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拜访中的语言技巧

拜访中的语言技巧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主人见面后,应立即打招呼。礼仪性拜访,进门语要与有关的慰唁、祝贺、酬谢的内容联系起来。登门拜访时,无所顾忌,高谈阔论,会搅乱主人及其家属安静的生活,引起主人的反感。二是客人在辞别时,应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谢意,并请主人留步。一般说来,清晨、吃饭、午休、深夜均不宜登门拜访。三是拜访时交谈的用语和口气,要顾及对方的辈分、地位等,还要看相互间的关系。四是拜访者不要忽略适当同主人的家属交谈。
拜访中的语言技巧_新编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

1.起始语

到了被拜访者的家门口,要先轻轻地敲门,或者短促地按一下门铃。即使门开着,也应很礼貌地问一声:“请问,×××在家吗?”或者问:“请问,屋里有人吗?”听到回答后再进入,不要贸然闯入。

同主人见面后,应立即打招呼。至于怎样打招呼应根据拜访的形式和内容而定。初访往往比较慎重,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话打招呼:“一直想来拜访您,今天如愿以偿了!”“真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打扰您了,真不好意思。”重访只需简单地说一句“好久没有来看您了”,或者说“我们又见面了,真高兴”。关系密切的,不妨以玩笑的口吻说:“我又来了,不招您讨厌吧!”回访,体现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民俗,目的大多出于礼仪或答谢。打招呼时,一般可以这样说:“上次劳驾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门拜谢来了。”或者说:“上次托您办事,一定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今天特地登门拜谢。”礼仪性拜访,进门语要与有关的慰唁、祝贺、酬谢的内容联系起来。如说:“听说您生病住院,今天特地来看望您。”又如:“好久不见,借您走马上任的东风,给老朋友贺喜来了。”“听说您的儿子已被×××大学录取,特赶来祝贺!”

2.会谈语

会谈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制内容。主客寒暄之后,客人应选择适当的时间,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来意,以免耽误主人过多的时间。二是节制音量。登门拜访时,无所顾忌,高谈阔论,会搅乱主人及其家属安静的生活,引起主人的反感。因此,客人交谈应降低音量,保持适度,千万不要敞开嗓门说话。三是节制体态语。人们常说,听其言还须观其行。主人对客人的印象来自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作为客人应举止文明,避免如得意时手舞足蹈,不安时频繁走动,痛苦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或说话时指手画脚等不雅动作。

3.告别语

辞别语的使用一是同进门语相呼应。譬如:“再见,再次感谢您的帮忙。”“今天初次拜访,十分感谢您为我花了这么多时间。”二是客人在辞别时,应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谢意,并请主人留步。如:“十分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再见!”“就送到这里,请回吧。”“这件事就拜托您了,谢谢!”

4.拜访的注意事项

一是拜访时间的选择对于实现拜访目的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清晨、吃饭、午休、深夜均不宜登门拜访。二是万不得已作了不速之客,一见面就要说:“真抱歉,没打招呼就这么跑来了。”三是拜访时交谈的用语和口气,要顾及对方的辈分、地位等,还要看相互间的关系。四是拜访者不要忽略适当同主人的家属交谈。五是如果是多人拜访,不要一个人抢着说话,要让大家都有机会说话。六是对主人的敬茶、敬烟应表示感谢,如果自己要抽烟,应征得主人的同意说:“对不起,我可以抽烟吗?”七是遇到另有来客,应前客让后客,说:“对不起,我有点事。你们谈吧,我先走一步了。”或“对不起,我有点事,失陪了”。

拜访中常使用的客套话与敬辞举例:对初次见面的人说“久仰”;对长时间未见面的人说“久违”;宾客到来时说“光临”;向别人祝贺时用“恭贺”;看望别人用“拜访”、“拜望”;等候别人说“恭候”;中途先行一步说“失陪”;请人勿送时说“留步”;麻烦别人时说“打扰”、“有劳”、“烦请”;央人帮助时说“劳驾”、“请费心”;求人给予方便时说“借光”;求人原谅说“包涵”、“海涵”、“谅解”;请人指点指教时用“赐教”、“请教”;求人解答用“请问”;赞人见解高明用“高见”;归还原物时用“奉还”;自己的作品请人看用“斧正”;询问别人年龄用“贵庚”、“高寿”、“高龄”;询问别人姓名时用“贵姓”、“大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