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育的减少或者不生育,青年人口比例的减少加剧了家庭在对老年人照料和财政方面的压力。针对社会多元化的转变,老年人的家庭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观念所不曾预料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唯一要做的养老措施就是生个儿子,让子嗣继承家族血脉,同时聚族而居的中国人在家族中被养老送终。不少老年人逐渐感觉到不被社会所重视。遗憾的是,即便在家庭里,老年人也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
老年人的家庭社会环境_心理疏导技术

1.家庭生命周期的延长和多样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家庭生命周期也逐渐延长并且越来越多样化。新技术延长了寿命,也拉长了死亡的过程。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家庭正在增加,其平衡的家庭资源和每个成员的需求变得越发复杂。由于更少的青年人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经受考验和威胁,从而可能引发更多的不安全感和家庭代际之间的关系紧张。“老年早期”的退休人群,尽管他们的资源快速减少,但仍然需要照顾他们“老年晚期”的父母。生育的减少或者不生育,青年人口比例的减少加剧了家庭在对老年人照料和财政方面的压力。这些都给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同时,由于离异再婚、单身、不生育以及同性恋等原因造成的婚姻变化,带来老年家庭多样化趋势十分明显。一生两到三次婚姻,短期同居或单身生活变得越来越普遍,这造成晚年更加复杂的家庭生活网络。另外,和老龄化有关的家庭和社会时间进程也正在变得更加灵活。在一些人成为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刚刚成为父母。受孕技术的改进,让很多女性中年生育;一些再婚的男性,在其晚年可能与比他年轻许多的女性组成新的家庭。

针对社会多元化的转变,老年人的家庭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我们对于家庭的观念应该扩展至一个更长更多样化的生命周期。这种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观念所不曾预料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而族群居住快速消退的今天,家庭不仅仅在提供照料方面变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是价值感、情感联结和晚年自尊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特殊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中,老年人不存在养老的担忧。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唯一要做的养老措施就是生个儿子,让子嗣继承家族血脉,同时聚族而居的中国人在家族中被养老送终。这是最符合人类生命情感本真的方式。为养老担忧,害怕老去,这是中国以往历史时期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不少家庭在为养老问题发愁。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和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有一个发展。这个发展路径是怎样的,可能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另作专题讨论。

2.老年歧视和老年恐惧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还不能欣然面对年老带来的挑战,也没有看到成熟带来的机遇。我们这种恐惧老年的文化,是用害怕和悲观的眼光将老化看成衰退的标志。人类发展过程的轨迹理论将生命早期描绘成上升的部分,人们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获得更多的成就;而将老年时期看成是绝对的退化、衰竭和丧失的过程,这条下坡路会一直走到死亡为止。社会对老年的刻板印象普遍是古板、僵化、衰弱和无趣,不仅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是个大包袱。在一个崇尚年轻的社会中,我们紧紧抓住青春,试图重新体验青春,面对老化,我们不是恐惧就是否认。

生物医学的观点普遍将老年期病理化,集中于讨论疾病及其治疗。临床上有关老年的文献大量集中在论述疾病、残疾和功能衰退上,而忽略了成熟带来的正面改变。对于超过65岁的人群,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除了提示我们——他们在心理疾病上的易感性,尤其是脑部器质性的病变和功能紊乱(如抑郁、焦虑和妄想症状)之外,很少给予其他方面的关注。

西方对于家庭持悲观看法的人认为: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家人,或者家人至多会和他们保持偶尔的、出于义务的接触;孩子成年以后并不关心他们的父母,而是把他们扔在各种福利机构里。也就是说,从中国人的眼光看去,这些老人其实已经失去了家庭。这种状况引起西方心理和社会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发现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家庭关系在老年生活中仍然有重要的作用。与老年人应该生活在老年社区和养老机构中的刻板印象相反的是,那些被家人所爱的老人在家庭中得到了最多的照顾、心理支持和社会交往机会。在美国,尽管大部分老年人和他们的成年子女更愿意分开居住,但是他们仍然保持频繁的联系以及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和支持,这种方式被描述为“远距离亲密”。研究发现:社会接触和支持与长寿有很高的相关。那些经常有朋友和家人拜访并且保持着相对稳定和多样化人际关系网络的老年人,比那些拥有较少亲属和社会资源的老年人活得更长。

对老年人和他们家庭负面的刻板印象,导致临床实践者也抱有悲观的假设:他们没有年轻人有趣,对于治疗的投资很少,而且也固执得难以改变。在临床上,对老年人的治疗总是以照顾和管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治疗为目标,功能性的问题可能被认为是老化和衰退所伴随的自然而然不可逆转的后果。临床工作者会和善地拍拍他们的手,给他们开点药,或者期待他们能够适应那些为年轻人设置的项目。到上个世纪末,学界有关老年人和晚年家庭的文献数量非常少,最近十年稍微多了些,马上又被全球化的经济衰退声音覆盖。在人人担心失业的时候,谁还会去关心研究“正常地老去”呢?这是一种对老年人的刻板歧视和恐惧,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相信,心理学界津津乐道的家庭治疗所关注的仍然是“长大成人”的问题而非“成功老化”的问题。

【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强劲的经济增长奇迹,给了中国人民一个繁荣的生活景象,老年人得到从政府到民间的广泛重视。倒是学术界晚了一步,在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至今还停留在西方上个世界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水平,存在着浅薄和盲从的隐忧。

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还带来老年人“被边缘化”倾向。随着退休的到来,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然而然退出了社会功能核心领域。不少老年人逐渐感觉到不被社会所重视。人们目光所聚的社会热点中,鲜有关于老年人的话题,老年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边缘化了。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其中有不少老年人为了求证自己的价值,一直在和社会做不懈的抗衡,实际上是在和自己抗衡,这实在得不偿失。遗憾的是,即便在家庭里,老年人也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这是一个庞大的被有意无意逐渐边缘化的人群,对他们来说,真正的适应困难不仅有生理上的功能退化和生活料理上的重新安排,更在于适应“被边缘化”所带来的心理变化。

* 讨论:你对中国下一轮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什么样的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