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肢静脉曲张及防护

下肢静脉曲张及防护

时间:2022-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年长护理人员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护理人员的原因之一。年轻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与急性腰部损伤有关。临床护士若在妊娠期间,于工作中扭伤腰部,损伤脊柱及韧带,均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可能性。

第六章 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及防护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防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腰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临床医护工作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易发人群,这与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目前该病在护士群体的发病率尚无精确统计,但从临床上看,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具有难治性、易复发性以及发病时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等特点,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降低其对医护工作者造成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病因

临床医护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做较大强度的体力劳动,特别是急诊科、120急救中心、手术室、ICU等科室,在工作环境中因频繁搬运患者或者其他较重的物体,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和诱因。因此,该群体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易发人群。其致病因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因。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护士较强的体力劳动,如铺床、搬运患者等,常使椎间盘负荷增加,并易导致腰部肌肉扭伤,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加速了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髓核水分含量减少,蛋白多糖被降解,其膨胀性和弹性明显降低,此时,椎间盘处于易损状态,腰部负荷加重到一定程度,即会导致其病变。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年长护理人员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护理人员的原因之一。

2.遗传因素 有阳性家族史的护士,其发病率远高于一般护士,且发病年龄均偏于年轻化。据有关报道证明,其21岁以前发生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对危险性高出正常人群5倍。

3.损伤 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积累损伤是重要诱因。临床护士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如加药、观测引流导管时,弯腰、扭转动作较多,对腰部损伤较大。长期的损伤积累,导致腰部负荷加重,使其易患此病。此外,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若发生腰部急性扭伤,以及受严重暴力打击导致脊柱骨折,均可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向椎管内突出,引发椎间盘突出。年轻护士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与急性腰部损伤有关。

4.妊娠 妊娠期盆腔和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纤维环、后纵韧带等组织相对松弛,致使椎间盘承受重力增加。临床护士若在妊娠期间,于工作中扭伤腰部,损伤脊柱及韧带,均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可能性。

5.腰骶椎先天性异常 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因其关节突不对称,使腰椎产生异常应力,椎间盘损伤机会增多,较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症。对于患有腰骶椎先天性异常的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比一般医护人员更容易受各类诱发因素的影响,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6.有害气体损伤 临床护理工作者特别是手术室、供应室以及消毒室的护士,由于工作需要,常接触一些具有挥发性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不仅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等组织器官,同时也会引发末梢小血管收缩,影响腰部肌肉、韧带及脊椎骨的血供,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性。

7.温差刺激 因腰部损伤的积累,使椎间盘和腰部肌肉处于易损状态,对于外界温差的刺激较为敏感。较大的温差会阻碍腰部血液循环,影响椎间盘及腰部肌肉的新陈代谢率,减少其营养供给,加速椎间盘退变的速度,引发腰肌劳损,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性。

8.压力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较大,不但须处理诸多强度较大的工作,且要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尤其是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的护士,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时准备处理应激事件。长期处于此环境下工作,使临床护士产生较大心理压力,进而严重影响机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使腰部易受外界不良因素侵袭,加速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二、病理

纤维环退行性变所形成的裂隙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理基础。而纤维环出现裂隙或破裂的组织学基础是由于髓核退变缩小,其中的蛋白多糖下降,水分减少,胶原纤维相对增加。在此情况下,一旦椎间盘内压力增高,髓核即可沿着纤维环的退变裂隙突出到纤维环的裂隙中或纤维环外的韧带下,或穿过破损的韧带突出到椎管内。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为腰腿痛。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慢性损伤。

1.腰背痛 腰背疼痛既可出现于腿痛之前,亦可出现于腿痛之后,或与腿痛同时出现。部分患者腰痛不明原因突然发生,部分患者则在某次较明确的腰部外伤之后出现。腰背痛和外伤有间歇时间,短则数日,长则间隔数月乃至年余。患者腰背痛范围较广泛,主要在下腰背部或腰骶部。

2.坐骨神经痛 这种疼痛可发生于腰背痛之后、之中或之前,多为逐渐发生,开始为钝痛,逐渐加重,多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跟部或足背,少数病例可出现由下往上的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而后放射至臀部。

3.下腹痛或大腿前侧痛 在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时,突出的椎间盘可以压迫Ll~L3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痛或大腿内侧痛。

