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

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镜记者”最早出现在西方。根据以上定义,我们认为“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1963年11月22日下午,CBS的丹·拉瑟在肯尼迪总统遇刺10分钟后,最先对此进行了长达17分钟的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诞生虽然看似偶然,但却引发了电视界强烈的反应。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缘起和发展,并特别关注出镜记者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_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一、什么是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最早出现在西方。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电视新闻界也开始对其做出讨论和研究。朱羽君和雷蔚真合著的《电视采访学》中,给“出镜记者”下了定义:“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1];宋晓阳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一书认为,“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2]可以说,后者的解释更为全面,作者将新闻报道和现场评论等也划入了出镜记者的业务范围。“出镜记者”的英文为“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即“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根据以上定义,我们认为“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

1963年11月22日下午,CBS的丹·拉瑟在肯尼迪总统遇刺10分钟后,最先对此进行了长达17分钟的现场报道。他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后来,丹·拉瑟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

出镜记者的诞生虽然看似偶然,但却引发了电视界强烈的反应。它的出现,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中外电视新闻界的发展有所不同,中国比美国晚了近20年。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缘起和发展,并特别关注出镜记者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和固定新闻栏目的出现

我们一般认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最早在电视新闻传播中使用主持人。早在1948年,该电视网就启用了道格拉斯·艾德华兹(Douglas Edwards)主持在当时只有15分钟的晚间新闻节目——《CBS道格拉斯·艾德华兹新闻》(CBS News with Douglas Edwards)。

1951年11月18日,美国CBS电视网将原有的广播节目《现在请听》(Hear it Now)进行了电视化的改版,正式播出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现在请看》(See it Now)。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个栏目也许可以被视作第一个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现在请看》仍由《现在请听》的原班人马——爱德华·R.默罗(Edward R.Murrow)主持,弗雷德·W·弗兰德利(Fred W. Friendly)制作。早在1948年美国两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默罗就曾在电视上做过报道,但他真正以主持人的身份为电视观众所熟知还是在《现在请看》节目中。此外,主持人默罗和《现在请看》栏目最令公众无法忘怀的报道是针对“麦卡锡主义”的斗争。

1953年起,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R.麦卡锡(Joseph R.Mc Carthy)对共产主义者进行政治迫害,调查军队中的“共产主义渗透”问题,肆意指控美国公民从事颠覆活动。1954年3月9日,《现在请看》播出了电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节目之一——《参议员麦卡锡》。默罗在节目中把他对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的痛恨与鄙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用自己的评论对麦卡锡所采取的迫害等卑劣手段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对于当时事件的细节,CBS资深制作人唐·休伊特(Don Hewitt)做出这样的描述:“这一冲突表明了媒体作为改革力量有多么强大——在这个事件中,是向好的方向变革的。默罗的《现在请看》当然使用了展示麦卡锡活动的影片,不过大量地采用了麦卡锡自己的话,这些话成为置麦卡锡于政治死地的一个绞刑套索。……麦卡锡马上要求给予相等的时间进行反驳,几周之后他得到了反驳的机会。但是他对默罗胡乱而蛮横的指控,只能使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勒得更紧,……默罗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并且揭露了麦卡锡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造谣者、一个恃强凌弱的流氓的丑恶嘴脸。”[3]从很大程度上讲,正是默罗的《现在请看》使得麦卡锡的真实面目曝光于公众面前,令他声誉扫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默罗和他的《现在请看》对当时的社会热点现象进行了公正的报道,同时引导了公众的舆论和意见形成,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开创了一个严肃新闻的时代,至今仍然对电视新闻制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称谓的正式使用

