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调查课题的标准

评价调查课题的标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调查课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需要指出的是,调查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相对的,仅仅是指课题的理论偏好或实践偏好,或它的主要倾向。
评价调查课题的标准_社会调查与统计

第二节 评价调查课题的标准

研究者在调查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一个合适的课题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一般来说,课题的评价标准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选择。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旨趣,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抑或根据自己的价值偏好进行课题的选择。因此,在评价一个课题的意义时,不同的学者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评价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标准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

一、重要性

重要性即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一项调查课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调查课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当然,对于不同的调查课题来说,这种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同时,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作出的贡献上,而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则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例如,调查课题“社会转型与职业流动的调查研究”,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讨整个社会的转型与社会生活中的职业流动现象之间的关系,因而主要具有理论方面的价值;而调查课题“当前我国的吸毒现象及其防治对策研究”,则主要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社会问题,因而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相对的,仅仅是指课题的理论偏好或实践偏好,或它的主要倾向。实际上,一项主要具有理论意义的调查课题,往往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其最终目的也是指导社会实践,最终也会转化为社会实践方面的应用价值;同样,一个主要具有实践意义的调查课题,也往往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解释社会现象和认识社会规律能发挥作用。

在众多可供选择的调查课题面前,要思考或评价一项社会调查课题是否具有重要性,就等于先问问自己:做这项调查课题有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的用处?无论是在提高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过程、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还是在促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管理、提出社会政策方面,越有用处的课题越是好课题,用处越多的课题越是好课题,用处越大的课题越是好课题,因而,也是越值得去做的课题。

当然,判断调查课题是否具有意义或价值,不能只看到眼前,还要看到社会长远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有些课题看起来现实意义不大,与现实社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课题完成以后,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或有利于对科学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使学科理论向前推进一步。

二、创新性

创新性也可以称作创造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众所周知,科学知识是累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一切重复他人的研究的课题,哪怕它的研究设计做得非常周密,资料的收集很丰富,分析深入透彻,但是它所获得的成果已经是早被证明了的,也就没有新意,不具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调查课题都应该具有创新的特点。因此,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每一项课题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有创新性或独特性的调查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查课题是全新的、前人从没有做过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属于“填补空白”的课题。这样的调查课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别多。当社会急剧变迁,一种社会结构被另外一种社会结构所替代,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多时,会产生许多需要调查和研究的问题。例如,“中国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分层”、“当代中国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机制的建构”、“三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发展”等都具有开创性研究的特点。作为一个社会研究者,要有良好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捕捉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调查课题在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上与前人的调查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地方。例如,一个对青年人的婚姻家庭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在他看到前人做过“大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调查”的课题后,选择做一项“中小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调查”的课题,或者选择做一项“农村青年结婚消费问题调查”的课题,这就在调查的对象上有了创新性;如果他选择做一项“大城市青年结婚仪式选择调查”的课题,或者“大城市青年恋爱问题调查”的课题,这就在调查的内容上有了创新性。如果前人的课题所调查的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现象或问题,比如“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的生育观念调查”,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对象但不同时期的这一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即可以选择“21世纪初青年人的生育观念调查”。

第三,调查课题对一个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解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针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不久,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人口过剩问题,马尔萨斯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规律”,即人口过剩是因为“粮食的增长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人口的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人类只有自觉地调节性行为,才能防止人口过剩,否则战争、瘟疫、自然灾害将会自发地调节人口的再生产。马克思则是从制度层面上进行解释,提出“产业后备军”的重要命题,认为“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条件,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做到有计划的人口再生产。同样,当很多研究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寻找自杀的原因时,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从社会整合的角度揭示自杀的规律。有时候,对于一个旧的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也会获得新的结果。前面所提到的人口问题、自杀问题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如果运用实证研究法,采用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方法对失业人口、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也许能获得新的结论。

