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牧业研究开发为中国农牧业添彩

农牧业研究开发为中国农牧业添彩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牧业研究开发为中国农牧业添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农业不发达,严重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聘请农业专家,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优良品种、技术已经成为引进国外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河北省农科院与加拿大农业部列桥研究中心合作执行中加合作河北旱地农业项目始于1992年。为了发展和促进中国同荷兰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中国农业部和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达成了双边协议,在中国建立有关
农牧业研究开发为中国农牧业添彩_国际化人才:世界沟通的桥梁

农牧业研究开发为中国农牧业添彩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农业不发达,严重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聘请农业专家,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优良品种、技术已经成为引进国外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荣获友谊奖的专家中,就有一批优秀的外国专家为之奋斗在农业第一线。

阿拉博士运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使东北大豆更响亮。俄罗斯专家阿拉·亚历山大·亚诺维奇博士主要研究野生大豆的类型和完善大豆育种遗传基础,研究生物和生化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尤其是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和腐殖酸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是生物表面活化剂的发明人,该制剂的研究汇集了前苏联国家生物工程技术精华,在国际上处领先水平,在俄罗斯国家注册,是俄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面积最大(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俄远东地区就已经有2/3以上土地广泛应用该项技术),效果最突出的制剂之一。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发挥自身科技和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全俄大豆所建立良好的科技协作关系,于1992年成功地引进阿拉博士发明的专有技术“生物表面活化剂”。该技术引进后被定为中俄两国农业部技术合作项目, 1995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攻关“九五”加强项目, 2002年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996年通过成果鉴定,获得推广证书, 1997年与全俄大豆所筹建了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的“中俄合资黑河格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阿拉博士在合资公司担任董事和技术顾问。经过三年预备试验和1995-1996两年省中间试验及验证试验,共进行192点次累计试验,示范面积达15万余亩,证明了它是一种高效、广谱、功能齐全、无毒、无残留、能明显促进作物早熟和增加产量、符合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的先进农业技术

在阿拉博士的指导并参与下,双方经过精密的化学试验和细致的田间试验,进一步论证了生物表面活化剂系列产品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先后开发出大豆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小麦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玉米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高效活性叶面肥等系列产品。其中,大豆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于2000-2001年已参加了国家农业部农药登记试验,正在办理国家登记事宜,至2002 年,示范推广面积累计约10万公顷;高效活性叶面肥2000-2001年完成省土肥站验证试验,已经取得临时推广许可证,至2002年,该产品示范推广面积约1万公顷。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拿大籍专家莫根·琼斯十余年坚守河北旱地农业项目。河北省农科院与加拿大农业部列桥研究中心合作执行中加合作河北旱地农业项目始于1992年。该项目以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6个专题研究。为此,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1000万加元项目经费,由琼斯博士任中加合作河北旱地农业项目加方主任,负责加方人力、物力资源综合协调管理。在7年项目合作期间,有70多位相关专业的加拿大专家来河北农科院进行技术指导,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并协助安装、调试了引进的仪器设备;接受50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赴加拿大进行专业培训,其中8人还以不脱离工作的方式攻读了博士学位。此外,还有30多名管理人员赴加拿大进行学术考察,全面地了解加拿大农业研究管理的经验和作物、土壤、灌溉、耕作、水土保持、气象、农机、农经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及进展;引进仪器设备500多台件,组建了可服务于华北和中国北方的农业分析化验中心,并建立了3S实验室、土壤微生物实验室、土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抗旱生理实验室。

在琼斯博士的指导与帮助下,在中加双方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抗旱品种选育、种植制度优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河北省广泛推广应用达一亿亩,示范区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0%,与一般农田相比,棉花增产42. 9%,每亩增收168元;玉米增产30%,果品产量增加3. 5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河北省政府2003年授予斯蒂芬博士首届“燕赵友谊奖”。

