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社会认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实验四)

其他社会认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实验四)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AM阐述了一个攻击行为是由什么样的生理、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并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减少没有根据的攻击性。Ferguson和Rule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的有关归因理论,提出了个体攻击行为的社会归因理论模型。采用由Buss和Perry编制的BPAQ攻击问卷考察攻击行为,共29个项目,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性四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BPAQ攻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
其他社会认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实验四)_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攻击行为是现代大学生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是指在不满现状、内心失衡的情况下,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对社会、他人甚至自身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贬损和伤害行为。

Anderson和Bushman的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既强调外部因素,又关注个体特征。GAM关注“在环境中的人”,该模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个体和环境的输人;②认知、情感和唤醒路径,输人变量通过它们起作用;③潜在的评价和决策过程的结果。GAM阐述了一个攻击行为是由什么样的生理、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并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减少没有根据的攻击性。Ferguson和Rule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的有关归因理论,提出了个体攻击行为的社会归因理论模型。他们认为一个受伤害者在遭受挫折之后的情绪唤醒状态和行为反应,与其说取决于挫折本身,不如说取决于他对伤害者的归因。如果他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归因为伤害者的人格因素,而不是做情境归因,那么,他的愤怒程度和行为表达要比后一种情况下强烈得多。

基于攻击的各种理论,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的侧重点在于研究外显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内隐攻击性的研究范式和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的一个显1特点是,更多情况下只是单独研究外显攻击行为或内隐攻击性,很少将它们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加以考虑,对个体内隐攻击性和具体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个体攻击性结构(内隐和外显)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攻击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哪些中介变量影响了内隐攻击态度到攻击行为的转变的研究很少。此外,个体产生攻击行为时往往会伴随情绪和认知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够对环境刺激进行潜意识加工,并形成个体对环境的心理状态,调节接下来的行为,而目前国内研究中很少探讨个体的情绪唤醒和认知加工在其中的作用。因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丰富关于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实验方法

1.实验被试

随机抽取某大学本科生39人进行问卷施测,其中男生18人,女生21人。所有被试均是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在问卷施测的基础上对被试进行内隐联想测验。要求参与该实验的被试色觉、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并能较为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2.研究工具

(1)Rosenberg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对青少年的自尊进行测量。该量表采用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比较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其中项目3、5、9、10为反向计分题,求出所有项目的平均分代表被试的自尊水平,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关于自尊的测量中广泛使用并表现出很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

(2)BPAQ攻击问卷。采用由Buss和Perry编制的BPAQ攻击问卷考察攻击行为,共29个项目,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性四个分量表。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即完全不符合=1,比较不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完全符合=5),其中项目9、16为反向计分题。该问卷得到广泛研究应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BPAQ攻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

(3)基本情绪量表。根据人类7种基本情绪(即悲伤、恐惧、愤怒、兴奋、焦虑、快乐和抑郁),让被试对情绪词做7点评定。每种情绪中各筛选出两个词语,共计12词,平分为两个量表,分别作为前测和后测,以判定情景对被试的情绪唤醒程度。

(4)归因方式问卷。根据Weiner的归因理论,个体的归因方式具有三个维度,即内外、可控性和稳定性。根据这一模型,在每个维度上各编制一题以判定被试的归因方式。

(5)情绪状态量表。采用张佩甄和叶玉珠在2003年编制的情绪状态量表。该量表共36个项目,分快乐满足、伤心害怕、生气厌恶、期待四个维度。该问卷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伤心害怕、生气厌恶两个维度共19个项目进行测验。量表采用四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大部分不符合;3表示大部分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

3.挫折情境的设置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成的挫折情境的操纵材料,以乘坐公交车为故事背景,贴近生活,更易引起大学生共鸣。故事呈现了主人公在辛苦一天后返校途中所发生的转车、等车、挤车、误车,并与公交车司机发生冲突的情节。场景共分五小节,每小节中均有相应空白,被试需以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在阅读过程中填写相应的情绪词。该情绪词不计人最后统计分析,旨在让被试融人故事情境中,起唤醒情绪的作用。以下节选前两小节的内容作为示例:

某个周末你外出办事,辛苦了一天,到了晚上6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打道回府,饿着肚子不说,天还下起了小雨,你却没有拿伞。此时,你的心里有点________________。