1952年对于美国电视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该年四月停止了对新电视台长达四年的“冻结政策”,使得新开办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播逐渐被挤出全国市场,到50年代后期便成为地方性的媒介了;[4]另一方面,随着电视新闻直播在当时已日趋成熟,1952年在陆军五星上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Dwight D.Eisenhower)和伊利诺伊州州长艾德莱·E·史蒂文森(Adlai E.Stevenson)之间展开的总统竞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竞选,美国公众首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政治顾问们精心策划的广告、纪录片和选举之夜的特别节目,这其实把电视拉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显著位置,甚至使电视开始成为美国政治进程中的主宰力量。正是在这次竞选的政治报道中,“主持人”这一概念横空出世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一称谓从提出之时起就被赋予了重要内涵——成为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美国CBS的编导唐·休伊特率先在节目中设置了新闻节目主持人,并首次提出了“新闻主持人(anchor)”的称谓。他曾在回忆录中这样说道,“许多我们今天认为的电视的专门术语,都来自那次选举报道。记得在那个夏季,共和党大会开始之前,我们开了一次会。我们摄制组和大会报道的制片人保罗·莱维坦(Paul Levitan)围坐在芝加哥斯托克雅兹(Stockyards)酒吧的一张餐桌旁,讨论着该如何报道马上就要开始的大会。负责大会报道的主角就是刚进台的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在此之前,他曾在华盛顿做过一小段时间的地方播音员。……没有人预料到,从那个夏天起,任何与沃尔特·克朗凯特从事同样工作的人都被称为‘锚人’(主持人)。……不管怎么说,这个词与船毫无关系,但与一个接力小组密不可分。……我们的想法是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把此次报道传递下去,有点像在接力比赛中传递接力棒。同时,正如跑得最快的要跑‘锚棒’(末棒)一样,克朗凯特将为我们压阵。从那一天起,他不仅成了一名‘锚人’(主持人),而且是‘头号的锚人’(主持人)。现在,‘锚人’(主持人)是大家对任何坐在‘锚桌’(主播台)旁主播新闻的人的称呼。”

(三)杂志型新闻节目和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

1968年,为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前白热化的电视收视率大战中击败竞争对手,曾在50年代总统大选报道中有过天才表现的CBS著名的制片人[5]唐·休伊特,又在他那天才的设想下,开创了一个“有办法使得电视节目既满足广播网的精神要求,同时又能保证其经济来源”的电视节目,“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我们可以使其变得轻松有趣。实质上,那就是《60分钟》的起源[6]

从那时起,美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和它那用嘀嗒作响的时钟作为片头的经典画面在美国乃至世界赢得了千百万的观众,影响力经久不衰,并且成为世界电视杂志型新闻栏目的典范,催生了ABC的《20/20》等许多类似的优秀杂志型新闻专题节目。仅仅在创办之后的十年间,《60分钟》就成为全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令新闻节目第一次名列收视率前10名。在唐·休伊特撰写的回忆录的扉页上,他颇怀成就感地列出了《60分钟》荣誉册: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艾美奖中的新闻和纪录片奖以及个人奖项68次;艾尔弗莱德·杜邦—哥伦比亚大学奖11次;佐治亚大学乔治·福斯特·皮博迪奖9次。

《60分钟》之所以能在当时激烈的电视收视争夺大战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凭借它讲故事的本领。尽管《60分钟》所报道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热点到历史事件,从名人轶事到凡人琐事,几乎无所不包,但是无论哪一个主题都必须用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60分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创造了以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为代表的记者型主持人,将主持人与记者的角色与功能合二为一,并且开始用电视纪实的手法把主持人进行调查性报道的来龙去脉完整地展现在节目中,使这些记者型主持人和他们的报道一同随着《60分钟》蜚声世界,而这些记者型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和莫利·塞弗(Morley Safer)以及后来加盟的CBS《晚间新闻》主持人丹·拉瑟,使这个节目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最后一位自报姓名的记者总结说:“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以及安迪·鲁尼(Andy Rooney)的评论。”

迈克·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马萨诸赛州布鲁克林的一个新闻工作者家庭,早年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大学二年级开始涉足新闻工作,先在密歇根大学广播中心工作,后到底特律广播电台任职。在1968年《60分钟》初创之时华莱士就在节目中出任主持人,那一年他正值50岁。在长达30多年的《60分钟》主持生涯中,他以刚性、尖锐的提问方式和招牌般的风衣形象塑造了“侦探式”的电视记者调查风格,成功地采访了他在职期间的历届美国总统和众多外国首脑。《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曾这样评价这位杰出的记者型主持人:

