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

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转变党建推进模式的一个样究本刘彦昌摘 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建工作模式的转变,在路径上由依赖“活动”转向长效机制。就“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运行机理考察,有两个层面不容忽视。(一)支撑要件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离不开三个要素的支撑。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思路,发轫于对周期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活动”的反思。
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_转变党建推进模式的一个样究本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研——转变党建推进模式的一个样究本

刘彦昌

摘 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建工作模式的转变,在路径上由依赖“活动”转向长效机制。以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为例,要实现从活动思维到长效机制的转变,一要弄清健全机制的支撑要素,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正视从周期性“活动”到长效机制面临的困扰,引导各方在认识其艰巨性的基础上,形成破解难题的共识;三要从系统联系、有机互动的原则出发,以培育和激发相关主体“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为中心,形成制度体系,并提高其运行的保障力。

关键词:创先争优 长效机制 党建模式

构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隐含了对党的建设推进模式进行创新的指向。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党的建设推进方式的影响,基于社会结构的愈益复杂化趋势,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延续,这方面的要求将会不断凸显。以目前开展的“创先争优”为例,要使其走出忽起忽落的怪圈,就需要从传承和创新结合的高度着眼来审视传统的党建模式,在党的建设理念的转变中,围绕培育和激发相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建设有机联系、衔接互动的制度体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决其持续运行的基本措施保障。

一、“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支撑要素和运行机理

近年来,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各级党组织陆续制定出台了不少制度,旨在推进“创先争优”走向长效化。但实践中,在不少单位,制度的长效机制运行却不够顺.,也导致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要健全这些机制,剖析和把握这一机制的系统构成和运行机理是必要的。就“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运行机理考察,有两个层面不容忽视。

(一)支撑要件

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离不开三个要素的支撑。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思路,发轫于对周期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活动”的反思。由习惯于依赖“活动”到追求“长效机制”,是党建方式和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意味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由高层主导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行动的转变。相对于以往的“活动”推进,这种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对以往习惯的一种超越,由此也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绝不是有意愿、有热情就能实现的。从系统工程构成的机理分析,这种以转变为特征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和维持,至少需要三个支撑要素:一是“文化支撑”,即相关主体思维习惯和观念的深刻转变;二是“制度支撑”,即有能够连接和良性运转的制度群,保证“创先争优”运行的制度化,而不是主要依赖上级的注意力;三是“物质保障”,即要推进这种转变,必须有人负责、有人办事、有条件办事。

(二)要件匹配

要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离不开支撑要素的良性互动。相对于上面的支撑条件,这个层面的匹配属于“软件”的范畴。如何让上述这些支撑要素进入良性互动,是建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核心所在。问题是,这些支撑要素不一定同时到位,就是经过努力这些因素同时到位了,也不一定就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实践中,这些要素能否同时到位,最终能否匹配,进入良性运行和互动,达到预期目的,又都取决于相关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等主体投入“创先争优”的动力状况。如果再进一步细分,这动力又可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两个方面,其中,内在动力的生成和强弱,一方面取决于思维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又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主体的观念转变和外在压力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

(三)基本要求

这种复杂结构的互动关系和运行机理如图1。

img49

图1 “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运行机理

据此,要健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必须以培育和激发相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为中心,具体围绕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需要的文化支撑、制度支撑、物质保障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各相关主体参与“创先争优”的动力来源,考察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现状,梳理它们相互间的互动关系,查找现存机制运行中到底还存在哪些缺环,揭示实践中可能影响它们良性互动的主要因素。

二、从周期性“活动”到长效机制面临的三个困扰

很显然,提出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这一课题,是针对目前“创先争优”作为一种“活动”其可持续性不够而言的,是作为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有举措,意在使“创先争优”从周期性活动走向常态化,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建设模式的转变,改变既有的路径依赖。但是,鉴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习惯,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正视和勇于破除如下困扰。

