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扎根理论模型怎么构建

扎根理论模型怎么构建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社会建构论”的观点确实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深入认识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
研究方法_媒介与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澳门内地移民为例

一、方法论

本书采用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从“社会建构论”的研究视角来研究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媒介与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

“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是:“所有知识——以及所有像有意义的实在之类的‘东西’——都是以人类实践为前提条件而偶然发生的,它们是在人类与他们之世界的互动之中以及之外被建构的,同时也在本质上是在社会的脉络中被发展和传递的”(Crotty,1998,p.107)。“社会建构论”有几个获得一致同意的基本主张:第一,“实在”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建构”的;第二,“意义诠释”乃是“实在建构”的核心;第三,意义的获得乃是透过“互为主体性”的建构(吴孟真,2011,p.108)。

文献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社会建构论”的观点确实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深入认识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在许多“认同”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印证与支持,尤其是Benedict Anderson的名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的出版,推进了更多研究者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研究国族主义、身份认同等相关议题。有学者总结了“社会建构论”对认同研究的基本启发,认为“既然‘认同’是被建构的,也会改变的,那么认同就应该被理解为某种动态性的‘发展过程’,而对此一过程的掌握,就应该是所有认同研究者念兹在兹的关怀”(许维德,2011,p.109)。

因此,在核心概念“文化身份认同”的界定上,本研究也采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文化身份认同”是与个体与群体归属感相关联的(洪镰德,2002,p.110),它又是与所处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冲突的、多元的、并时时在变化的(Hecht et al,1993,p.111)、抽象的心理建构(黄俊杰,2000,p.112)与行为建构(王亚鹏,2002,p.113)。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质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它对萌芽于20世纪初叶的质化研究理论的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67年Glaser和Strauss的专著《扎根理论之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为扎根理论奠定了基础。扎根理论也“为质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使得质化研究本身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论路径获得了合法性,而不再仅仅是使用量化工具前的一个步骤”(卡麦兹,2009,p.114)。此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Strauss和Crobin的著作《质化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术》,以及1993年迈尔斯(Miles)、休伯曼(Huberman)的著作《质化资料分析:新方法手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以两个社会学派的观念为基础:芝加哥社会学派和美国杜威、米德、皮尔斯等人提出的实用主义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强调实地观察、深入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陈向明。1999,p.115);实用主义学派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解决实践的问题,反对空洞抽象的理论”(冯生尧,谢瑶妮,2001,p.116),“强调行为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陈向明,1999,p.117)。

根据Strauss &Crobin的定义:“所谓的扎根理论是一组系统化的研究程序,对某个社会现象或主观经验建构出一套归纳式的理论……强调理论必须扎根于事实之中”(Strauss &Crobin,1990,p.118)。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般流程如图3-1:

图3-1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般流程

资料来源:Pandit(1996),李志刚(2007)

扎根理论有三个基本的主张:(1)从下往上通过原始资料,归纳分析产生理论;(2)重视从行动中产生理论和建构理论;(3)首要任务是建立实质理论。扎根理论通过自下而上的原始资料的获取,强调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透过概念之间的联系来建立理论。它的特点不在于其经验性,而是强调经验证据的支持及从经验中抽取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徐宗国,1997,p.119)。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陈向明,1999,p.120)。在研究中,扎根理论反对假设检验的思想,要求尽可能从现实情境中产生问题,占有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扎根理论认为,在正式拥有材料之前,一个人提出的假设可能是一种偏见,会使研究者看不到假设之外的更广的种种缘由(冯生尧,谢瑶妮,2001,p.121)。

扎根理论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是社会学五大传统研究方法中(其他四种方法为传记研究、现象研究、民族志和案例研究)最适合进行理论建构的方法,被誉为“定性革命”的先声(Denzin &Lincoln,2000,p.122)。

三、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

扎根理论被认为嫁接了社会学中两个互相矛盾而且彼此竞争的传统:哥伦比亚的实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实用主义与田野研究(卡麦兹,2009,p.123)。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扎根理论经历了三个时代,形成了三个理论流派:20世纪60年代Glaser和Strauss的传统理论、20世纪90年代Strauss &Crobin的程序化理论、21世纪由卡麦兹(Charmaz)提出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Glaser、Strauss、Crobin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符号互动主义,而卡麦兹的理论基础则是建构主义——“一种在实证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Hallberg,2006,p.124)。

这三种扎根理论的根本区别来自于认识论。卡麦兹(2009)分析了她为何提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原因,她认为“Glaser和Strauss的经典扎根理论中谈到了发现理论,认为理论来自独立于观察者的数据中”。但实际上,“任何理论形式提供的都是对被研究世界的一种解释性图像,而不是世界实际的面貌”,因此她认为“数据和理论都不是发现的,我们(研究者)是所研究世界及所收集数据的一部分,通过我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参与,以及与人们、视角和研究实践的互动,我们建构了自己的扎根理论”(卡麦兹,2009,p.125)。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是阐释性传统的一部分。卡麦兹赞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与激进建构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论的思想迵然不同。她说:“我更接近实用主义,因为我赞成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的,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Puddephatt,2006,p.126)。

