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密斋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万密斋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氏名全,字密斋,为明代著名的临证医学家。本文仅就《万密斋医学全书》的基本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不揣简陋,以呈管见,冀希垂教于明哲。万氏三世业医,均以幼科闻名于世。万氏所创小儿发病“三因”学说,对小儿保健及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对新生儿断脐、拭口、预防脐风,及小儿喂养、疾病的预防、护理等各方面,均有精辟论述。

万密斋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邵金阶

万氏名全,字密斋,为明代著名的临证医学家。万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治学严谨,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立论“本之《素》、《难》,求之《脉经》,考之《本草》,参之长沙、河间、东垣、丹溪诸家之书,抽关启钥,探玄钩隐,颇得其趣”,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医疗风格和学术特色。他精通内、外、妇、儿等科,对儿科、妇科造诣尤深。《万氏家谱》记载:“密斋先生以廪生业岐黄术,活人甚众,著书数十卷,收入《四库》,颁行天下。”本文仅就《万密斋医学全书》的基本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不揣简陋,以呈管见,冀希垂教于明哲。

一、儿科世家,一代巨匠

万氏三世业医,均以幼科闻名于世。万氏秉承家学,续发秘旨,著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幼科指南》等儿科专著,对小儿的生理特点、病理机制、疾病的治疗与预防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创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说

万氏受钱乙的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不足”及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启迪,创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说,进一步揭示了小儿的五脏生理特点,并成为儿科脏腑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五脏有余不足: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万氏在《育婴秘诀》中指出:“肝常有余,肝属木,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春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常有余”;“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此二有余,指出小儿好比草木方萌,蒸蒸日上,脏腑功能日趋完善、成熟,另一方面说明小儿的病理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容易感受病邪而发高热,邪陷心包,则惊悸、昏迷,引动肝风则抽搐,因为肝生风属木,心主惊属火,故肝风心火相交煽动,在临床上出现壮热、惊搐、神昏,甚则角弓反张等心火肝风有余之病。

万氏说:“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欲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又指出“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万全所说的“本脏之气”,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的脾胃生理状态。诚如《育婴家秘》中所云:“此所谓有余不足者,非经之虚实之谓也。”这种对小儿“脾常不足”的认识,为小儿喂养和临床上小儿脾胃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肺主气而司呼吸,外合皮毛,由于小儿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故感冒、咳喘等病为儿科所常见。“肾之虚,此父母有生之后,胎禀不足之谓也”。又曰“小儿诸虚不足,胎禀质弱者,皆肾之本脏病也”。万氏阐明肾主虚,胎禀不足的表现,多见五软、五迟、发稀、解颅等疾病。万氏的小儿五脏有余不足学说,不仅指导着临床对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也为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发展增添了新的篇章。

2.创小儿发病“三因”说

万氏认为小儿发病有“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脆弱,饮食易伤”、“体性乃纯阳”、发病“易虚易实”、筋骨柔弱、风寒易侵等到特点。首次提出小儿发病的“三因”说。即一是“衣太厚则热,太薄则冷,冷热之伤,此外因也”;二是“乳多则饱,乳少则饥,饥饱之伤,此内因也”;三是“客忤中恶,坠仆折伤,此不内外因也”。万氏还提出护养小儿的原则:“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饥,节其饮食也;寒,适其寒温也。勿令太饱太温之意。万氏所创小儿发病“三因”学说,对小儿保健及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儿科疾病重在调理脾胃

“小儿脾胃本自娇嫩。易饥易饱”,“肠胃脆弱,饮食易伤”,稍有不慎,即可发病。故万氏无论对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都十分重视顾护脾胃。他反复强调“胃气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峰起”,“故调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在《幼科发挥》一书中,特撰“调理脾胃”一门,以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所当调理”。调理之法:一是小儿“不可泛与酸寒之味,生冷肥甘之物食之”;二是“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因“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寒则伤脾(阳),偏热则伤胃(阴)。故大寒大热之剂皆慎之。攻补不可偏废,攻之太过则易伤脾胃,补之不当亦是如此”。即使是“温平温凉之药,亦不可群聚久服也”。三是“小儿久病,只以补脾胃为重,补其正气,则病自愈”。临床喜用理中汤、建中汤、异功散、肥儿丸、参苓白术散诸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要脾胃功能恢复正常,诸脏及气血以滋养,正气来复,自可无恙。又如“适寒温,以防外邪直中脾胃”亦属调理范畴。万氏还郑重告诫世人“小儿无病,不可服药,无病服药,如壁中安柱”。

