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在华外国专家荣获“友谊奖”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首都北京又迎来了荣获2003年中国政府最高荣誉奖——“友谊奖”的外国专家。获得2003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50名专家是在华工作的24万名外国专家中产生的佼佼者,他们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孟加拉国、古巴、马来西亚、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西班牙、瑞士、乌兹别克斯坦、斯洛文尼亚等19个国家。他们是由我国农业、能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教育、卫生、金融、旅游、新闻出版等行业聘请来华工作的。在今年的获奖专家当中,有许多专家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他们同中国人民一起共同抗击非典,努力促进生产,获得了抗击SARS与完成项目的双胜利;有在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等大中型项目建设中工作的工程技术专家;有为中国西部开发努力工作的专家;也有在我国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工作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专家,获奖的洋劳模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孜孜不倦,求真求实,以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人人都谱写了一曲美妙的友好乐章。
贝汉卫博士为抗击“非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是荷兰籍专家,当SARS突然袭来时, 3月份他就迅即召集有关人员及国际知名专家,讨论了SARS在中国首都北京爆发的可能性。在贝汉卫的指导下, WHO与中国政府官员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向中国政府通报了WHO的关注,北京可能面临SARS的严重威胁,并呼吁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防止SARS的突然袭击,对SARS接触者立即进行追踪调查,控制病毒的传播;亲自组织各国抗“非典”专家来华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工作平台;争取和安排对北京抗击“非典”的技术和经济援助。贝汉卫博士领导的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的全体工作人员,高效率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北京抗击“非典”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瑞士籍专家郭力盟是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中担任阿尔斯通瑞士公司发电机现场总代表的专家,两年来,他负责为阿尔斯通公司发电机现场安装提供技术指导,他不以总代表自居,坚持到工地亲自动手干,严格控制施工安装质量。他的出色工作保证了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对迅速解决安装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加拿大农业部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燕麦专家布罗斯表示,要用白求恩精神为吉林省乃至中国的农业做出最大的努力,三年来,他已经为白城市农科院引育7个燕麦新品种,建成燕麦引进与繁育基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燕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燕麦产业将成为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彼得·博格先生是上海西门子移动通讯的第三任总裁,在他的统领下,公司业绩连年翻番,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公司现在年生产能力达1400万部移动电话,是德国以外的最大的移动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心。2002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在2002年度中国外贸出口200强中排名第3位,蝉联上海外贸十强榜首。西门子与大唐电信合作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并被国际电联接纳为国际通用标准,这是第一次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得到国际组织的确认。博格还热心于慈善事业,他个人已累计捐款10万元帮助失学儿童,公司向西藏捐资25万元建立希望小学。在“非典”时期博格代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700万的17台呼吸机与200部手机以解决医疗战役的燃眉之急。
荣获“友谊奖”的许多外国专家与当地人民同舟共济以个人和公司的力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现任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前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籍专家赖炳荣已在北京工作8年,公司从1994起,已经8次向希望工程捐款总计约2400万人民币,向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捐款也已累计达到1100万元,他自己还资助了30多个贫困儿童上学。在赖炳荣的领导下,摩托罗拉已超过上海大众,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荣获“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在各自的岗位都书写了一段使中国人民为之振奋并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
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对外国专家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温家宝总理在接见获奖专家时对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向所有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国际友人表示问候。吴仪副总理向获奖专家颁奖时说,获奖专家不仅是中国建设的有功之臣,也是各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在共和国成立54周年的喜庆节日里,我们衷心祝贺中国建设的有功之臣、各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友谊奖”获奖专家,你们是中国人民最真诚的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