4.歇性跛行 主要表现为行走时,随行走距离增多,逐渐出现腰背痛或不适,同时感觉患肢麻木,疼痛加重,当取蹲位或卧位后,症状逐渐消失。此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和缺血所致。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逐渐扩张,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而引起疼痛加重。

5.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较多见的为L4、L5椎间盘突出。L5神经麻痹可致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麻痹,表现为足下垂、S1神经麻痹可致小腿三头肌瘫痪。

6.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部分患者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肢体麻木。此多为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所引起。麻木感觉区域仍按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

7.马尾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然巨大突出时,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早期表现为双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有时坐骨神经痛可交替出现,时左时右。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表现为双下肢不全瘫痪。

(二)体征

1.步态 症状较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步态上可以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症状较明显者行走时步态较拘谨,症状较重者,喜欢取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势而且表现为跛行。

2.脊柱外形 在外形上出现腰椎生理性前凸变浅。在一些严重的患者,则生理性前凸可以完全消失甚至反常,以尽量加宽后侧间隙,使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髓核部分回缩。同时椎骨后侧的黄韧带相应紧张,因而加宽了椎管容积。此外,脊柱还可出现侧弯。

3.腰部活动度 腰部在正常情况下的活动度前倾可达90°,向后及向左、右可达3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方向的活动度都会受不同程度的限制。

4.下肢肌肉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属下神经单位的腰骶神经根受到损害,所以该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如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等皆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

5.感觉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感觉可以是主观的麻木,也可以是客观的麻木,两者都有参考价值。主观麻木为患者感觉小腿外侧麻木,但在用针刺检查小腿外侧皮肤痛觉时,其痛觉和其他部位完全一样,并无减退或消失。这是因为皮肤痛觉由几根神经重叠支配,单一的神经根损害并不一定能够查出痛觉减退区。但有时也可查到受累神经支配区确有痛觉迟钝,这就是客观麻木。

四、诊断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根据其发病史和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X射线、CT等检查结果;基本可以确诊,突出的间隙也容易定位,少数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鉴别。体检时可在下腰椎部找到放射性压痛点,按压环跳、委中等穴位可引起腿痛。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可为阳性。X射线光片可见腰椎侧弯或个别间隙变窄。CT或磁共振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椎间盘突出阴影。

五、预防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临床部分科室的医护人员日常工作强度较大,身体常处于高负荷状态,时间过久,易使机体各组织器官疲劳,提前过渡到衰老阶段。同时亦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使局部腰肌、韧带及椎间盘易受外界各种诱因影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背痛。因此,加强锻炼、强身健体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通过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全身各个脏器系统功能增强,局部腰肌可摄取更多营养物质。同时通过锻炼亦可增加骨关节活动度,降低骨关节损伤概率。具体锻炼的方式很多,医护人员在业余时间可多做健身运动,如健美操、广播体操等,并提倡多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高低杠、单双杠等。活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放松局部腰肌及身体各个关节,活动时注意强度及幅度,避免在活动中损伤腰肌及椎间盘,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工作、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这样不仅可以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还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程,预防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1.站立劳动姿势 髋、膝微曲,自然收腹,双侧臀肌向内侧收缩,使骨盆前旋,腰椎变直,腰骶角减少,脊柱支撑力增大,有利于减少身体重力对腰椎和腰骶关节的损伤。

2.坐位劳动姿势 坐位时,调节好座椅高度,以膝关节自由屈伸,双足自由着地为宜。腰椎基部离座椅靠背不宜超过5cm,且座椅应能完全撑托住大腿。若座椅太高,大腿后部肌肉受压,影响骨盆的松弛,使身躯不稳。若座椅过低,则增加髋关节的屈曲度,使骨盆前倾,易发生腰肌劳损。靠椅背部应与上腰椎贴近,保持脊柱伸直,可避免因过度屈曲引起腰部韧带劳损。

3.半弯腰劳动的姿势 临床护士执行基础护理操作,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时,常处于半弯腰劳动状态。此时,应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髋关节和两足处,降低腰部负荷。

4.弯腰搬重物的姿势 工作中须要弯腰搬运重物时,应先伸直腰部、再屈髋下蹲,后髋、膝关节用力,继之挺腰,将重物搬起。

5.集体抬重物姿势 工作中需要调换床位而搬运患者时,所有参与搬运的医护人员均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后同时抬起重物,注意重心平衡,起身一致,统一指挥,步法协调。动作的不协调,会使重物的重量分布不均,容易造成个别医护人员受力过重,扭伤腰部。

