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癍疹余毒之病

癍疹余毒之病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愈后或有疽病疮者,是皆余毒尚在。 本段论斑疹余毒之病。从本部分所述“七日齐,七日盛,七日谢,三七二十一日而愈”与“愈后或有疽病疮”的临床特点以及所论病机来看,可资证明。古代医家多认为痘疮为“子在母胎受三秽液毒,停蓄脏腑,皆太阴湿土壅滞,君、相二火之所作”。这一经常引起失明的痘疹目病的病机为寒水逆流,火毒炽盛,斑疹余毒上损于目。

十七、癍疹余毒之病

【原文】 东垣李明之曰:“诸癍疹皆从寒水逆流而作也。”子之初生也,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呼吸者阳也,而动作生焉;饥食母血,渴饮母血,饮食者阴也,而形质生焉。阴具阳足,十月而降,口中恶血,因啼即下,却归男子生精之所、女子结胎之处,命宗所谓玄牝玄关者也。此血僻伏而不时发,或因乳食内伤,或因湿热下溜,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僻伏者,乃为所发。初则膀胱壬水挟脊逆流,而克小肠丙火,故颈项以上先见也;次则肾经癸水又克心火,故胸腹以上次见也;终则二火炽盛,反制寒水,故胸腹以下后见也。至此则五脏六腑皆病也。七日齐,七日盛,七日谢,三七二十一日而愈者,七日为火数故也。愈后或有疽病疮者,是皆余毒尚在。今其病目者亦然,与风热不制之病,稍同而异……

【阐释】 本段论斑疹余毒之病。所指斑疹应为痘疹。从本部分所述“七日齐,七日盛,七日谢,三七二十一日而愈”与“愈后或有疽病疮”的临床特点以及所论病机来看,可资证明。古代医家多认为痘疮为“子在母胎受三秽液毒,停蓄脏腑,皆太阴湿土壅滞,君、相二火之所作”(《明医指掌》)。本文也论为胎儿生降时,胎中“恶血”,下归僻伏玄关,“或因乳食内伤,或因湿热下溜,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僻伏者,乃为所发。”由于解放后天花疫苗的运用,痘疮(天花)在我国已经绝迹,但在古代,痘疮一病为害甚烈,常至损目失明。这一经常引起失明的痘疹目病的病机为寒水逆流,火毒炽盛,斑疹余毒上损于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