你想快点回到学校,但是你办事的地方到学校没有直达车,当你转车到怡江新村时,站点里已经站满了等车的人,你没办法,只好淋着小雨站在外圈,虽然近日天气转暖,但到了晚上再加上小雨,你还是觉得冷飕飕的,546路和541路公交上却姗姗来迟。这时,你感到______________。

4.内隐联想测验材料

内隐测量包括两个指标:内隐攻击性评价和内隐攻击性信念。

内隐攻击性评价IAT1,考察的是个体的攻击性相关图式与评价概念之间的联系。攻击性-被攻击性维度各包括8个样例:打倒、屠杀、侵犯、抢占、冲撞、单挑、暴力、群殴和撤退、躲避、忍耐、放弃、忍受、退缩、迁就、逃跑;评价维度样例包括积极和消极评价各8个样例:聪明、勇敢、成功、优秀、自豪、可爱、漂亮、诚实和愚蠢、丑陋、无能、笨拙、庸俗、死板、虚弱、沮丧。

内隐攻击性信念IAT2,考察的是个体的攻击性相关图式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自我-他人维度各包括6个样例:我、自己、本人、俺、我们、自身和他、他们、外人、他人、人家、别人;攻击性-被攻击性维度各包括6个样例:打倒、抢占、冲撞、屠杀、暴力、群殴和撤退、躲避、忍耐、放弃、忍受、退缩。

5.实验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被试均统一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下独立完成,使用相同的指导语。IAT程序采用美国Inquisit专业软件。实验均采用个别施测,每个被试单独完成两个测验。程序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按键反应的时间及正误。

研究的实施流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①发放第一份问卷,问卷先后呈现自尊量表、基本情绪前测、情境、基本情绪后测、归因方式问卷,考虑到采用情绪前测和后测来判定情境的情绪诱发作用,故在指导语中强调按照问卷上呈现的先后顺利进行,以免问卷失效;②当被试完成问卷后,主试启动IAT实验程序,由于IAT分为内隐攻击评价IAT1和内隐自我攻击信念IAT2,采用ABBA模式,即单数被试先做IAT1再做IAT2,双数被试则按相反顺序,以平衡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实验程序在电脑上完成;③当被试完成所有实验后,发放第二份问卷,问卷先后呈现BPAQ攻击问卷和情绪状态量表。研究流程如图6.5所示。

图6.5 研究流程

实验结束后将IAT施测所得反应时数据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后,输人SPSS11.5统计软件,所有问卷施测结果也输人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研究结果的预处理

(1)筛选有效被试

对于IAT实验结果,根据Greenwald等建立的计分规则,将反应时大于3000ms的测验结果以3000ms计,小于300ms的测验结果以300ms计,对错误率超过20%的实验结果予以删除,剩余的则为有效实验数据。根据此原则,IAT1回收有效数据37份,IAT2回收有效数据39份。

(2)挫折情境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将被试阅读情境前后的基本情绪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配对,通过两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挫折情境操纵对被试的情绪唤醒程度,结果如表6.9所示。

表6.9 各个基本情绪前测和后测的差异统计结果(n=39)

注:∗∗;p<0.01;∗∗∗,p<0.001。

由表6.9的结果可知:被试在悲伤、愤怒、沮丧情绪维度上的情绪感受性有显1提高,尤其是愤怒维度,达到极其显1水平;被试在兴奋、快乐情绪维度上的情绪感受性显1降低;被试在恐惧情绪维度的感受性未显1变化。以上结果表明:该挫折情境的操纵具有良好的情绪唤醒作用,尤其是很好地唤醒被试的愤怒情绪,以便激发出被试的攻击性,为接下来的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

2.大学生外显攻击行为的基本特征

为了解大学生外显攻击行为,以BPAQ攻击行为问卷的评分标准(1~5记分,总分为29~145分)为基础,计算被试攻击行为问卷总分,并将其分为前1/3、中1/3和下1/3组,即低攻击组、中攻击组、高攻击组,并分别给出三组的人数分布及百分比的情况,以此来分析大学生的攻击行为。