6.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劳动姿势 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应避免保持同一固定劳动姿势,否则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增加腰部脊柱负荷,增大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概率。应定期变换姿势,使疲劳腰肌得到休息,减轻脊柱负荷。对于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病情已经缓解者,更应注意对椎间盘的保护,避免长期固定的劳动姿势增大腰部损伤的积累。同时活动时亦应采取适当方式,注意加强腰背肌及腹肌的锻炼。拒绝过于剧烈活动,防止拉伤腰部肌肉,损伤椎间盘,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如该病反复发作,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亦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使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腰部锻炼

为防止疾病反复发作,平时应注意加强腰部锻炼,尤其是腰背伸曲肌的锻炼。坚韧的腰肌可支撑脊柱,防止腰背部损伤。据报道在0°~36°范围内的伸展练习,对于提高背伸肌力最有效。腹肌及肋间肌的锻炼可增强腹腔内压和胸腔内压,有利于减轻脊柱压力。加强腰椎活动度的锻炼,可以放松腰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可预防和矫正椎间盘退变。介绍一种脊柱活动度训练操,以供参考。

1.坐位,双手叉腰,弓背并两肘向前,后挺胸并两肘向后。

2.坐位,双手叉腰,左手经前方、侧方后斜上举,目视左手向左转腰,还原。两侧轮流。

3.坐位,双手叉腰,左弯腰,左手垂直下伸,右手沿胸壁向上滑移,还原。两侧轮流。

4.坐位,抱膝,两手侧平举,手心向上,挺腰,后弯腰抱住左小腿,拉向胸部,还原。两侧轮流。

5.站位,两手侧平举,两腿伸直分开,弯腰以右手触左足,左手右上举,还原,两侧轮流。

6.站位,两手叉腰,依次向左、后、右、前方弯腰,还原;后方向相反重复运动。

注意:每一方向运动应达最大限度,但以不明显加重疼痛为宜;坐位运动时,应固定骨盆,排除下肢的替代运动。

(四)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具

患病医护人员可通过佩戴腰围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保护腰肌及椎间盘。但腰围只应在劳动时使用,平时解下;否则,可导致腰肌萎缩,产生腰背痛。对于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疗护理人员,在佩戴腰围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即于急性期疼痛加重时,坚持佩戴,但于卧床休息时解下。虽然症状好转,但在天气寒冷,近期工作强度加大时,还应坚持佩戴腰围,起到预防作用,防止病情恶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佩戴的腰围,一般选用皮质或人造革制成,腰围的长度与患者腰围相符,正中要宽些,约20cm,在中间,也就是腰椎的后部,内置4~6块长20cm,宽2cm的钢片或竹板垂直支撑。两端也就是胁肋与髂骨上棘之间及腹部位置,宽度约10~15cm,可稍软,整个腰围外,穿一条普通腰带加固,可使患者使用方便。这样既限制了活动度较大的运动,又不影响患者的适当活动。

(五)做好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卫生保健

据报道,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下腰部和骨盆的肌肉、关节囊和韧带松弛,下腰椎负荷增大,腰椎间盘内压升高,稍有不慎即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工作者在妊娠期及哺乳期,应做好保健工作,避免过度劳累,以及从事较大强度的劳动。采取适当姿势活动,尽量减少腰部负荷,如抱小孩、拿物品时,应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亦可通过适度的腰部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腰部负荷。对于工作强度较大的科室,如急诊室、ICU等,可考虑将妊娠期护士暂时调离,减少较大强度的劳动对于腰部的刺激。孕后应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因过于肥胖会增加腰部肌肉及脊柱的负担,诱发椎间盘突出。