(一)从机制的文化支撑看,“活动”思维的盛行,严重阻碍着这一转变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长期的自身建设实践中,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党建模式,并已融进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这一党建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运动”或“活动”为载体。这种模式在党的建设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在长期实行这一模式的熏陶下,推进工作靠“活动”,成了目前党内相当多的党员干部的思维定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思维定式已经成了我们党的组织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完成党的建设的新任务,上级党组织往往以活动方式发起和推进,使之成为阶段性中心工作,由于上下精力高度集中,很快便形成高潮。但当“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上级党组织的注意力又往往转向另一项中心工作,对此顾不上多问,甚至不再过问,该项工作就告一段落,相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其的关注也逐渐趋于低迷。于是,现实生活中就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在经历了多次活动之后,再参与新的活动时,很多党员干部都会抱有热闹一阵子完事的心理,自然就会以“活动”思维来应对上级发起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思维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着的“文化”,在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时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花架子、刮风倾向难免,这使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活动”的作用不仅不可能持续发挥,就是活动期间,也未必就真的都能够到位。

(二)从机制的制度支撑看,已有制度存在缺陷,使设计的机制运行不.

这些年我们党重视发挥制度的作用,上下都注重制度建设。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时,各单位制定的相关制度也为数不少,很多单位都已经汇编成册。但是这些制度建设却存在着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实践中已经变味,其内含的机制难以持续运行。比如,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出台的一些制度不能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弹性空间太大,存在着应景、摆设等不严肃的问题。还有一些党组织制定制度时,确实是想让制度发挥作用的,但制度的制定就事论事色彩明显,就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任务而出台的。这些制度就针对的工作任务可能是有效的。但总体看来,这些出台背景不同的制度放在一起,就显得有些“零乱”和不严密,导致制度纵向的深度不够和横向的广度不严密,缺乏较广泛的适应性,情况一旦变化,很多内容就无法再用;制度制定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倾向,制定制度时缺乏整体性观念,需要什么就出台什么制度,着重考虑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满足眼前的需要。由于出台的背景、动机等差异,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差,制度之间的连接难免要受其影响,导致制定之间缺乏健康的连接而互不配套,甚至相互抵触,使设计的制度机制运行不.,或者在党员群众思想上缺乏严肃性。更有甚者,在制定“创先争优”制度时玩猫腻。比如,有一个部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时,制定的制度有这样的规定,重大事项在决策前要听取职代会的意见。但对“重大事项”却是有概念没定义。结果,像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这样的事情,有的听取群众意见,有的不听取群众意见。凡是牵涉领导利益的,领导班子议一议就出台了。群众说这不是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保持领导好处的长效机制。

(三)从机制的运行条件看,基本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使其良性运行的环境

在组织保障方面,没有确定具体落实的“责任人”,形成“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要靠谁来具体办事等都不够明确。由于责任人的笼统模糊,使得相关个体性的动力源缺失或乏力;制度落实不力,检查考核措施和手段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机制的健康运行;制度的执行主体不明确,维护制度的责任笼统,导致机制运行效果不明显。在技术保障方面,在信息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的背景下,没有开发出专门的信息资源平台,使之还停留在传统的半封闭操作水平上,既不利于群众参与,也让很多人感到“滞后”和“落伍”,“减缓”了外在压力的作用;没有明确的主体对相关制度的匹配研究和审理,使制度的制定呈现着一定的散乱性,影响机制的正常运行。在物质保障方面,工作的场所、所需要的经费等保障也有待规范。

总体来看,这里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依赖上层发起运动或活动周期性地推进,这种“创先争优”动力源的单一,必然导致机制运行式微。一方面这不仅造成保持先进性的花费、代价过大,而且久而久之,人们也会出现思想疲劳,由被动参与,到敷衍了事,上级周期性推进的效果会不断减弱,使之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主要靠高层主导,导致下层和广大党员形成被动“跟”的心理不断滋生和蔓延,时间久了,普通党员和干部会认为这些活动都是上级的安排、组织的事情,自己作为党员或下级,参与也不过是应应景。因此,走过场的问题难以有效杜绝,实际效果会渐次递减,最后使活动流于形式。

三、“创先争优”常态化面临困扰的深层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根源,虽然城乡、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不同的特点,但共性原因还是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因“创先争优”的动力源单一导致机制运行式微。如果对其从机制上进行梳理和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动力源单一导致机制运行式微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最不可忽视。

