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期影响稳定与秩序的诸要素分析

转型期影响稳定与秩序的诸要素分析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型期影响稳定与秩序的诸要素分析湖北工业大学 黄建雄 詹红菊社会稳定与政治秩序是当前社会、政治与学术研究中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政治学观点认为,秩序是社会最重要的价值,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政治的首要任务。以上是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为转型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政治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相关因素的几种判断,在学术上有其合理性。我个人认为,这些分析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践也是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的。
转型期影响稳定与秩序的诸要素分析_青年学术论坛

转型期影响稳定与秩序的诸要素分析

湖北工业大学 黄建雄 詹红菊

社会稳定与政治秩序是当前社会、政治与学术研究中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政治学观点认为,秩序是社会最重要的价值,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政治的首要任务。稳定与动乱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历史上对稳定有过许多专门的阐述与研究。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转型时期的社会稳定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转型时期造成人的价值观念与伦理准则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原有的社会纽带及社会机制,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

第二种观点,公民参与是社会稳定的干扰因素。梅隆·韦纳和伯特·豪期斯里兹指出,在许多落后国家,政治稳定是公众政治冷淡态度的副产品。随着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人们逐渐产生新的社会要求,从而打破政治沉寂状态,使政治体系感受到压力

第三种观点是从期望值的提高与现实的反差来分析的。现代社会转型会带来一场“期望的革命”——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也会随之增加。但是政府满足公众要求的能力往往落后于公众的期望,于是就有可能引发一场“不满的革命”。

以上是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为转型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政治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相关因素的几种判断,在学术上有其合理性。我个人认为,这些分析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践也是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的。以此为参照,反思当前国内的有关稳定与秩序的研究与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政治因素

1.政府的控制能力 现代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政府每天都得处理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如果政府的敏感性不强,反应速度不快,驾驭社会的控制能力还不足以保证整个社会正常、有序运转,当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时,就会一筹莫展,穷于应付,也可能因考虑不周,以致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公众的不满,引发社会政局不稳。

2.公众的政治参与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有参与政治的要求。一方面是民主意识的唤起,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政治权利,对时局发表议论,提出批评,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部分有挫折感的社会成员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引起政府的关注,借以改变自己的处境。第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社会阶层要求通过政治参与来取得合理的承认与认同,从而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无论是哪一种参与动机,对一个稳定的政治结构而言,过于频繁的政治参与,或是说当政治参与的程度超过了政治体系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是不利于政治稳定的。

3.政治环境与现代化进程的适应性 现代化进程必然带来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如果整个的社会政治环境诸如政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可行性,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社会形象及政治素养等,能够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一致,就会有利社会政治稳定,反之,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二、经济因素

1.传统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的前提是突破旧有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在新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的结构和体制又没有完全瓦解和打破的转型时期,经济过程有可能出现一些混乱,经济决策也可能相当艰难。当政策出现真空时期,也就是社会不稳定的多发期。

2.公众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及认同 新的经济政策从制定出台到赢得社会成员的认同,往往需要时日,甚至可能牺牲部分成员的既得利益。当这一过程发生时,有些与新经济结构和体制有利害冲突的社会成员可能会有反对或不合作的态度,成为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

3.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衡 经济发展强化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但同时,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导向。市场经济是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机制,鼓励竞争,优胜劣汰,肯定会拉大收入差距。但这种差距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即基尼系数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收入的高低要与实际贡献的大小是相适应的。如果一部分人靠投机取巧、靠钻政策的空子、靠手中的权力等非正常手段获取高收入,就会激发社会成员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甚至对社会失去信心,从而诱发不稳定因素。

三、文化心理因素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层次的心理需求相对普遍的满足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人们可获得的社会资源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导向变动,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危机。社会心理变得日益纷繁复杂、难以捉摸,并滋生了许多非常态的心理表现。

1.相对剥夺心理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首先提出,后由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而发展成熟的一种关于参考群体的行为理论。其基本要领就是“相对满意”或“相对不满意”,是由于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群体或类别的人的地位作对比。根据参照目标的不同,人们认定自己的被“剥夺”的程度也就不同。相对剥夺感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

2.落差与攀比心理 社会分配不公与腐败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人们主观上感受到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实际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偏差。即使原先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阶层,随着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固有的政治上的荣誉感与优越感逐渐失落。即使是今天在人们心目中仍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些阶层中,其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种现实处境,使不少公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在攀比中,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将自己社会资源的所失与其他阶层的所得相比较。谁都承认,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改革开放给社会,给个人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但与他人相比,又感觉到自己的实惠与自己的要求相去甚远,感觉到自己的收益最少。这是由于自我偏爱的心理定势以及盲目攀比、怀旧失落等心理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

3.保守与惰性心理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国人的安分守己、消极保守、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心理,同时滋生一种“看不惯冒尖的,容不了有钱的”东方式的嫉妒心理。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想到的不是去竞争,通过正当途径去超过别人,而是拆别人的台,导致整个社会的普遍平庸。

4.不安全感 社会竞争的加剧,自我价值的突出,不少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趋于冷漠化,对社会问题及周边的人和事均持观望或听之任之的态度,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和功利化倾向。同时,温饱问题已不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社会安全的环境成了人们的迫切需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与公共秩序的混乱、社会生活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风气的败坏,在这些危机意识中,使人们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惧变心理和怀旧心理,一些人甚至怀念吃大锅饭的日子。治安状况的恶化,道德水平的滑坡,使相当部分人觉得世风日下。这种心理在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局部性的抗拒心理甚至不安全隐患。

5.短期行为与浮躁心理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身在新的社会格局中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难以理性化地加以确认,自己把握不住自己,在摇摆不定及相互的攀比之中,一种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煎熬着人们。一种急切发财的心理催促人们必须迅速干点什么。在这种心境中,人们要么是在顾右盼,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游摆不定,确定不了自己适合干什么。要么是连犹豫的耐心都没有了,急匆匆地被社会上的各种热潮所迷惑,在这种浮燥心理的影响下,从而出现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再去考虑长期投资与效益,很少考虑长远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只顾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得失。

以上个体的心理非均衡发展,伴随着现代化同传统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同本土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感情、信仰、评价、认同、意见、观念、兴趣、态度等,产生了新的判断标准。同时,文化观念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不能有效调和,冲突不可避免。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2]转型时期社会稳定课题组.社会稳定的理论考察.学海,2001(5)

[3]张宇.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4)

[4]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