(六)避免温差刺激

冬夏季,病房室内外温差较大。护理工作者很容易受到较大温差的刺激。特别是冬季,室内外温差可达20℃以上,较大的温差对局部腰肌、脊柱会产生较强刺激,影响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率,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对于曾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士,更应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复发。冬季,护士离开病房时,要注意自我保暖,降低温差刺激。夏季,室内温度不宜过低,最佳的室内外温差是5℃左右,并避免空调冷空气直吹腰部,刺激腰肌。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患病医护人员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除生活中的诱发因素,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提倡卧硬板床休息,并注意床垫的厚度适宜,睡眠时,枕头高度以压缩后与自己拳头相当或略低为宜,翻身时尽量不扭转躯体,仰卧时,两膝间垫一小枕。晨起前,先活动腰部,避免迅速坐起损伤腰肌。在从事家务劳动时,也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弯腰的活动,减少弯腰的次数。持重物不得超过5kg,高处取物时保持身体直立,严禁后仰。可适当改变家居设施减少腰部负荷,如抬高灶台、水池的高度等。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多食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如牛奶、菠菜番茄、骨头汤等。亦应增加机体内蛋白质的摄入量,因其是形成骨骼、肌肉、韧带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鸡蛋、豆制品等。维生素B族是神经活动时需要的营养素,可缓解疼痛,解除肌肉疲劳,亦要多食。粗粮、花生、芝麻等食品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是组成结缔组织以及椎间盘纤维环的主要成分之一,增加其摄入量,可延缓椎间盘的退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甘薯、马铃薯青椒、油菜、芹菜、菜花、草莓、番茄、柠檬、橘子等。维生素E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亦能起到预防椎间盘突出的作用。花生米、芝麻、杏仁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于曾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护人员应忌食冷凉食品,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防止血液黏稠。年龄较大的护士,可通过补钙保健品,如壮骨粉、葡萄糖酸钙等,来提高机体的含钙量,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八)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有害气体刺激

工作中尽量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如无法避免,亦应做好自我防护,如戴好口罩、防护用具等。

(九)预防复发

对于曾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士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适宜的功能锻炼方式,加强腰背肌的收缩力,预防该病的再次复发。

可选择弯腰双手探地的功能锻炼方式,该法可促使神经根伸长,松解粘连,缓冲张力,解除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并使腰椎两侧的肌肉、韧带得到对称、协调、平衡的锻炼,有助于功能恢复。活动的强度及幅度因人而异,以不超过腰肌、脊柱活动的限度为宜。但该法对于椎间盘突出物巨大或骨化、椎管狭窄、侧隐窝骨性狭窄以及活动时疼痛较剧烈者不适宜。介绍几种腰背肌群的功能锻炼操,以供参考。

1.俯卧撑运动 患者俯卧,手掌和足尖着地,上肢伸直使身体抬起;屈肘,胸腹部贴地,上肢再伸直抬起身体,如此反复。

2.背伸肌运动 俯卧,上肢、头颈、背部及下肢尽力后伸,仅腹部着床呈一弓形。可与俯卧撑运动配合,同时练习。

3.腰部运动 两腿直立,两脚分开约半步,双手叉腰,手掌向外,双臂从胸前尽力上举,也可向前或左右侧弯各做6~7次。

4.腹肌运动 仰卧,双手抱枕部,用腹肌力量坐起,后躺下,下肢始终着地。不能坐起时,将双手向前平伸后坐起。

5.慢步行走 挺胸、伸腰,慢步行走1~2km。运动时,量力而行,不可勉强,以免损伤腰肌,导致复发。

第二节 下肢静脉曲张及防护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迂曲状态,通常发生在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及其属支,是我国最常见的静脉病,也是临床医护工作者常见的职业病之一。该病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易导致小腿静脉溃疡,或血栓栓塞,引发严重后果。

一、病因

1.长久站立 临床医护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站立时间较久,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持久扩张,静脉壁压力持续增加,使静脉壁和瓣膜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即会导致瓣膜闭锁不全和静脉壁膨出,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特别是手术室医护人员、经常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大部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损伤。

2.下肢负重增加 上述科室医护人员因日常工作的强度较大,下肢承受的负重亦较多。随着下肢承受负重的增加,下肢肌肉、血管所受损伤亦会增加。损伤积累会影响下肢肌肉的收缩性,亦会降低静脉血管的弹性,进而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大下肢静脉血液淤积的程度。正常情况下,静脉血液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会产生一定压力,但不会损伤瓣膜。如若静脉血液淤积时间过久,静脉压力持续增加,会严重损伤瓣膜导致静脉曲张的发生。

3.妊娠 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妊娠期间较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由于体内内分泌的改变,会使静脉扩张,瓣膜不能覆盖静脉。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体重增加,血容量增多。进一步加重了下肢负荷和下肢静脉壁的压力。同时随着腹压的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诸多致病诱因的存在,增加了临床护士在妊娠期间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