“这些年来,华莱士以硬汉形象闻名遐迩,这可以追溯到他主持的一个名叫《夜间新闻》(Night Beat)的节目。在这个节目里,他会接受任何人的挑战,并且提出其他人都不敢提出的问题,我知道他是那种人们喜欢听他讲话的人。坦率地说,华莱士是电视事业之大幸——当然,也是我个人电视事业之大幸。他是一员虎将,是那种一生中只能碰见一次的记者。他没有跌过跤,他还能激发与他共事的人发挥出最佳水平,这种品质很少见,尤其是在电视行当中。”[7]

1972年,由于节目的需要,唐·休伊特和迈克·华莱士力邀当时从沃尔特·克朗凯特手中接过《晚间新闻》主持人职位的大名鼎鼎的丹·拉瑟加盟《60分钟》。从那时起直到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丹·拉瑟一直在《60分钟》主持人的位置上对于公众所关心的事件做出报道或访谈,他严谨权威的个人形象和魅力在社会民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从迈克·华莱士、哈利·里森纳(Harry Reasoner)、莫利·塞弗直到丹·拉瑟,这些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以其出色的调查能力、语言表达和个人魅力为《60分钟》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赞誉;同时,他们自己也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影响美国社会舆论的重要角色。《60分钟》的成功也使得记者型主持人作为一种传播角色被多个国家广泛地借鉴和模仿,开创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1978年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曾如此评价:

“他们有着已经是灰白的或者正在变成灰白的头发,他们有因年龄而显得松弛的面部肌肉却充满对社会关注的神情,他们无数次地为采访而穿梭于世界各地,为迫在眉睫的截稿时间而忙碌,偶尔也会放松地喝上一杯马蒂尼酒,所有这些都与另外一些因循守旧的电视记者们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些记者们从通讯社的新闻稿中摘录只言片语,然后问一个刚刚被地震摧毁家园的人‘感受如何’——相比之下,(《60分钟》的记者)更受人欢迎。”[8]

总而言之,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出现、发展到明星化,他们“跻身于那些左右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少数几个人的万神殿之中了,没有被邀请,没有被选举,公众也不曾争议,他们在那些总统、国会议员、劳工领袖以及其他决定公众政策和影响个人态度的人物旁边,取得了一席之地”[9]。这些明星新闻主持人们一方面得益于电视媒介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反过来用电视媒介给自己打造出来的名声和威望为各大电视机构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在节目中,他们大多承担着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首先,他们拥有丰富的新闻采访与评论的经验,这种良好的新闻素质令他们能够在新闻节目进程中轻车熟路地起到掌控和驾驭节目的作用;其次,他们在节目中以人格化的方式完成新闻传播,主持人自身和栏目紧密相连,彼此促进,有助于起到一荣俱荣、相得益彰的作用。无疑,这也为日后记者型主持人在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1963年出镜记者的偶然出现,到更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和多元发展以及节目主持人的成长,电视荧屏越发充满生机。除了在新闻频道上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外,奔波在新闻现场第一线的出镜记者们也在大放异彩,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出镜记者越发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力,也是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中国大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嬗变

(一)早期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出现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央视的前身)开始试播。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5分钟。当时的电视台并没有专职的播音员,所有的稿件起初都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的,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代播,不出图像。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的沈力被调入北京电视台播报新闻,成为我国第一位正式的专职电视播音员。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每周3次,每次10分钟,专门播放新闻片和纪录片。60年代,赵忠祥被选到北京电视台,成为第一位电视男播音员。

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带有鲜明的政治宣传色彩,缺少多样性,受众所接收的信息都是经过电视媒介大量复制后的抽象化符号,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连编辑、记者、播音员的名字都不许被提及。北京电视台1960年曾就电视新闻的不足做过检讨,指出节目千篇一律、八股化、使人感觉枯燥的弊病。由于狭隘的宣传思想和宣传内容的束缚,电视新闻从整体上缺乏生气和活力,充斥着高亢空洞的口号和大同小异的画面,给人们留下的,主要是呆板、单调的模糊印象。[10]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电视发展得到了复苏的机会。1978年1月1日,在中国电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开始播出,直到今天它仍在中国百姓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建之初的《新闻联播》时长20分钟,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差,而且只能采用新闻配乐的方式。1980年5月,《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使《新闻联播》比以往有更高的收视率。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再次改进,将国际、国内新闻片和口播新闻混合编排,取消了新闻配乐,使用电视播音员进行串联。李娟、吕大渝、沈力、卢静等都曾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闻联播》的著名播音员,而罗京、张宏民,以及邢质斌、李瑞英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新闻联播》的播音员。