大学生外显攻击性水平的人群分布如表6.10所示。大学生外显攻击的性别差异统计结果如表6.11所示。

表6.10显示,全部被试均分布在低攻击组和中等攻击组,其中在本调查中43.59%的学生人数处于低攻击组,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具有较低水平的外显攻击性。

表6.10 大学生外显攻击性水平的人群分布(n=39)

表6.11 大学生外显攻击的性别差异统计结果(n=39,M±SD)

由表6.11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在攻击行为总分和攻击量表各个维度上,性别差异均不显1。

3.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

通过对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和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分别求平均值,两者之差作为内隐态度的指标。其中,不相容条件下攻击词与消极属性词为一类,而相容条件下则是攻击词与积极属性词为一类。大学生对攻击的内隐效应为不相容条件下与相容条件下反应时的两者之差,即内隐效应值越大,则被试的内隐攻击性程度越高。为了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再以转换后的结果为基础获得内隐攻击评价的指标。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内隐攻击性评价的反应时如图6.6和表6.12所示。

图6.6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内隐攻击性评价的平均反应时(ms)

表6.12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内隐攻击性评价的反应时结果(n=37)

由图6.6和表6.12的结果可见,无论是原始分数还是对数转换后的分数,被试将攻击词与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相容归类,而在将攻击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不相容归类时,对相容与不相容归类的反应时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内隐攻击性评价的内隐效应显1(原始分数t=-12.26,df=36,p<0.001;转换分数t=-13.59,df=36,p<0.001)。这一结果说明被试更倾向于将攻击词与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由攻击词所激活的大学生攻击行为内隐性评价普遍是积极的。

男女大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内隐态度的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结果如表6.13所示。

表6.13 男女大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内隐态度的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结果(n=37)

由表6.13的结果可见,女大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内隐性评价(M=0.517)略高于男大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内隐性评价(M=0.469)。两者的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攻击性评价的内隐效应差异不显1(t=-0.647,df=35,p=0.522)。

(2)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信念的IAT效应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内隐攻击性信念的反应时如图6.7和表6.14所示。

图6.7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内隐攻击性信念的平均反应时(ms)

表6.14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内隐攻击性信念的反应时结果(n=39)

由图6.7和表6.14的结果可见,无论是原始分数还是对数转换后的分数,在将自我与攻击词、他人与被攻击词归为一类即进行相容归类时,反应时短,反应快;而在将他人与攻击词、自我与被攻击词归为一类即进行不相容归类时,反应时长,反应慢。对两者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表明,大学生攻击性信念的内隐效应极其显1(原始分数t=-3.428,df=38,p<0.001;转换分数t=-3.525,df=38,p<0.001)。这一结果说明被试都倾向于将攻击词与自我、被攻击词与他人归为一类,即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内隐攻击性信念。

男女大学生对攻击信念的内隐效应的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结果如表6.15所示。

表6.15 男女大学生对攻击信念的内隐效应的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结果(n=39)

注:,p<0.05。

由表6.15的结果可见,男大学生在攻击信念的内隐效应上(M=0.183)显1高于女大学生对攻击信念的内隐效应(M=0.041)。两者的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攻击信念的内隐效应差异显1(t=2.514,df=37,p=0.016)。该结果表明,相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将攻击词与自我词归为一类,即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持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信念。

4.大学生外显攻击行为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矩阵如表6.16所示。

表6.16 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矩阵(n=39)

注:,p<0.05;∗∗,p<0.01。

由表6.16可知,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相关不显1,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内隐攻击性评价之间的相关也不显1。

5.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的关系

(1)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外显攻击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外显攻击性的相关结果如表6.17所示。

表6.17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外显攻击性的相关结果

注:,p<0.05;∗∗,p<0.01。

由表6.17的结果可见,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愤怒、敌对,及攻击总分存在显1的相关,而归因方式与攻击之间、自尊与归因方式之间不存在显1的相关。

根据自尊与归因的相关分析结果,分别以愤怒、敌对维度及攻击性总分为因变量,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18所示。

表6.18 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对外显攻击性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a R 2=0.586;b R 2=0.386;c R 2=0.197;p<0.05。

由表6.18的结果可见,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愤怒维度、敌对维度和攻击性总分均具有显1的预测作用,β达到显1性水平,方程的解释率分别为58.6%、38.6%和19.7%。

