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术安全管理

手术安全管理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患者电脑打印单或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并核查手圈。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放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第六节 手术安全管理

一、安全防护制度

1.防止接错患者

(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患者电脑打印单或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并核查手圈。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需送到指定手术间,由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巡回护士第三次核对以上各项。

2.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于观察和保护患者;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摔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伤撞伤,必要时上约束带。

(4)经常检查交换车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3.防治手术部位错误

(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以及疝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4.防止用错药

(1)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并会同另一人核对浓度、剂量方可使用。

(2)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

(3)用过的空药瓶,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备查对。

(4)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事先问明剂量再加药。

(5)器械台上应有盛局麻的专用杯,以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6)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要复诵一遍,并及时记录。

5.防止输错血

(1)巡回护士负责取血,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液。

(2)取血前,核对医嘱与术前血型报告单是否一致,防止取错血。

(3)严格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保存期,做到巡回护士取血时自查,输血前与麻醉医生共查,输血后再次查对。

(4)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及时发现异常。

(5)输血后储血袋送回病室集中处理。

6.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为40~50℃。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一层毛毯或薄被,放好后应经常检查。

(2)使用电刀时,应将电极板放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要正确接好电源(使用电刀时,避免使用酒精等易燃物品)。

(3)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皮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干燥和平整,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7.防止创口感染

(1)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2)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

(3)手术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操作规程,发现时应立即纠正。

(4)凡耐高温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否则,改用低温蒸汽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液浸泡,特殊情况下需采用浸泡消毒时,严格按使用说明执行,每次消毒应在盒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5)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

(6)手术进行中若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盒内。

(7)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有条件时,应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不可同时在一个手术间施行无菌、污染两种手术。

(8)加强手术技能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过6h,手术切口周围应加盖无菌巾。

(9)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应从污染通道离开限制区,否则,必须彻底淋浴,更衣,更鞋,戴口罩、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8.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1)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侧灯勿靠近麻醉机、氧气筒。

(2)若使用电动气钻、骨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

(3)氧气瓶口、压力表上应防油、防火,不可缠绕胶布或存放在高温处,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保持瓶内压力在490kPa以上。

(4)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手术间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

(5)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9.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再次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发现配件不齐,及时通知巡回护士进行登记或更换,若已损坏,应交巡回护士撤出。

(3)实施重大、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

(4)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5)手术时应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器械包以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用后应及时包好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应备快速高压蒸汽灭菌锅。

(6)每年应进行器械大保养及检修1次。

10.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1)严格掌握禁忌证,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使用驱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使用前应检查驱血带、显示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3)缚止血带部位位于上臂上1/3,大腿上2/3处,缚带时,皮肤表面垫一块布巾,缚毕用绷带固定,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4)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300mmHg),下肢为80kPa(600mmHg),小儿上肢为30kPa(225mmHg),下肢为40kPa(300mmHg),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当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力5~10kPa(35~75mmHg)为宜。

(5)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时限1h,最长不超过1.5h,每次间歇5~10min,使用中,每15min检查一次压力指数,及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放气时应缓慢。

11.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1)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放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体位固定时上肢外展小于9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

(3)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治神经损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min检查一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

12.妥善处理手术标本

(1)器械护士应将所取下的标本放于干燥的小杯或碗内,必要时用丝线结扎或钳子夹持作为标记,妥善放在器械台上。

(2)冰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干燥容器中,贴上标签,写明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

(3)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将标本放入固定液的容器中,贴上标签,标本登记逐项内容,连同医生填写的病理检查单,核对无误后放在指定位置。

(4)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标本送检,送检前分别由值班护士、送检员再次核对标本容器上的标签与病理检查单,以及标本送检登记本上所填各项内容是否相符,无误后将三者放置一处送检。

(5)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6)所有病理送检单、病理结果报告单、标本盛器标签以及标本送检登记本,都必须字迹工整,项目齐全,病理诊断报告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