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伤风芽胞梭菌

破伤风芽胞梭菌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破伤风芽胞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其主要致病物质是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只在入侵局部繁殖,不向周围及血流扩散。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咀嚼肌痉挛引起牙关禁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即可诊断,特殊需要时才进行细菌学检查。3.毒力试验微生物学检验同时用培养滤液做小白鼠毒力试验和保护性试验。

一、破伤风芽胞梭菌

(一)临床意义

破伤风芽胞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其主要致病物质是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为神经毒素,对脑干和脊髓灰质有高度亲和力,能与抑制性突触前膜的神经节苷脂结合,阻止抑制性介质的释放,使运动神经元抑制解除,持续兴奋,而使所支配的骨骼肌发生痉挛。

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只在入侵局部繁殖,不向周围及血流扩散。伤口的厌氧微环境是此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伤口窄而深,混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因素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缺氧,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产生外毒素而致病。患者典型的症状是咀嚼肌痉挛导致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痉挛,继而颈部、背部、肢体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身体呈角弓反张,肋间肌及膈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本菌为革兰阳性细长杆菌,长2~18μm,宽0.5~1.7μm。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宽于菌体,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细菌呈鼓槌状,为本菌的特征之一。初期培养物为革兰阳性;培养48 h后,尤其是芽胞形成后,细菌易转为革兰阴性。

2.培养特性 和生化反应专性厌氧,在血平板上可呈扩散生长,菌落直径2~4 mm、半透明、灰白色、边缘疏松似羽毛状,伴有狭窄的β溶血。一般不发酵糖类,明胶液化试验阳性,硫化氢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阳性,不能还原硝酸盐

3.抵抗力 本菌芽胞抵抗力甚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煮沸100℃1 h,干热150℃1 h,方可杀灭。

(三)微生物学检验

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咀嚼肌痉挛引起牙关禁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即可诊断,特殊需要时才进行细菌学检查。

1.显微镜检查取可疑病灶处脓汁或坏死组织,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见典型的一端有圆形芽胞呈鼓槌状形态的革兰阳性杆菌,可初步报告结果。

2.厌氧培养标本接种庖肉培养基,75~85℃水浴加热,杀灭其他杂菌,芽胞依然存活,35~37℃培养2~4 d,有生长后转种至新鲜血平板作厌氧培养。

3.毒力试验微生物学检验同时用培养滤液做小白鼠毒力试验和保护性试验。毒力试验和保护性试验均阳性,则证明培养滤液中有破伤风毒素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