间。正是还有这样的街道存在,才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在上海过日子的方便;才使得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有了“家”的亲切感觉。

跟银行一条街相反,在这条街上行走,你会感到很安全,因为店铺里的人和街坊邻里都很熟络,形成了所谓的网络,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无形的网络,才有了街道上的安全。这是靠任何警方的力量也达不到的。顺便说一句,如果真到了靠警方来维持的地步,那地方肯定成了不安全之地了,银行一条街就是个见证。不但行人在边道上行走不安全,银行大楼里面的安全近来更加“险恶”。原来的取款机的隔间最近不但在门上加了插销,还在不断播放警方防骗防盗的提示,每次取款都要环顾左右,好像随时有被抢劫的危险。

上述的两个人行道的不同景观,显示出城市里街道的不同功能,或者不同街区的“区隔”已经越来越分明了。城市中的主要街道越来越被能赚钱的机构、人员所占领,而与此关系不大的机构则被安排在其余的部分。我们整天听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但如何以人为本?以何人为本?我们却很少听到这样的提问。因此,在讨论美好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时,实际上要求的是社会的公正与民主。要公正就不能事事处处“钱做主”,民主的实践也应该落到“我的家园,我做主”的实处。我们期待着,在那条小街上有家真正物美价廉的茶馆,让那些退休的老伯花上几元钱(而不是几十元)就能坐下来喝杯茶。地处大学门外的银行一条街,能把行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开车的人把车停在马路对面的停车场。城市里少些金钱挂帅,多些文化气息,在大学的旁边,在孔庙的周围,开家像样的书店总不会是个奢侈的想法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