4.深静脉血栓栓塞 患有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医护人员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因深静脉血栓栓塞使较多血液积存于浅静脉,增加了浅静脉壁的负荷,该负荷超过一定限度,即会导致浅静脉膨出、曲张。

5.腹压增加 腹压增加会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下肢静脉壁的压力。医护工作者若长期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如值班护士和医生长期坐位,会增加腹压,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患的医护人员,因长期剧烈频繁的咳嗽,腹压持续增加,外加下肢负荷过重,使其更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6.遗传因素 有阳性家族史的医护人员较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有关调查分析表明,下肢静脉曲张为单基因遗传。特殊体质,外加护理工作者工作环境中存在诸多诱发因素,提高了有阳性家族史的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概率。

7.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或瓣膜关闭不全 据报道,患有先天性下肢静脉血管异常的医护工作者,其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远高于一般医护人员,而且发病年龄较轻。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不能使大隐静脉血液正常回流。而浅静脉壁先天性薄弱又无法承受血液对其长时间的压迫,进而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二、病理生理

1.曲张静脉的变化 初期,静脉内压力增高,管腔轻度扩张,黏膜下组织(主要在肌层)增生,形成厚而容易压瘪的圆形管道。中期,静脉扩张和迂曲更为明显。管壁开始萎缩,并有退行性改变。晚期静脉管腔进一步扩大,严重曲张,呈蚯蚓状或串珠样,甚至呈瘤状。

2.血流动力学变化 当静脉曲张时,血液回流缓慢和静脉压力升高,影响毛细血管血液的流出,引起组织水肿。而当交通支瓣膜薄弱或功能不全时,深静脉血液向浅静脉逆流,使浅静脉瘀血,出现相应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常发生于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

1.下肢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多发生于双侧下肢,亦可发生于单侧下肢。较为肥胖的患者,往往患肢曲张静脉隐而不显;较瘦的患者,可见患肢浅静脉扩张、迂曲、隆起,严重者扭曲成团块状,站立时曲张静脉更为明显,当平卧抬高患肢时曲张浅静脉瘪陷。大隐静脉受累时,曲张静脉分布于下肢内侧面,或延伸至患肢的前、后面。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静脉分布于小腿的后面,可延伸到外踝和足背。

2.患肢酸胀和疼痛 由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瘀血,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多有患肢酸胀感或胀痛,易疲劳,多发生于久站时。当平卧抬高肢体后,酸胀感迅速消失。

3.患肢肿胀 单纯性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无患肢肿胀,当伴有踝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足踝部及小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深静脉瓣膜功能越差,患肢肿胀越明显。如淋巴管受累,同时并发淋巴水肿,则患肢肿胀更为明显。

四、诊断

根据临床实践总结诊断标准如下:

1.有长期站立及能够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病史(妊娠及盆腔肿瘤史、慢性支气管炎、习惯性便秘等),有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病史。

2.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常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至晚期可发生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溃疡等。

3.深静脉畅通试验示深静脉畅通。

4.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排除其他静脉性疾病。

五、预防

(一)避免长期站立,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为了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在站立过程中,患病医护人员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轻微的活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站立时,可让双腿轮流支撑身体重量,并可适当做踮起脚跟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减少静脉血液淤积。提倡在工作间歇期,做工作体操,如,双腿上下摆动或夹蹬练习。并要充分活动踝关节,消除腓肠肌的疲劳,使其有效发挥泵作用,减轻浅静脉压力。亦提倡做下肢运动操。具体方法:平卧位或坐位,将下肢伸直后屈曲、屈曲后伸直,重复10次;踝关节做伸直、屈曲,重复10次,跖关节做伸直、屈曲,重复10次。两下肢同时或交替进行均可,每日做3~5遍。

(二)防止腹腔内压长期升高

腹腔内压升高可以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引起下肢静脉内压升高,增加静脉瓣膜负担或使静脉瓣膜破坏。因此,患病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积极预防能够导致腹腔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的慢性疾病若有发生,应及早和彻底治疗,防止病情迁延,诱发下肢静脉曲张。同时,工作中避免久坐或长期维持同一姿势站立,避免导致腹腔内压升高。工作之余,应注意腹部及腰部的锻炼,适当变换身体姿势,降低腹腔内压。并可常做深呼吸动作,减轻腹腔内压,促进骨盆血液回流,减轻腿部血液淤积。