第四,调查课题运用新的理论解释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现象。有时候,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已经做过调查的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阶级表现为所谓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少学者认为按照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无法解释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阶级、阶层状况,主张结合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这就是一个试图用新的理论解释正在发生变化的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实际状况的典型例子。同样是“大龄女青年结婚难”的社会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量的知识青年从农村回城以后,因为传统男女婚配的“婚龄差”,一大批大龄女青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适婚年龄,无法找到适龄的配偶。21世纪初以来,大城市中一些“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资历)大龄女青年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配偶,除了传统的择偶标准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的甚至更高的教育以及在婚姻观念上的变化,不少“三高”女青年宁可独身,也不愿意勉强凑合。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选择调查课题要有新意,研究者应该做到:首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就像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事物及其矛盾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新旧体制转换、市场经济的发展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原有的理论要再认识、再发展,而且需要创立许多新的理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事物的运动、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调查的具有新意的课题。其次,要提高理论修养,开拓认识领域,增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过去已经形成的理论,包括教科书上的一些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的深入,有的过时、有的被新的材料证实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努力掌握最新的工作和学术研究动态。再次,要善于分析和比较。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要弄清楚别人调查过什么,有些什么观点,有何争论及分歧的焦点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在深入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材料作一番加工整理的工作,把别人认识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起点,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有新意的课题。

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调查课题要与研究者的能力、研究条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相适应,或者说研究者在选择调查课题时,一方面,要考虑自身的各种因素,另一方面,要衡量各种社会因素。

研究能力不仅包括研究者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和操作技术等,也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生理因素。例如,一个年轻的男性大学生研究者如果选择“离婚妇女的心理冲突与调适研究”这样的调查课题,那么,从可行性方面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一课题对于这个大学生研究者来说是不太可行的。因为无论是从他的社会生活经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还是从他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来看,都与这一调查课题的特点和要求相差较大,往往很难圆满地完成这一课题。同样的道理,一个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研究者,如果选择一个以少数民族成员为调查对象的调查课题,那么其可行性显然也不高。当然,研究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洞察力和组织能力等。一般来说,研究者在选择课题时最好不要超越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选择相应的课题是最能把握,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者对与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是影响到调查课题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研究者应该尽量选择与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关的调查课题,而不要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领域中的课题。因此,同样是研究青年人的婚姻恋爱问题,作为大学生研究者来说,选择自己熟悉的“目前大学生的婚姻观”这样的课题,可能比选择“目前青年工人的婚姻观”或“目前青年军人的婚姻观”等课题更为合适。从事社会调查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调查知识,掌握问卷设计、样本抽取、统计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和技术。此外,一个人在自己的学术经历中所获得的社会经验,其中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等对于调查课题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个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的学者,很难进入关于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因为其缺少对城市生活的了解和体验,反过来也是如此。

研究条件主要是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队伍的组织以及有关资料的获取。研究经费是进行调查的物质保证,一项调查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是无从展开的,研究者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所需的经费,比如向国家、基金会申请或者争取企事业单位的赞助。研究经费的多少直接决定调查规模的大小,甚至质量的好坏。同样,研究时间是否充裕也会影响到课题的进行,如果时间充足,调查可以做得比较细致深入;如果时间仓促,调查往往就会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些规模较大的研究课题,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还必须组织一支由多人组成的调查队伍,这支队伍要求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甚至地域结构上都要合理搭配,恰当组合,以适应调查的需要。获取资料是调查的重要工作,一项调查必须能够收集到大量丰富的相关资料,否则就没法进行下去。比如,“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研究”这一调查课题,如果研究者无法取得公安局、监狱、看守所等部门的准许、支持和配合,则无法接近调查对象,课题的资料收集就难以进行;又比如,要进行“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的课题,如果得不到有关的私营企业主的支持与配合,则恐怕研究者连私营企业的厂门都进不了,收集资料就更不用谈了;再比如,要开展“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如果得不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则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各种统计报表、总结材料等无法获得,整个调查就难以进行。

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道德的因素。社会研究需要经费的支持,而课题经费一般来自于政府、各种基金或者企事业单位的赞助,因此所选的课题必须符合政府、基金的宗旨或企事业单位的要求,要根据它们的需要进行选题,这样获得立项资助的可能性就较大。如果完全置它们的要求于不顾,纯粹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出发选择课题,则获准立项资助的机会就较小。没有经费保证,再好的课题也没法进行调查研究。政治的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如果选择的课题与之不符甚至相违背,调查就无法进行,不可能收集到所需的资料,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同样,调查课题的选择还要考虑一定社会的文化和道德。有些研究方法在有的国家可以采用,但在别的一些国家就不一定能够使用。例如,美国曾经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性行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这样的方法在我们国家就不可能。有的课题的调查可能会给当事人利益带来危害,要十分小心谨慎,注意不要违反伦理道德,否则就会失败。例如,对艾滋病人展开调查,应当尊重对方的隐私,不向外人泄露他们的信息,尽力避免自己的调查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