(2)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矩阵如表6.19和表6.20所示。

表6.19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IAT1的相关矩阵

注:,p<0.05。

表6.20 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和IAT2的相关矩阵

注:,p<0.05;∗∗<0.01。

由表6.19和表6.20的结果可见,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内隐攻击性之间均不存在显1的相关。个体的内外归因与内隐攻击信念存在显1负相关,p=0.009。

(3)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和外显攻击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和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矩阵如表6.21所示。

表6.21 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状态和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矩阵

注:,p<0.05;∗∗<0.01。

由表6.21的结果可见,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状态、伤心害怕、生气厌恶维度均与外显攻击行为存在显1的正相关,且主要是与愤怒和敌对行为有显1的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外显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正处于从家庭、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上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各方面压力,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发泄其不满情绪,很容易引发攻击行为。本研究通过抽取大学生被试进行外显攻击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大学生处于中等的攻击性水平。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春后期,生理发展和心理成熟都迫切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来源获得支持,但由于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常常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维持身心平衡,表现出的一些攻击行为可能已成为其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手段,如在校打架、斗殴、损害公共设备和他人财物,对同学进行讽刺、挖苦、造谣等。攻击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和社会交往,也关系到周围人的身心安全及学校和谐环境的建设。学校和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及时做好大学生情感疏通工作,尽量减少校园攻击暴力事件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外显攻击性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并未达到显1水平。目前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攻击行为具有性别差异。美国心理学家Rosenkranz等发现,社会及个体对两性赋予了不同的期望特征,典型的男性特征有攻击性强、独立性强、竞争心强、支配感强、好冒险等,女性则是敏感的、文静的、温柔的等,这使得男性比女性更富有攻击性,攻击频率更高。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本研究似乎支持了第二种观点。当今社会对女性要温柔、谦逊的社会期望不断减弱,而女性大胆、泼辣的个性似乎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现状,而女性的某些攻击行为也能为社会所接受。对攻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1差异。有研究表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此外,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的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包括社会孤立、散布谣言和诽谤等手段)有效地伤害别人,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

2.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当前在内隐攻击性的研究领域,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都被用来表征内隐攻击性。内隐攻击性评价测查“攻击性-积极评价”的联结强度,表征的是内隐层面上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态度;内隐攻击性信念测查“自我-攻击性”的联结强度,表征的是与攻击性相关的自我图式。有研究显示,虽然两者都用来表征内隐攻击性,但是两者探测的内容不同,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内隐攻击性评价出现了分离,这种分离也体现在两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上。

(1)大学生的攻击性评价内隐效应显1,且不存在显1的性别差异

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倾向,这似乎是社会公认的观点,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明显的内隐攻击性,甚至会超过男性。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内隐攻击性评价中,两性都具有明显的内隐攻击效应,且不存在显1的性别差异,即两者对攻击性的评价都表现得较为积极,且程度上不存在差异。之前的一些研究中也得到过类似结果,如戴春林等(2005)采用IAT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实验发现攻击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中不存在性别差异;叶茂林和杨治良(2004)采用偏好判断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性质的启动刺激对男女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验证了男女均具有明显的内隐攻击性,男女两性在内隐攻击性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这样的结果似乎已不能单纯从生理角度或社会文化因素来探讨原因。基于生理原因,不论是男女生理构造不同还是荷尔蒙分泌的差异,都无法解释女性为何具有与男性相当的内隐攻击性。而对于社会文化因素,女性从小被灌输的温柔谦逊的社会期望更无法解释与之相反的结果。或许我们可以从外显攻击的两性差异中获得一些启示。一方面,女性的攻击更多表现在言语攻击、关系攻击等间接攻击方式,这种攻击行为比较隐蔽,对人的伤害更多是心理的伤害,而非身体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对攻击性的评价可能会不断内化,增强。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对两性要求的不同以及生理特点的差异(如女性的体格没有男性的强壮、肌肉力量弱等),或多或少影响女性直接的外显攻击行为的表现,她们只能将其以一种内隐的方式深藏。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看作是女性迫于多方面压制在外显攻击得不到充分满足而在内隐攻击上的一种补偿方式。

