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髓炎脓肿需要怎样治疗

骨髓炎脓肿需要怎样治疗

时间:2022-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等骨组织的炎症。②干骺端病灶直接扩散至骨髓腔,引发弥漫性骨髓炎,或骨膜下脓肿经骨小管蔓延至骨髓腔,同时骨膜下脓肿破裂后,引发软组织感染或形成窦道。③干骺端脓肿穿入关节,继发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本病起病急骤,有寒战,继而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脓毒血症状。②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以维持3~4周。

第三节 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等骨组织的炎症。按病程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按感染途径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外源性骨髓炎和创伤性骨髓炎,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骨质破坏、骨骼吸收和死骨形成,同时出现反应性骨质增生。早期,以骨质破坏和坏死为主,晚期,以新生骨形成为主。致病菌从人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进入血流,儿童长管状骨干骺端血管网丰富,血流缓慢,致病菌易于滞留。此处靠近关节,易受损伤,使局部抵抗力下降,故胫骨、股骨、肱骨的干骺端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脓肿后,可通过3条途径扩散蔓延:①穿破骨密质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剥离骨膜及骨组织感染造成骨缺血坏死。②干骺端病灶直接扩散至骨髓腔,引发弥漫性骨髓炎,或骨膜下脓肿经骨小管蔓延至骨髓腔,同时骨膜下脓肿破裂后,引发软组织感染或形成窦道。③干骺端脓肿穿入关节,继发化脓性关节炎。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病人发病前,身体其他部位有无疖、痈、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存在;发病前,有无局部损伤及感冒等全身抵抗力下降的病史;了解病人的生活条件及卫生状况。

2.身体状况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本病起病急骤,有寒战,继而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脓毒血症状。儿童可有烦躁不宁、呕吐与惊厥。重者有昏迷与感染性休克。

①早期,只有患区剧痛,患肢呈半屈曲状,周围肌群痉挛,因疼痛抗拒作主动与被动运动。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不明显。数天后局部出现水肿,压痛更加明显,说明该处已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疼痛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都更加明显。

②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以维持3~4周。脓肿穿破后,疼痛即刻缓解,体温逐渐下降。脓肿穿破后形成窦道,病变转入慢性阶段。

(2)慢性骨髓炎:在病变不活动阶段,可以无症状,骨失去原有的形态,患肢增粗变形,缩短畸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窦道口肉芽组织突起,常有脓液、死骨片流出。

急性发作约数月、数年一次。一般由于体质弱或身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诱发,表现为发热,患肢疼痛,局部软组织红、肿、热及压痛,窦道口排出脓液和死骨片。

3.心理-社会状况 儿童病人因疾病疼痛的折磨、活动受限及学习中断而影响病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病儿亲属会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产生焦虑和担心;慢性骨髓炎因病程长,反复发作,行动不便以及对预后的担心,常会使病儿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液检查:急性期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

②细菌学检查: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排出脓液亦应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供治疗时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检查:早期变现不明显。发病2周后,X线片上出现干骺端有散在的虫蚀样骨质破坏,向骨髓腔蔓延,骨密质变薄,并依次出现内层和外层不规则改变,可见死骨形成。

②CT检查:可以较早发现骨膜下脓肿。

(3)局部分层穿刺:抽出混浊液体或血性液体,可作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若图片中发现多是脓细胞或细菌,可以明确诊断。

护理评估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急性化脓性感染有关

2.疼痛 与炎症刺激及骨髓腔内压力增高有关。

3.躯体活动障碍 与疼痛及患肢制动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与骨质的破坏导致病理性骨折有关。

5.焦虑 与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6.潜在并发症 如病理性骨折、脓毒血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卧床休息,局部用皮肤牵引或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搬动肢体时,应协助支托上、下关节,动作轻柔,以防诱发病理性骨折,床上安置护架,避免棉被直接压迫患处。术后根据麻醉需要,安置体位。

(2)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富含纤维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高热期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手术晨禁饮和禁食。

(3)其他:降温、输液,同时加强生活护理。

2.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红、肿范围变化,了解治疗效果;观察是否出现病理性骨折;观察并记录引流液及灌洗液的多少、性状;观察有无抗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3.治疗配合

(1)控制体温: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控制感染:遵医嘱选用敏感而有效的抗菌药物。体温正常后,应继续使用抗菌药物3周,以巩固疗效。

(3)全身支持:遵医嘱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遵医嘱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或血浆,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4)缓解疼痛:制动;抬高患肢,保护患肢,尽量减少物理刺激,搬动病人时动作轻柔;床上安置护架,避免棉被直接压迫患处,加重疼痛;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5)闭式灌洗引流的护理:在骨髓腔内放置2根引流管,作连续冲洗与吸引,关闭切口。至于高处的引流管以1 500~2 000ml抗菌药物溶液作连续24小时滴注;置于低位的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瓶。引流管放置3周,或至体温下降,引流液连续3次培养阴性,即可拔除引流管。

4.心理护理 应关心病人及其亲属,尤其是小儿更需要同情和关爱。骨髓炎的脓性引流液,常因有恶臭味使病人自尊受损,耐心向病人解释,同时做到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清新剂减少病人不安。

小贴士

8岁男孩,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已3个月,胫骨中上段有4cm长整段死骨,周围少许包壳,有瘘道流脓,近三日脓少,发热39℃,局部红肿。请你思考该病人发病的病因,如何进行治疗配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1)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复发。

(2)慢性骨髓炎易复发,出院后应注意自我观察,定期复诊。

(3)告知病人每天进行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及关节的被动活动或主动活动,避免患肢功能障碍。

(4)指导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材,减轻患肢负重,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