在本体论上,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认为现实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现实,既是个体的建构,又是特定情境中的主体间互动的社会性建构,现实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情境中建构的。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因此扎根理论者所建构的现实不是真正的现实的形象,而是一种形象的现实,(卡麦兹,2009,p.127)。

在认识论上,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者与研究过程有密切关系。卡麦兹认为,在研究中,研究者是主要的研究工具,但他并不是一个旁观者,“很难忽视研究者的身份,以及存在的事实和准确性问题,其中总有张力,因为事实也是本土的、相对的,基于历史的、情境的脉络”。因此研究结果也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情境中建构的(冉新义,2010,p.128)。

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认为现实是多面的,不可割裂的,只能作为一个自然情境下的统一整体来研究,在研究中强化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要求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视角去看,从内部去看,充分了解被研究者对问题所理解的意义,灵活地追随研究中出现的线索。在语言编码和分类、理性备忘录以及理性结果中,与被研究者发生互动,在资料与初稿中来回反复多次,回到资料中建构理论。

2006年卡麦兹出版了中文版《建构扎根理论:质的研究的实践指南》,全面阐述了她的建构主义观点,包括资料收集技术、编码、撰写备忘录,理论抽样、饱和与分类、理论的重构、草稿的撰写、研究过程的反思等。本书采用卡麦兹的研究方法指南作为指导进行研究。

建构扎根理论的过程可参看图3-2(在第33页)。

四、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方法

扎根理论认为“一切都是数据”(Glaser,2002,p.129),要建构一个理论,需要收集丰富的数据,并对已收集的数据提出分析性的问题。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在搜集数据上,与经典扎根理论一样重视对行动和过程的分析,但也关注行为的背景、场景和情境,记录发生过程、时间和原因,分辨行为过程中所出现的条件或被削弱的条件,寻找解释这些数据的方法,关注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意义的具体字眼或词语,发现研究对象持有的理所当然的、隐含的假设,并解释这一假设发生作用的过程(卡麦兹,2009,p.130)。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不同于一些传统的扎根理论学者对数据数量的观点。这些学者反对数据的数量,认为小样本和有限数据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关注在数据对概念类属的贡献,将数据搜集的目的指向在解释类属的属性及类属的关系上。麦卡兹认为,这可能会带来“砸碎了再掠取”的数据搜集策略和肤浅的分析,破坏了研究者与访谈对象和谐的关系,因此既要关注数据的丰富度,又要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访谈的和谐关系(卡麦兹,2009,p.131)。

图3-2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资料来源:卡麦兹(2009中文译版)

在扎根理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的研究者会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策略。卡麦兹认为,民族志法、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都是数据收集的工具。本研究考虑到研究者的个人特长,以深度访谈作为数据收集的工具。

扎根理论重视数据的质量,研究的质量和可信性取决于数据的深度和范围。扎根理论要求数据不仅丰富、充实,而且彼此相关,还要具有三个标准:要具有发展核心类属的有用性、描述经验事件的恰切性、充分性。

2.数据分析方法

在经典扎根理论中,Strauss &Corbin(1998)认为分析资料的程序,包括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及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三个过程(Strauss &Corbin,1998)。但是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中,卡麦兹却将编码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其中初始编码与聚焦编码均可归入开放性编码中。

初始编码阶段 即为数据的每个词、句子或片段命名,初始编码中要保持对所有数据、尤其能够有助于理论发展方向的数据保持开放的状态。扎根理论要求,在初始编码中,头脑中不能有任何预先形成的概念(Glaser,1992,p.134),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要仔细地研究数据的片段——词、句子、段落以及事件,使初始编码紧紧地贴着数据,尽量能够用反映行为的词语来编码。

聚焦编码阶段 是使用最重要的和/或出现最频繁的初始代码,用大量的数据来筛选代码的过程。聚焦编码要求判断哪些初始编码最能够敏锐地分析数据(卡麦兹,2009,p.135)。

轴心编码阶段 目的是使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具体化,将类属和次级类属连接起来。Strauss &Corbin提出了一个应用较广的分析框架——“条件—行动/互动—结果”(Strauss &Corbin,1998,p.136)。

理论编码阶段 是要使类属的关系具体化。理论代码是整合性的,理论编码可以使实质性代码之间的关系形式概念化,让分析性的故事更具有连贯性和理论化。理论代码有助于增加分析的精确性和清晰度

本研究仍沿用卡麦兹理论编码的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