(三)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患病医护人员在休息时应尽量抬高下肢,并配合自我按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睡觉时,可在小腿部垫一小枕,使下肢抬高15°~20°,减轻下肢肿胀及预防小腿溃疡的发生。并可于睡前用热水擦洗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如果用赤药、牡丹皮、桃仁、红花等煎汤熏洗擦揉,效果更好。

(四)穿弹力袜或捆绑弹力绷带

该法可以发挥小腿的肌肉“泵”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或消除肢体沉重、疲劳感。可在早晨上班前穿戴上,睡觉前脱下。捆绑弹力绷带时,应先将腿脚垫高,从踝部向上捆扎,松紧适宜。对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更适宜使用该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尤其注意在穿戴弹力袜之前,应将双下肢抬高,减少浅表静脉血,提高预防效果。

(五)预防外伤

除上述各项预防措施外,还应注意保护下肢皮肤。长久站立工作,使下肢负重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使下肢血管、肌肉及皮肤营养不良。如若皮肤破损,极易感染皮下组织及血管,破坏血管正常结构,增加了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

(六)注意锻炼,强身健体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下肢静脉营养充足,增强静脉壁弹性,提高静脉回血功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其中游泳是防治静脉曲张的最佳运动方式。因游泳时,机体压力得到减轻,而水的压力则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亦提倡每日坚持快速步行锻炼,每次15min,每日可步行4~5次。快速步行时,可充分锻炼腓肠肌,使其收缩加强,挤压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并使血管壁的新陈代谢增强,有利于血管维持弹性,保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于患有先天性下肢静脉异常的医护人员,更应通过加强身体锻炼来弥补先天不足,增强局部血管壁的弹性,以及下肢肌肉的收缩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七)注意孕期及哺乳期保健

护理工作者在怀孕期间,由于腹压增大,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较平时更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因此,要注意采取适当措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不宜久坐,可适当在室内或室外散步,并建议用热水擦揉下肢。并可用适当力度,自下而上按摩下肢,双腿交替,不得逆向按摩,持续按摩10min,每天1~2次。

如在妊娠期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程度较轻者可使用弹力袜来预防该病的进一步发展。一般使用的压力为20~30mmHg(2.6~4Kpa)。如静脉曲张没有发展到大腿,通常于膝关节以下使用,即可达到满意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同时亦应注意,分娩后体重多会有所增加,此时,应注意锻炼,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度肥胖。因为过度肥胖不但影响血液回流,还会增加双腿、双脚的压力。据有关报道,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八)加强腿部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腿部锻炼,尤其要注意锻炼小腿肌肉。因为小腿肌肉是个辅助血泵,帮助静脉把血液泵回心脏,可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如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亦可通过增强肌肉收缩力,提高下肢静脉壁的弹性,减慢静脉曲张的发展。患病医护人员可选择骑脚踏车、步行和游泳等方式来强化小腿肌肉。活动方式、方法及强度要适宜,根据个人自身情况选择。不提倡进行剧烈运动,如长距离快跑,这会增加下肢的负重,不能起到很好地锻炼腿部肌肉的作用。提倡每天坚持做仰卧屈腿、仰卧伸腿等简单动作,锻炼下肢肌肉。该方法简单,不需要辅助器械,同时活动强度不大,一般不会导致下肢超负荷运动。长期坚持,会有明显效果。也可定期做向心性按摩,减轻下肢肌肉的疲劳,促进血液回流。该方法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来实施。另外,在介绍一种运动操,以供参考。具体方法。

1.站立位,两脚并拢。双手叉腰,提踵,下蹲,重复10~15次,自然呼吸,练习节奏由慢至快,重复次数逐渐递增。

2.站立位,两脚并拢。单腿屈膝抬高,双手胸前抱膝,双侧各重复10~15次,自然呼吸。

3.站立位,两脚并拢。挺胸,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前做踢腿运动,各重复10~15次,自然呼吸。