(一)内在动力不足

要使“创先争优”走向常态,形成长效机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参与者始终保持积极投入的姿态。很显然,和时段性的活动相比,这更离不开参与者内在动力的支撑。调查发现,一些党组织在“创先争优”问题上,的确存在着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党员队伍日益庞大的情况下,先进性降低是难免的,保持先进性只对少数人可行,对多数人是徒劳的,因此放松努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一是认为如果在“创先争优”上投入过多,会影响本单位或本区域的业务工作。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对“创先争优”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心理,虽然没有把两者对立起来,但是也没有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中不能摆正两者的关系,因而在“创先争优”方面显得动力不足。二是一些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对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不是从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而是根据政治利益、个人利益或个人的喜恶倾向作判断。认为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太多,要显现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自己的任期有限,短时间内未必能看到成绩和效益;需要一定的精力和财物投入,而回报如何,很可能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因此,除了应付检查,做些表面文章外,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花工夫,多投精力。

(二)外在压力不强

在内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一定强度的外在压力,也可以调动党员干部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的情况是,现有的外在压力还不足以激活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的热情;就是社会各界对此有一些不同意见,也缺乏一种有效路径将其转化成对党员干部的压力,从而激发其“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一是缺乏外部的政治批评。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其他政治派别的政治批评不见了,民主党派的批评也很少听到了,我们的压力也没有了。无论党组织或者党员干部个人,都已没有革命时的生存威胁,自我约束的紧迫感大大减弱,党员干部的牺牲精神趋于低迷,政治激情随着降温。因缺乏外力“刺激”,使党组织和一些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逐步懈怠。二是社会舆论压力也显然不够。执政党的公众关注地位,使得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对每个党员干部也成了一种少有的压力,也会激发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和积极性,尽管这种积极性可能包含被动的成分。但目前在这方面我们的社会舆论还不够强劲,对一些起决定作用的党委领导机关聚焦不够,媒体只是对面上“创先争优”的成就进行报道,还没有对那些做表面文章的行为进行曝光,使一些领导机关缺乏紧迫感。

(三)文化支撑不够

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深层分析,都属于文化层面的问题,是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所需要的文化支撑不够。一是活动思维,使“创先争优”的常态投入成为问题。如前所述,以运动或活动为载体推进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作法。推进工作靠活动不仅成了相当多的党员干部的思维定式,而且也成了我们党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新任务,上级组织往往以活动方式发起和推进,形成阶段性中心工作,使工作很快形成高潮。但这种中心工作的方式,要的是组织和个人的全力投入,随着新的任务的到来,又必然出现新的中心工作,原来的中心工作在新的中心工作面前,都不可能再是中心,其可持续性就成了问题。“创先争优”当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面前的活动文化不可能支撑“创先争优”走向常态化。二是急功近利心态,不愿意在“创先争优”方面花费更多的工夫。受宁波“讲实效”,“闷头发财”文化的影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总认为“创先争优”没有提升经济指标更实在,总是重视看得见的实效,甚至有简单追求经济指标的倾向,导致视野相对狭隘。把“创先争优”当成实际效益不大的“虚”任务,属于党的全局性政治性需要,对一个地区而言,从长期看可能有价值,但短期内效益不明显。因此,认为对此投入大量精力不实惠,只要形式上看起来也重视,能应付过去就行了,他们更重视的是在任期内出实效。

四、“六举”联动构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

制度是机制的载体,无形的机制隐含在有形的制度之中,是制度的灵魂。从机制的生成看,它依赖于制度的联动和有效运行。因此,要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必须从系统的思维入手,围绕激活“创先争优”的动力,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制度的协调性和全局性。通过健全和真正落实这些科学化的制度,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来确保长效机制的健康、持续运行。

