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防治与护理原则

的防治与护理原则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血是DIC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者伤口或注射部位渗血,皮肤黏膜出现淤斑,重者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如呕血、便血等。因此,护理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性检查与治疗。3P试验全称为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因英文三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均为P,故称为3P试验。此种不需要凝血酶的“凝固”现象,称为“副凝”。正常人因无FDP的存在,所以3P试验是阴性的。患者陈某,女,30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第五节 DIC的防治与护理原则

一、密切观察病情

在临床工作中对容易发生DIC的疾病或情况如感染性或创伤性休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晚期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异型输血等,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和尿量,严密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情况,如有可疑必须及时做好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并及早治疗。

二、出血的护理

出血是DIC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者伤口或注射部位渗血,皮肤黏膜出现淤斑,重者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如呕血、便血等。因此,护理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性检查与治疗。静脉注射时,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争取一针见血,操作后用干棉球压迫穿刺部位5min。

知识链接

3P试验

3P试验全称为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因英文三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均为P,故称为3P试验。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患者血浆中存在大量FDP,其中X碎片能与纤维蛋白单体(FM)结合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X-FM),从而阻断了FM之间的聚集。当这种血浆在体外试验时加入硫酸鱼精蛋白后,可使X-FM解离,游离的FM重新发生聚集,血浆自动凝固,形成絮状沉淀物。此种不需要凝血酶的“凝固”现象,称为“副凝”。因此,根据血浆絮状沉淀物的多少,可记作3P试验“+~+++”,表明X-FM的多少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程度。正常人因无FDP的存在,所以3P试验是阴性的。

能力检测

1.名词解释: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引起DIC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3.DIC的起始环节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4.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DIC患者出血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6.DIC与休克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7.病例分析

患者陈某,女,30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体格检查:患者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有血尿,血压80/50mmHg(10.64/6.65kPa),脉搏93次/分、脉细数,尿少。

实验室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血红蛋白68g/L(110~150g/L),红细胞2.5×1012/L((3.5~5.0)×10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2×109/L((100~300)×109/L),纤维蛋白原1.6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1.5s(12~14s),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为阳性(阴性),尿蛋白+++,红细胞++。4h后复查血小板计数为72×109/L,纤维蛋白原为1.58g/L。试问:

(1)该患者发生DIC的机制是什么?诱发因素是什么?

(2)哪些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可确立DIC的诊断?

(3)患者属于DIC哪个时期?

(杨少芬 申 力)

参考文献

[1]步宏.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唐忠辉,许娟娟.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4]王斌,陈命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