4.站立位,两脚并拢。双手屈肘与腰同高,掌心向下,双脚交替上抬,两膝力求触及掌心(上身不可后仰),两侧各重复10~15次,自然呼吸。

5.站立位,两脚并拢。双手扶椅背或物体,用双脚尖支撑身体做上下踮动。重复10~15次,自然呼吸。

6.两脚并立,挺胸,两上肢向上伸直,上身前屈,两手指触地4次,然后还原,重复5~8次,自然呼吸。

7.两腿自然站立,高抬腿来回走动1~2min,同时,两臂交替向前、向后做画圈动作。自然呼吸。护理工作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练习该运动操,以不超过机体下肢运动负荷为宜。可连续练习各个步骤,也可单独练习其中一个步骤。长期坚持,可增加下肢肌肉抵抗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九)采用适当工作方法,降低下肢负荷

要正确地运用人体力学的原理来指导工作,在搬运重物时、物品移动时、当拉动和移动重物或患者时,尽量用全身转动,避免用躯干转动,以免不均等的肌肉张力造成正常的重力线的改变。科学地收缩和放松肌肉。同时,医院的职能部门如护理部,要开展全面的和互动的员工培训,如培训员工理解和熟悉有关患者提举和搬运的政策和制度,对新员工和轮转实习员工均要进行轮训。做好搬运重物的培训教育,教会她们应用力学原理去完成工作,并学会主动休息,生活作息有规律,夜班或较大工作量后,应及时休息,不应是感觉劳累后休息。并提倡护士重视自我保健意识的养成或不断提高。

(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患病医护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如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刺激下肢。上下班期间,注意膝部保暖等。多食芹菜等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亦提倡多食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清淡食品,如丝瓜、苦瓜、冬瓜、黄瓜、番茄、白菜、白萝卜、鸭肉、鹅肉等。介绍一种饮食调理法,以供参考。具体方法:薏苡仁50g,赤小豆50g,煮粥,1次/d,可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已发生轻度的下肢静脉曲张,应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羊肉、辣椒等食品。

(十一)增强血管张力

可通过坚持做血管保健操,增强血管张力,降低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概率。如已发生静脉曲张病变,亦可通过锻炼,改善病理过程,延缓静脉曲张的发展。因此,再介绍几种保健操,以供参考。

1.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双手对下肢由下而上,反复进行拍打,力量以能耐受为宜,每次15min,每日数次。长期坚持,可有明显疗效。

2.护理工作者可于每日晨起和晚睡前取仰卧位,双下肢抬高3~5min后取坐姿,双下肢下垂15min,重复2次。长期坚持即可增强血管张力。

3.该运动操共分为10节。

(1)膝伸屈运动 取仰卧位,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膝关节依次微抬起,放下,做屈张练习。左右腿分别各做6~8次。

(2)抬腿运动 取仰卧位,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并拢,依次抬起成45°,各进行4~5次。

(3)分腿运动 取仰卧位,双腿绷直,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在缓缓吸气的同时,尽可能地向两侧分腿。呼气,并拢双腿。反复4~6次。屈曲双腿,膝盖尽可能分向两侧,后再并拢,伸直双腿,回复为准备动作。如此进行6~8次。

(4)腿上运动取仰卧位,双腿绷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举起右腿,于空中停留数秒后,放下。左腿重复,交替进行4~6次。

(5)摆动腿运动 取仰卧位,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绷直,依次上举,左右摆动;抬起双腿,前后摆动。各进行4~5次。

(6)侧分腿运动 取仰卧位,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绷直,左右依次最大幅度的侧分腿,腿勿抬起,各进行4~6次。

(7)腿侧圆周运动 取仰卧位,双手掌心朝上枕于头下,双腿绷直。抬左腿,于空中做圆周运动,后抬右腿,同上。做8~10次。

(8)侧抬腿运动 取右侧位,右手枕于头下,左臂沿躯干伸展,左腿伸直,向上抬起6~8次。再取左侧位,重复动作。

(9)膝侧后摆运动 取左侧位,左手枕于头下,右臂沿躯干伸展。右腿屈曲,膝盖向腹部贴近,后再伸直,用力后摆,如此反复6~8次。身体转取右侧位,重复上述动作。

(10)侧踢腿运动 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用力前踢,再用力后摆,身体屈曲,如此反复6~8次。反方向换腿,重复动作。以上运动,每日练习1~2次,完成后取仰卧位,将手置于腹部,深吸气收腹,呼气放松,反复进行2~4次。长期坚持,可取得明显疗效。

(十二)定期体检

患病医护人员应注意定期体检,以及早发现病症,早期治疗。对于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护士,更应注意定期检查,及早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病情迅速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