(一)完善“创先争优”常态化的文化支撑机制

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培育适合长期执政目标要求的党的组织文化,为“创先争优”从活动转向长效提供深层动力。党的组织文化是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目标方向、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其中的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内容。具体设想是,鉴于党长期执政会面临各种发展变化的考验,牢固确立“与时俱进”在党组织文化中的灵魂地位,把学习型组织文化和创新型组织文化的培育作为当前党的组织文化建设的重点,使其成为党的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以此来淡化很多党员干部思想深处存在的有悖于常态化的“活动思维”,改变过分依赖活动的心理和习惯,逐步强化“创先争优”应该走向常态的思想观念,敢于和善于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对那些传统的、曾经行之有效的却不适应长期执政要求的习惯做法进行反思和突破,实现由依靠周期性的“活动”推进,向形成长效机制转变。

(二)完善“创先争优”常态化的相关制度体系

依据制度隐含的机制能否健康运行,取决于制度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原理,在对现有和“创先争优”相关的制度进行梳理和审计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整合和优化。围绕一个合适的载体,该增的增,该废的废,形成协调互动的制度体系,为“创先争优”的长效化提供制度支撑。具体设想是:通过四个相互联系的制度,完成从活动到常态的转变。一是落实公开承诺制度。党组织根据自己的实际,明确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当“五带头”的承诺目标、承诺内容、履诺措施等。采取适当方式向相关群众公开,以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同时实行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制度,搭建党员践诺的平台。二是建立上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的引导督促作用。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员每人联系若干基层党组织作为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联系点,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督促,引导其完成从活动到常态化的转变。三是建立分级点评制度。上级党组织将其作为党要管党的主要内容,定期对所属基层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情况进行点评。四是建立群众评议制度。定期让群众对承诺制落实的有关情况进行评议。基层党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汇总梳理评议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向群众公布,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同时,鼓励媒体对“创先争优”主体进行报道和评价。

(三)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评估监督机制

制造可控的外在压力,用外在压力激发内在动力。具体设想是,“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的旗帜,在让广大党员增强对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1]的同时,也为群众对其监督评议提供方便。以上述的群众评议制度为基础,结合党内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党内的奖惩相结合,形成对党员干部进行检查、督促、控制、矫正和处理的配套制度,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体系和标准,实现考核模式由主观印象评价向客观、科学的评估转换。同时,将媒体的报道、评价等分正负影响、按次数纳入评估体系。把对党员和党组织“创先争优”的评估监督纳入制度化建设的轨道,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

(四)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奖惩激励机制

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并用,激活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基本做法是,在努力营造氛围,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作为组织也要重视邓小平的告诫,警惕“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的唯心论倾向,[2]不能停留在只强调奉献这一层面,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惩。比如,把“创先争优”的考核评估结果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发展结合起来,作为评选、推荐和表彰优秀组织、优秀工作者等重要依据,作为党员干部使用、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励党员干部和相关党组织充分发挥先进作用。目前在这方面尤其要加大力度,以形成强有力的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行为导向。

(五)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完善创新机制

考虑到健全长效机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因此,必须贯穿创新的精神,鼓励创新,做到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具体设想是,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创新,调动广大党员创新的内在动力,使之“更愿意承担风险,更能跳出惯性思维的束缚,更有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并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能坚持不懈”[3];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及时奖励那些敢于创新的个人和组织,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是提倡变革和创新的,“感受到自己的创新能力是有价值和被重视的”,进而产生更高的创新效能感;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给创新“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保驾护航,降低创新探索的政治风险。

(六)提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力

要实现“创先争优”由周期性的活动到长效机制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除了完善制度设计,消除制度良性互动的障碍外,还需要切实提升落实长效机制的保障力,要“善抓落实”[4],以必要的外部条件来保障其能够持续运行。具体设想是:组织保障要到位。上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要落实具体负责的部门,解决有人负责的问题。推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动员相关群众参与,开辟新的动力源,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和部分党员干部的外在压力不足问题。技术保障要匹配。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建立“创先争优”的技术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社会化评议网络。物质保障要落实。和党员服务(活动)中心建设相结合,利用近年来城区“三有一化”的基础,让其场所、平台和经费投入充分发挥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相适应布局建设规模,并向党内外党员群众公开,以便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注释】

[1]梁滨:《健全长效机制 推进创先争优》,《党建》2011年第4期。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3]黄达鑫、马力:《领导者如何影响创造力和创新?——相关影响机制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整合》,《经济科学》2011年第1期。

[4]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学习时报》2011年3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