早期的播音员虽然都是以有稿播音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但多年来形成的庄重、大气、规范的语言传播风格为全社会的语言使用提供了绝佳的样本,同时也为后来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千呼万唤始出来”——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的问世

电视新闻播音员同《新闻联播》等诸多消息类播报式新闻节目一起被社会广泛接受,这也在无形间加速了电视从业者对新闻的语言传播模式与话语样式的思考与创新性尝试。

1980年7月12日,中国第一个新闻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在央视播出,当时它的定位是“新闻述评栏目”,而且是不定期播出。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观察与思考》所体现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时效性也使它可以被看作中国第一个深度报道栏目。《观察与思考》首次在屏幕上打出“主持人”的称谓,代替传统的评论员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在最早的一批出镜记者之中,庞啸是从播音员的岗位上转变而来的,他的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此时的《观察与思考》还是一个不定期播出的栏目,也没有固定的节目主持人。1981年7月28日,央视播出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开始把节目司仪赵忠祥冠以“节目主持人”的称谓。1983年元旦,央视的名牌服务类栏目《为您服务》进行了改版,成为一个定期播出的电视服务类节目,增加了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改版后的节目中首次设置固定的节目主持人——沈力,这标志着中国电视有了第一位固定栏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1988年11月,《观察与思考》也改版成为一个固定的栏目,每周在央视播出,同时更名为《观察思考》。这个栏目在当时以主持人出镜调查的形式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弥足珍贵的调查性报道,为后来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以及《新闻调查》栏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值得一提的节目是1992年9月6日播出的《迟发的报道》,讲的是一个职工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自己的权益受到了厂方侵害的事件。这期节目的记者张步兵(后成为《新闻调查》第一任制片人)率摄制组在8个月的时间内四下南京采访拍摄,在最后播出的时候也遭遇了权力和暴力的阻拦,最终这个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随着《观察与思考》等节目在全国逐渐受到关注,地方电视台也不甘落后,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设置和使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1987年,上海电视台开播了国内第一个电视新闻杂志的栏目——《新闻透视》,在节目中率先使用主持人李培红,并鼓励主持人深入新闻现场,参与采访拍摄,与观众互动;1988年1月1日,福建电视台一度把星期五晚上19点35分播出的《福建新闻》改版成为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并更名为《新闻半小时》,由记者出身的程鹤麟主持。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半小时》当时播出的批评性报道占据了全部报道的45%。而就在同一时期,山西电视台推出了高丽萍主持的《记者新观察》,广东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市场漫步》《金融窗口》等经济类主持人节目。从很大程度上讲,这些节目的探索都为日后中国电视新闻领域节目的深度报道和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积累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样本。

(三)电视纪实催生现场报道主持人

就在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缓步向前的时候,电视纪录片却另辟蹊径,为电视新闻节目和主持人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随着现代电视纪实发展的逐渐成熟,新的纪实理念首先被运用到了纪录片的摄制中,随后又迅速扩展到了日常新闻节目之中。“纪实,是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这种形态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记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纪实的记录形态还强调再现事物发展的逼真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仅是去拍摄真人真事,而且要赋予真人真事以运动发展的意义,使人的活动具有一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可经历的逼真性。”[1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朱羽君教授认为,“现代电视纪实与以往的电视纪实很大区别地方,还在于将交流、参与、反馈当成一种获得信息的手段,而交流、参与、反馈的过程本身又是节目的重要内容和形式。”[12]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主持人在现场镜头前的活动有助于促进与现场的交流以及获得信息与反馈。