李比希为“华北平原作物高产及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献才华。李比希教授是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园艺学教授、校长,现任国际园艺学会“作物生长与温室环境模拟”专业委员会主席。他担任了中德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及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的德方总主持人。为此他平均每年访问北京1-2次,推动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合作。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农业等方面的合作。李比希教授作为第三期的中德合作项目的主持人,他以极大的热情领导和组织实施第三期的中德合作项目。此期项目于1998年10月启动,由德国教育科技部资助,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包括农学、土壤、植物营养、蔬菜、环保、农药、生态、信息、农经等。该项目建立了258亩综合试验场,以及华北平原持续农业的景观生态分析、环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在辐射区建立了观测点,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在保证作物高产的前提下,减少水肥、农药等的投入,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达到作物高产、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俱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02年李比希教授担任霍恩海姆大学校长后,全心致力于组织推动新一期中德研究培训合作项目“华北平原集约化作物生产体系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项目申请工作,经过双方的努力,项目顺利获得批准,这是德意志联邦研究会(DFG)国际研究-教育项目中的第一个中德项目。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项目由4个模块、11个课题组成,包括物质循环和污染分析、作物生产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和环境评价等。涉及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大气物理学、生物地球化学、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学、信息技术、农村发展等10多个专业。在李比希校长的推动下,德国霍恩海姆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于2004年6月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

汉克在黄河滩奶牛场,实施运营有效的奶牛场体系。为了发展和促进中国同荷兰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中国农业部和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达成了双边协议,在中国建立有关促进农业、畜牧业和花卉方面的示范项目,并于1999年在河南省实施中荷双方投资3400万元人民币、为期五年的河南奶业培训示范中心项目。29岁的汉克·赛斯玛先生(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汉克”)作为荷兰政府派来的奶业专家开始了他在河南的工作、生活。汉克任荷方项目执行经理,监督和实施项目进展,并负责指导和培训中方项目人员。汉克先生从优越的宾馆搬到黄河滩,日夜吃住在牛场。在汉克的带领下,如今的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项目已独立运营,达到了自给自足,目前奶牛规模达到了200多头,种植优质牧草地1700多亩,每头产奶牛年单产达到了8000公斤以上,共接待国内外来宾及参观人员达30000多人,培训学员上万人,为河南奶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荷项目的示范推动下,河南的奶业生产和加工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从原始的手工挤奶发展到了机械挤奶,从粗略和无质量标准的饲喂和管理发展到了追求精确配方饲喂和高产高品质原料奶的生产,现在河南省已经建成了100多个奶牛小区,全省奶牛的存栏量从5. 2万头发展到14万头,牛奶的总产量从12万吨发展到36万吨。为了更好地真正融合中荷奶牛场的各自优势,汉克先生积极争取荷兰经济事务部中荷项目,由中国农大、河南农大与荷兰畜牧研究机构、荷兰著名的瓦根宁根大学成立了“中荷奶牛与牛场体系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河南省与中国其它地方的奶牛场运营模式,研究适用于中国国情、运营有效的奶牛场体系。汉克的贡献得到河南人民的赞赏, 2003年汉克先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黄河友谊奖”。

新西兰专家蒂姆斯·格兰姆·哈维先生为贵州培养千余名畜牧业“二传手”。哈维先生自1991年起就开始在贵州省工作,至今已13年。他作为经济技术专家到贵州工作过9次,累计共340个工作日,先后到达贵州省独山、威宁、安龙等十个县的田间、村寨指导科研和生产,深入到打利、高坡等71个村寨和农户家进行技术支援,共为贵州培训过487名技术员和1400余名农民,这些技术骨干现在都是贵州省畜牧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和“二传手”,为贵州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哈维先生在执行贵州省、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新西兰政府无偿援助的UNDP项目、土地综合利用项目(ILUS)、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项目(ISPS)和社区奶制品卫生安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是:为贵州省首次建立了草地奶牛体系、草地肉牛体系、草地养羊体系,以草代粮,其成本仅为传统以粮食饲养家畜的1/3,项目区农户收益是实施前的4—10倍,贫困农民已稳定脱贫致富;为贵州省传输了先进、科学的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使牛的受胎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为贵州传输了奶制品卫生安全技术,此技术可使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降低至少20个百分点;与贵州省农业厅及中、新专家共同合作,撰写了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手册第一、二、三卷。在哈维先生推动下,贵州大学、贵州省草种场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建立了定期的人员培训和交流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