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网络还未出现之前,人们进行社会化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社会教化,二是个人内化。网络虚拟现实对于个体所造成的异化,极易造成心理上的虚无和扭曲,从而影响社会化的顺利
网络文化社会化的影响_社会学教程新编

二、网络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的内涵无疑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责任和情感,所以人的社会化过程总是与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29]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的文化时空,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其通过自身的力量作用于社会文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成员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1.网络文化造成社会化方式的变化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学习掌握社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过程,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活动方式,当然也在改变着个人社会化的方式。

(1)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在网络还未出现之前,人们进行社会化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社会教化,二是个人内化。个体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劳动技能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学习方式获得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在家庭、学校、单位及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时空特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化主体获得知识的广度性和快捷性。网络出现后,不仅突破了报刊、电视等其他大众媒体对社会化范围的限制,而且个体在继续接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和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更快、更便捷地完成社会化过程。

(2)人际交往及互动方式发生变化。人的社会交往既是社会化的方式之一,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互动过程中,个体不断学习内化其他社会成员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共性,同时,希望自己所展示的价值、能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肯定。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除了受到地位、职业等的限制之外,地域、交往手段更是限制了人们之间的交往。网络文化所依赖的新技术和新技能不仅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诸多缺陷,而且人们可以基于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忽略交往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交往中的不安全性,完全以真实的心理和态度去面对交往,以获得自身交往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网络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往的途径和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今的社会,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通过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结成各种以角色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来进行,而是摆脱了特定的时空限制,可以在随意的时间进行工作和社会生活活动。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所说:“所有这些电子新发明——电子邮件、共享屏幕、电视会议、可视电话——这是我克服物理性隔阂的办法。我们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差别也随之改变了。”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电子购物、网上旅游、网上就医、网上炒股、网上开会;人们生活中的其他社会需求,也都已经从梦想变为现实。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为个性化的发展寻求帮助和支持。网络给人们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促使人的社会化方式和程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2.网络文化给社会化造成的困境

网络文化是一种脱离了时空限制的文化形式,它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对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增强社会化主体的能动性优化社会化的条件和方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1)社会化过程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网络文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网络文化本身发展完善程度,还是人们对于网络文化认识和理解程度都还处于较低水平。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人们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不得不在虚拟与现实这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不停地进行“频道转换”,由此,必然在不同的价值观念、角色定位等方面形成反差和冲突。

首先,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方面。网络文化形成打破了地域限制,将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整合,其中包括现实性的和非现实性、理性和非理性、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必将冲击着早期经过社会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虚拟与现实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某些障碍和不适应。在多元化网络价值观念的诱惑下,人们就会逃离现实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把网络社会变成逾越社会规范的实践空间,模糊了善恶、美丑的标准界限。这样,为社会化中不良行为规范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其次,社会交往方面。传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依靠亲情、友情、爱情建立起具有亲和性和持久性的依赖关系和归属关系,个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正是在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的。但网络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由人—人关系转化为以网络为媒介的人—机关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不再顾及伦理和法律的约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自由地进行交往,既避免了现实的危机和压力,又使空虚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在虚拟与现实“两重天”的转换中,现实的生活又必然导致个体更加依赖人—机关系,却远离现实社会生活,使得生活技能降低。

最后,角色的塑造和认同方面。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也是个体社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个体就需要在社会互动中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传统社会化中,个体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社会角色、实践角色扮演,在社会角色的转换中常常遇到阻碍和挫折。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机会,人们在网络世界里融会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充当多种社会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地位、情感和需要,验证自己的角色行为,从而把握好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网络的虚拟与现实的实现是相分离的,容易导致个体在两种社会生活世界形成的社会角色截然不同。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很难在现实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于是在网络文化中寻找完美的自我。网络虚拟现实对于个体所造成的异化,极易造成心理上的虚无和扭曲,从而影响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2)网络文化造成社会民族文化弱化或消解。从文化角度说,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学习和内化社会文化,使得社会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含了民族传统、民族价值观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民族意识形态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独立的重要力量和标志。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在代际的传承中,正是文化给人们的思想打下深刻的民族烙印。过去,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异族之间的文化往来是有限的,甚至是隔绝的。但在网络时代不同,完全打破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势不可挡。在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有机会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忽视,减弱和消解其在社会的主导地位。

网络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冲突和对抗的焦点首先表现在语言和文字上。语言和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的文化根基。当前,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主体,人们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民族文化远未在思想上扎根,加上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出现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对民族文化的轻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文化这一新生事物予以足够的关注,努力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它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有优势。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它具有哪些特征?

2.社会化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5.试比较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6.什么是个性化?如何理解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7.网络文化对社会化有什么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周运清.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4]沙颂.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李建勇.社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中国女子学院.“四自”精神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2.

[7]李超元等.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A.H.列昂节夫著,李忻译.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9][美]L.A.科塞.社会学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0]刘豪兴.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张春兴.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推荐阅读书目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1999.

[2][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M].辽宁:辽宁出版社,1986.

[4]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5]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注释】

[1]赵泽洪,周绍宾.现代社会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56.

[2][美]L.布鲁姆.社会学[M].张杰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20.

[3]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4]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101.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5.

[6]吴铎.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9.

[7]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79.

[8]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8.

[9]沙颂.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3.

[10]郑杭生.转自[美]L.A.科塞.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0.

[11]周运清.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92.

[12][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8.

[1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61.

[14]E.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包括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学前时期、学龄时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并认为人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包括有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新的内容。R.哈维格斯特于1953年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并具体描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15]张春兴.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8.

[1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05.

[17]沙颂.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0-51.

[18]M.罗森堡、R.H.特纳.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03.

[19]教育大词典第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58.

[20]社会失范也称失范效应,是指社会规范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各种规范互相冲突,使人们在生活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现象。

[2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4.

[22]刘豪兴等.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20-321.

[23]靳晓芳.全球化进程中的人的社会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9-20.

[24]A.H.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李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29.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

[2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54.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0-321.

[29]李超元等.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