纪录片中使用主持人的尝试始于1983年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在《话说长江》以前的纪录片里,由于机械地追求“记录”的感觉,拍摄者在片子拍摄过程中不仅不去干预或参与被拍摄者的活动,甚至为了追求拍摄者不在场的感觉,不允许被拍摄对象的目光望向镜头。然而,在《话说长江》节目中,两位主持人陈铎、虹云首次出现在了荧屏上,面对镜头现场解说。虽然他们也并未参与到节目的摄制中去,只是作为解说员的形象出镜,而且节目中常常从屏幕一角忽然“飞出”的用抠像特技叠在画面上的主持人解说看起来实在有些蹩脚,但是一种人性化和对象化的传播方式在此已见端倪。

就在随后由原班人马继续拍摄的纪录片《话说运河》中,主持人不在现场的遗憾已被弥补,两位主持人在现场也一同出现在了镜头中。不过在此片中,他们与现场人物和场景仍然缺少互动,只是在片中以一种看似有些超脱于现场气氛的解说员的状态朗诵着解说词。真正在电视纪录片中以主持人的身份和意识完成传播、交流与互动的,还要从1991年央视播出的《望长城》开始。

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可以被视作第一个由现场主持人引领观众深入到被拍摄的人物和环境中间,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节目。在这个系列节目中,主持人焦建成一改以往主持人在演播室正襟危坐的状态,在现场与采访对象进行互动,有效地发挥了主持人的作用。他与采访对象亲切自如地交流互动,调动了现场气氛,很自然地引导着观众一步步地接近后面的情节,创造出了很多经典的段落。焦建成的活动和访谈既活跃了交流,使得被采访者真正放松下来与主持人对话;同时,也使现场杂乱的信息得到了梳理。

一部《望长城》给中国电视带来了太多思考,电视纪实在视觉上带来的鲜活与现场主持人(又被称为外景主持人、出镜记者)的魅力为后来的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孙玉胜曾用这样的话语来评价《望长城》给1993年开始的电视新闻改革造成的影响:

“没有人质疑《望长城》的大气,也没有人否认这部纪录片的深度。”也就是说,由于《望长城》选择的表现手段是客观表现,于是编导的意图、节目要表达的主题变得无需告白。这也是《望长城》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所在。

可以说,《望长城》一片所传递出的电视纪实与使用现场主持人的人本化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1993年开始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成功,关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以及在节目中的功能的思考也逐渐地趋于成熟。1993年5月1日横空出世的《东方时空》不仅一跃成为中国现代“电视新闻杂志”的典范,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而且推出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等活跃于现场和演播室,具备采访、评论等杰出语言功力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

《东方时空》创立了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报道主持人通力合作的模式,主持人不仅仅要在演播室播报新闻内容,也要进行现场采访与评论。1993年播出的《洋河污染导致大片农田绝收》,获得“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也是《东方时空》首次获奖。该新闻报道了河北省张家口附近的洋河受到污染致使当地农作物绝收的事件。面对当地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人的推诿与官腔,现场采访的主持人(出镜记者)章伟秋站在市政府大门口做出了一段极见功力的经典的现场评论:

“从上午8点20分我们就到张家口市政府要求采访市长,但直到中午12点市政府办公室的负责人还是不知道市长去了哪里,他说地市合并工作很忙,但我们认为老百姓吃饭的事情也很重要。”[13]

这期报道被认为是《东方时空》的首期批评报道。从那时起,无论是《东方时空》,还是随后相继问世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都在追求报道深度的同时彰显主持人报道与评论的能力,现代电视新闻语境中的记者型主持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一层面上,国内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实际上已与国际接轨。“记者出镜即‘主持人’在纪录片、纪实节目中出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共同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为它有内在的必然性,是电视人际传播的必然走向。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利用自己的优势,打破电影的单项传播形象,努力将交流、参与、反馈组织在生活之中。‘主持人’虽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但他的确起到生动活泼的中介作用,赋予媒介以人际传播的亲切感,产生相互沟通的形式和内容。”[14]

在我国,第一次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应该是在央视的《中国新闻》节目。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开播,记者高丽萍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大家做现场报道。那长达三分钟的新闻,几乎没有什么解说词,基本上都是现场同期声。这样的新闻首次出现在央视的屏幕上,其效果及影响力是可以想见的。[15]就这样,我国的电视新闻也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从而跟上了国际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