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医·导师·我

上医·导师·我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导师王正敏教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准备,上医多次组织专家把关和预演,我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首批入选“百人计划”,并且排名较前。进入“百人计划”后,医院多次出面做原单位工作,并通过卫生部领导协调,终于将我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调入眼耳鼻喉科医院。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主持和参与的科研成果有多项获奖,2005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

上医·导师·我

迟放鲁

我是1994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作为博士研究生,有幸在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国际著名耳鼻喉科专家王正敏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工作3年,1997年毕业并留在医院工作已10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上医、医院的培养和导师王正敏院士的教诲下取得的。我的切身感受,上海医科大学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高地,有一大批像王正敏教授那样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提携后辈的人梯精神,使得今天的不少学科仍以拥有良好学术梯队的活力居于国内学术领先地位。

作为王正敏院士的学生,我有幸经常聆听导师谈起医院的传统。耳鼻咽喉科有非常骄傲的历史,有一级教授胡懋廉,二级教授王鹏万,三级教授吴学愚。他们培养了黄鹤年教授、王正敏院士等一批杰出的专家。我曾目睹了王正敏院士和他的同事们对王鹏万教授、吴学愚教授和黄鹤年教授的尊重。我也曾听到王正敏院士当年在瑞士勤奋学习的感人事迹。当时他已40岁,一次他发热40度仍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疲劳的他在回宿舍的路上花一个小时走了平时10分钟的路程。这样的氛围深深地在我的经历中留下了烙印,成为我尊师、勤奋的动力。

1997年7月毕业时,导师向医院推荐,决定将我留院工作。由于我是定向培养研究生,原单位有阻力,导师再次向医院表明用他的经费给我原单位作出必要的补偿,使我暂时留在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1997年年底,医院考虑到学科建设的需要和我的自身条件,交给我一项艰巨而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打擂台争取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百人计划”。对我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心里的压力无疑很大。在导师王正敏教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准备,上医多次组织专家把关和预演,我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首批入选“百人计划”,并且排名较前。进入“百人计划”后,医院多次出面做原单位工作,并通过卫生部领导协调,终于将我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调入眼耳鼻喉科医院。

医院对“百人计划”的实施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素质培养,二是能力培养,三是学术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导师王正敏教授的师德,感受到全科各位老师的热情和支持。1998年我担任科副主任,王正敏教授对我提出了要求:到各个病房轮转,要熟悉全科的工作流程,需要掌握全科各种手术和常规操作,工作要让全科医师认可。经过一年的轮转,我基本上达到了要求。这一年的轮转对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有了良好的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王正敏教授向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和掌握耳显微外科和耳神经外科。

按照王教授的安排,根据“理论学习—观摩手术—解剖训练—手术操作”的循环步骤,我逐步掌握了耳显微外科的基本手术。两年后按培养计划,王正敏教授对我进行了高难度手术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对只能单人操作的手术如小窗技术人工镫骨植入术、面神经减压术、内淋巴囊减压术、视神经减压术,每次新手术前都认真把关,术中多次上台指导。并多次亲自坐在助手位上,让我主刀前颅底、侧颅底手术(如颞骨切除等复杂手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我独立进行每一个新手术时,导师总是在术中指导2—3次。每一个新手术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至今我只要一有空,都会去观摩王正敏院士的手术,从中不断吸取营养。为了让我业务上达到新的高度,2004年导师将我送到国外学习,学会不同流派和风格的手术。数十年来王正敏院士非常关注他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今年他又计划送我去他的导师、国际顶尖的耳神经颅底外科先驱U.Fisch处学习。作为王正敏院士的学生和他的助手,我业务上每前进一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个成功都会得到导师欣慰的赞许。

经过业务上的培养和医疗、行政工作的锻炼,我在耳鼻喉科中青年医师中最先破格担任硕士生导师,最先破格晋升教授,最先破格担任博士生导师。及时补充了当时由于大批导师退休造成学科内研究生导师空缺的状况,也因此成为两校合并前上医的最后一批博士生导师。我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科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耳鼻喉咽科杂志》等6本杂志编委,《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副主编,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职称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归国人员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王正敏教授一直鼓励我要在学术上独立发展,不能只做一个开刀匠。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耳鼻喉科学者,医、教、研需要全面发展。记得一年春节放假前,王正敏教授专门将我找去,嘱咐春节不能只休息,要利用这个机会多想一想课题的事。在导师的鞭策下,至今我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休息时间就查阅资料,准备课题,撰写论文,以至成了乐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主持和参与的科研成果有多项获奖,2005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

5年前的一天早晨,王正敏院士找我谈话,为了学科的发展,个人学术的发展不能将眼光只盯在国内,要向国际发展。他交代了一个特殊任务,为了“211工程”二期项目,要在3年内组织学科的科研项目,要发表SCI收录的论文6篇,从此我将科研的目标定位于国际水平。目前,我已经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共同发表的论文也有8篇。还主编了《面神经疾病》、《临床听觉生理学》两本专著,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

我的每一进步都与上医、医院的培养和导师长期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现在我担任了医疗副院长,耳神经颅底外科主任,上海市听觉医学临床中心副主任。我始终体验到上医的优良传统:严谨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竞争机制,因此能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眼耳鼻喉科医院始终传承了上医的优良传统,对人才培养有好的方针政策,有留得住人才的工作条件,既拥有像王正敏院士这样一流的导师,又拥有大量的中青年人才储备,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样的条件,就能够培养出学科发展需要的后续力量,而我个人的经历,只是众多中青年医师中的一个缩影。

在纪念上医创建8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上海医科大学辛勤培养中青年专家的各位前辈和导师,感谢我的恩师——王正敏院士。

作者迟放鲁,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教授。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