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我在麟游县人大亲身经历的四个第一次

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我在麟游县人大亲身经历的四个第一次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闲暇之余,打开过去在报刊杂志发表的“消息”剪贴本,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历历在目,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四个“第一次”尤为清晰……第一次“叫停”代表职务2003年3月6日,麟游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决定,暂停李某的县人大代表职务,并许可县检察院对其依法拘留。然而《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这篇刊登在《宝鸡日报》上的通讯稿,却在第25届中国人大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了通讯类一等奖。
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我在麟游县人大亲身经历的四个第一次_第25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陕西人大 史士岐

眨眼间,我在麟游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快15年了。在这个民主法制的圣殿里,感悟民主的氛围,经受法治的洗礼,逐渐从一个人大新兵成长为老兵。回首往事,令人难忘。闲暇之余,打开过去在报刊杂志发表的“消息”剪贴本,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历历在目,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四个“第一次”尤为清晰……

第一次“叫停”代表职务

2003年3月6日,麟游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决定,暂停李某的县人大代表职务,并许可县检察院对其依法拘留。李某是2002年12月当选为县十四届人大代表的,当选后,利用村主任和代表的双重职务之便,在该村小流域治理中,采取虚报面积、编造花名册等手段,套取项目资金1万元据为己有,触犯了法律。参与了事情调查、会议筹备记录、“决定”印发等后,自己深深感受到“不管是谁,辜负了人民的重托就要下岗”。于是撰写了消息《麟游县一人大代表被停止代表职务》,记录了这件事情。

第一次向政府报告说“不”

2005年7月26日,麟游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审议县政府提请调整财政预算支出案时,多数组成人员在审议发言中认为,由于国家免征农业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减少是客观事实。但支出变化因素较多,县政府调整财政预算收支报告中,没有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详细的调整预算支出方案,仅在一张附表中,简单列示了农业支出等18个主要项目支出增加或减少的预算数,没有说明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项目、原因及支出款项等,“面面未俱到”,“重点不突出”,看不清“钱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最后,经过集体表决,决定对财政支出预算暂不调整,第一次向政府调整支出预算说了声“不”。当时我作为会议记录员,震撼较大,当会撰写了消息《麟游县人大向政府调整财政支出预算说“不”》,提醒政府及其财政管理部门:为人民管钱,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清。

第一次向人代会迟到缺席者亮“黄牌”

2010年3月4日,麟游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第一天,一名迟到和两名未履行请假手续、不参加分组讨论的部门列席领导受到了通报批评,责令相关人员认真检讨整改,并写出书面检查。随后几天,又采取会议签到、设立迟到席、严格请假审批和不打招呼深入各分组讨论点检查等措施,加强会议组织管理。会议到会率、特别是列席人员到会率与往年相比大幅提升,改变了以往代表参会多列席人员参会少、代表发言说给自己听等现象,充分调动了代表审议讨论发言和提出建议意见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会议质量和效果。亲身感受会风转变所带来的显著成效和代表发自内心的好评,深感改进会风的重要性,就动笔撰写了消息《麟游县人大向人代会迟到缺席者亮“黄牌”》进行报道。

第一次开展常委会会中“询问”

2013年8月14日,麟游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审议重点项目和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时,第一次进行了会中询问。组成人员先后就煤田开发后续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工业园区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总量和增速位列宝鸡市末位的主客观原因、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效益等五个方面十三个问题,当会询问了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引起方方面面的强烈反响:组成人员认为,会中询问使他们更加清楚相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便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县政府领导表示,将认真研究解决询问中指出的不足和问题,虚心吸纳会议提出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与会的县委领导充分肯定了开展会中询问的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完善坚持。看到一个提高审议实效的新举措,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好评,就写了消息《麟游县人大开展会中询问监督实效明显增强》,介绍了会中询问的经过和效果。

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只是县人大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几个小片段,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完善中的几朵小浪花。然而,能够亲身经历见证并为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特别自豪!

小中见大 平中见新

涂世创

全国人大好新闻评选中,地方基层推荐的作品获奖难,通讯类稿件获奖更难(因小地方没有大事情),获一等奖难上加难。然而《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这篇刊登在《宝鸡日报》上的通讯稿,却在第25届中国人大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了通讯类一等奖。细细品味,作者眼光独到,不落俗套,角度新颖,小中见大,余味悠长,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脉络清晰。文章以一个人大工作者由“新兵成长为老兵”的所见所闻作辅线、以一个山区县人大民主政治历程作主线,“一虚一实”两条线和四个“第一次”事例,紧扣基层人大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描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彰显的蓬勃生机活力,突出了人大对政府的刚性监督,进而突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这一主题。文章导向正确,主题突出,行文流畅,脉络清晰,颇具特色。

二是视角独特,以小见大。在事例的选择引用方面,作者不囿于已有的老套路,另辟蹊径,用独特视觉挖掘事件内在的联系和新闻价值。事情虽小,影响却很大;角度虽小,纬度却很大。比如,引用第一个事例是反映保障代表行权履职、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但作者没有从正面选择侵害、影响代表行权履职方面的典型事例,而是从代表自身作为入手,以第一次叫停代表职务为小标题,简单描述事件经过,引出谁辜负了人民重托谁就“下岗”。这个事例说明,“当代表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不作为或乱作为,也会受到监督惩处”。其他三个事例也有类似之处,可圈可点。文章紧扣了时代特征,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一个个具体事例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辉煌成就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同时也符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三是客观记叙,平中有新。通讯很少用第一人称去写,但作者却用第一人称、采取平叙的手法,从过去在报刊上发表的“小消息”剪贴本中,选取了四个事例、撷取四朵“小浪花”,然而“拼盘”组合在一起却反映了“大事情”。文章写得真实、写出了新意。文章标题——小消息记录的大事情,以“小”对“大”,平实中有悬念、有新意,能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一次向政府财政预算说“不”这个事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生动体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彰显了人大的权威,转变了人们认为人大监督是“走过场”的陈旧观念。文章用事实说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平铺直叙,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人大故事”,让读者从鲜活的事例中去感悟人大民主法治的真谛,从而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作者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第25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委)

正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再次引发人们对落实劳动者安全权等话题的关注。但正如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所说的,任何监管都比不上职工对安全的重视并进行监管管用,但面对不安全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