选择调查课题时,仅考虑前面两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可行性这条标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调查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是一项“伟大的空想”。

以上我们介绍了选择调查课题时人们通常采用的三条标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三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创新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课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这三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调查课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课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总之,调查课题选择应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三条标准综合起来考虑。由于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泛,对社会调查者来说,同时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课题有时可能比较多,因此在多个课题中还有个进一步优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课题选择时,要对社会需要程度、迫切程度、付出的代价、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调查者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急为有所缓为,应当尽量选择那些价值尽可能大而研究代价尽可能小的具有新意的课题。在选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和防止以下倾向和问题。

一是简单草率。选题的时候简单行事,随随便便草率定题,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要么人云亦云,一窝蜂似的赶时髦,挤热门,跟在别人后面跑,人家选啥他选啥,导致课题缺乏新意;要么不去了解调查现状,不问条件是否具备,结果课题无法开展,不得不半途夭折;要么课题模糊不清,以至操作时不知要调查什么问题。调查课题选择恰当与否,对于整个社会调查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选题决不能草率从事,而必须认真、慎重地对待。

二是凭空设想。选择课题不能凭空设想,那种闭门造车,把自己关在屋里,既不了解现实社会,也不学习理论,凭想当然确定课题,是难以保证选好题的,调查研究难免不失败。因为凭空设想脱离了客观现实社会的实际,因而也就不可能了解现实社会急需解决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调查课题深藏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科学知识的海洋之中,应该深入到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去探究、搜寻,才能选择到好的课题。

三是贪大求全。这是选题时常犯的一个通病,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或理论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是完全应该的。但在主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课题定得太大太泛,既容易超出调查者的经验水平和能力范围,又无足够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调查,到头来反而被大课题束缚了手脚,结果不是半途而废,无法完成,就是用主观的推论来弥补甚至代替客观的调查研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费孝通曾告诫说,“在选题上常常容易犯的毛病是脱离实际,想搞大理论,搞一个完整的体系,看不起‘小题目’,忽视知识的积累,以至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3]选题贪大求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正确认识课题的大小与研究成果的关系,以为只有大课题研究成果才大。一般说大课题的研究价值高,成果的社会影响大,但它比较复杂,开展的条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容易出成果。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课题,忽视小课题的研究,有的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也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小课题同样可以出大成果,不少有成就的研究者往往致力于“小课题”的研究而揭示了整个社会面貌。这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较小的课题,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

四是笼统宽泛。在实际的调查选题过程中,人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是选择一个比较笼统或者是比较宽泛的课题领域,甚至是某一类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明确、具体的调查课题。例如,“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这一题目实际上并非研究问题,而是问题领域,它包含若干个子问题,如“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研究”、“城市农民工消费问题分析”、“城市农民工现代性心理研究”等,甚至在每一个子问题中又包含若干小问题,在“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研究”里面,又包含着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原因、类型、对策等具体的小问题。虽然“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题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内涵不够明确、焦点不够集中,所以在调查研究的可行性上比较欠缺。因此,在这里特别需要选题的明确化。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具体的做法可以采取分类研究的方法,使研究问题具有确定的内涵或定义。以“青少年犯罪问题”为例,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问题领域,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如在对象上可以分为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在研究问题上,可将犯罪问题分成现状、原因、特点、解决对策等。当然在犯罪原因里面,还可进一步分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犯罪。通过分类取舍,我们可以得到明确化的选题,如“农村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分析”。

五是不了解研究现状。在选题过程中,未能事先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在不了解与该课题相关行情的情况下就草率定题。人类的知识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每个研究者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因此,在确定选题前一定要“兵马未行,粮草先备”,充分储备同类研究的信息,全面了解同类研究的行情。贝弗里奇指出,“多数科学家认为:研究一个问题时,对该问题已解决到什么程度一无所知,是更为严重的障碍”。[4]选题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同类研究的行情,否则研究工作会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劳而无功。了解行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第一,查询并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程度,以便找到研究课题的突破口及重点。第二,向相关专家咨询,与本课题有关的人员座谈,初步收集一些现实资料,以便于准确判断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