(2)大学生的攻击性信念的内隐效应显1

在攻击性信念上,大学生也表现出显1的内隐效应。但与内隐攻击性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个体的内隐攻击信念具有显1的性别差异。内隐攻击性信念考察了个体的“自我-攻击性”联结的强度,其表征的是与攻击性相关的自我图式。其中男大学生的“自我-攻击性”联结强于女大学生,这说明在“自我-攻击性”的内隐联结上,大学生存在性别的差异。这可以用Higgins的“知识的可接近性”观点解释。Higgins提出知识的可接近性受到知识使用的新近性和经常性所影响,经常接触或使用的知识在个体判断时发挥重要的作用。男性的攻击更多表现为直接的可见的攻击方式,而男性从小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和自身特征,平时的所见所闻所为相对女性包含更多的攻击因素,因而“自我-攻击”联结被不断强化,而男性鲁莽、冲动、好斗的个性也支持了该观点。

3.外显攻击行为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

对外显攻击行为和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实际是在考察内隐和外显心理结构间的关系问题。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内隐-外显心理结构同一论和内隐-外显心理结构分离论。同一论认为,外显测量技术和内隐测量技术探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结构,外显测量容易受到个体意识性意图、印象整饰等因素的影响;内隐测量则是个体内心态度较为真实的反映。分离论认为,外显测量技术和内隐测量技术探测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心理加工机制。外显心理结构主要是个体意识加工的产物,而内隐心理结构更多是无意识的产物,个体不能通过内省接近。Wilson等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即是分离论的代表,认为人们对于同一客体同时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可以自动激活的,外显态度是能被人们意识到的、承认的,它的获得需要更多心理能量有意识地提取。戴春林等(2006)从内隐攻击性对外显攻击行为和自尊之间关系的调节机制研究也支持了分离论。本研究也发现,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行为相关并不显1,它们可能属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对于攻击行为这一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外显成分和内隐成分之间是独立的,这一结果也支持了双重态度的成分分离模型。

4.大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和外显与内隐攻击行为的关系

低自尊个体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还是高自尊个体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这是在自尊和攻击的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者对自尊和攻击所给定义有所不同,测量方法不同,测试群体也有差异,造成了自尊与攻击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自尊与外显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1的正相关(r=0.444),即支持了高自尊者更易引起攻击行为的观点。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水平对外显攻击总分、愤怒维度和敌对维度均具有显1预测作用,并且自尊对愤怒维度的解释率最高,对攻击总分的解释率相对较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来自研究设计本身,在本研究中设置的挫折情境主要引发的是被试的愤怒情绪,且通过分析也已证明该情境具有良好的情绪诱发效果,这样很可能提高了自尊对愤怒的解释率。

本研究并没有发现自尊水平和内隐攻击性两个维度之间存在相关,仅发现内外归因方式与内隐攻击性信念存在显1的负相关。这一结果可能说明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并没有受到个体自尊特质的影响,而可能与个体的稳定的认知归因方式有关,如果个体经常将挫折和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个体更倾向于攻击他人。

5.认知、情绪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根据一般攻击模型,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会共同作用于最终的攻击行为表现。因而当个体处于某一特定的挫折情境中时,会产生内部情感、认知、唤醒的变化,即为攻击状态,进而有攻击性准备状态会导致相应的外显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当个体产生外显攻击行为之前,往往会伴随一定的消极情绪唤醒,这些变化能够激活个体对环境刺激线索的潜意识加工方式,并形成相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归因方式作为一种个体的认知方式,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和外显的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1的正相关,而个体的归因方式与外显的攻击行为不存在明显的相关。这似乎表明归因方式并不是直接影响个体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未来的研究也有待于寻找更合理的其他认知变量。

五、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在本调查中,外显攻击行为处于中等程度的大学生人数达到56%,在外显攻击行为上不存在显1的性别差异。

(2)攻击性评价和攻击性信念均存在显1的内隐效应,其中内隐攻击性评价的性别差异不显1,而男性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信念显1高于女性大学生。

(3)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不显1,它们可能属于不同的心理结构,验证了双重态度的分离模型。

(4)大学生自尊水平可以显1预测外显的攻击行为,但不能预测个体的内隐攻击性。

(5)个体的消极情绪状态与外显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1的正相关,而归因方式与外显攻击行为的相关不显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