4.麻、痘、惊、疳证治,独具卓见

万氏诊治麻、痘、惊、疳四证有其独到之处,他主张“治疹先从肺为主……宜用升麻葛根汤发之”,或用荆防败毒散发表透疹;出疹期间,以清热透疹为要,金银花、连翘、升麻、葛根、牛子、荆芥、防风、黄芩、黄连等为常用药;疹后伤阴,余毒未尽,咳嗽少痰,用门冬清肺汤清热止咳,以善其后;对于险恶之逆证,如“火毒内侵肺叶”,宜用甘桔汤合白虎汤加牛蒡子、黄芩、黄连、升麻等清热解毒,宣肺达郁;热毒炽盛,充斥内外,又当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合玄参生地汤或化斑汤清热凉血败毒。

痘疹亦名天花。万氏用了大量篇幅,对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均作了详细论述。将痘疹分为三期六个阶段进行治疗。发热期间应发表、透疹外达;见形、发起时,当清热解毒透邪;成实期须温补气血,兼托毒使浆易灌;收靥时则收敛为主,兼清余毒,使靥易收。并对痘后余毒、痘疮逆证一一提高出了治法与方药。

疳证的论治,万氏认为“脾胃受损,此生疳也”,且常于虚中夹有湿热积滞。若是脾虚气血俱不足为主时,以肥儿丸常服之,夹有积滞,则用养脾消积丸补气消积,攻补兼施。

万氏对急慢惊风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急惊风有三因,一是外感邪热,二是湿热宿食停滞,三是惊恐之类,如此均可生热化火,热极引动肝风,发为急惊,故急惊宜从肝治;慢惊主要是“脾胃虚损”所致,治疗当补脾健中,宜小建中汤、调元汤等方。此外,对新生儿断脐、拭口、预防脐风,及小儿喂养、疾病的预防、护理等各方面,均有精辟论述。万氏的儿科学术思想充实和丰富了儿科理论,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继宋代钱乙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二、妇科大家,独树一帜

万氏不仅以儿科世家誉满海内外,妇科亦为其所长,所撰《妇人科》和《广嗣纪要》二书,详细地论述了经、带、胎、产、妇人杂病的辨证施治及优生优育,全面地反映了万氏妇科的学术特色。

1.妇科诸疾,补脾胃为其基本法则

脾胃者,气血之本也,妇人以血用事,若罹患经、带、胎、产诸疾,必致败伤气血阴津,或脾虚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之不足,而易生“血枯,血闭及血少,色淡,过期后行,数月一行”之病。因此,万氏认为调补脾胃于妇科临床至关重要,诚如《妇人科》所云:“调经专以理气补脾胃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又说:“养胎全在脾胃,譬之钟悬于梁,梁软则钟下坠,梁断则钟下堕,故白术补脾,为安胎要药。”万氏把调补脾胃作为治疗妇科疾病的根本大法。

2.孕妇患疾,注重护胎祛邪

万氏对诊治孕妇病证强调指出:“只以和胎为本,所感外伤内伤之证,以末治之。”“胎气宜养,病气宜攻”,所以万氏治疗孕妇患病时注重安胎祛邪并举。如妊娠伤寒,“专以清热和胎为主,各随六经所见,表里之症治之,务宜谨慎,不可以常病伤寒同治,以致损胎,误其子母性命”;妊娠泄泻“以补中安胎为主,用四君子汤加白芍一钱,更分寒热治之”;妊娠痢疾,“以清热和胎,行气养血为主,虚坐努力者,防其损胎,当归黄芩汤主之”;妊娠漏胎,属正虚夹有“胎热”用增损八物汤以补益气血,保胎祛邪。万氏治疗妊娠疾患,组方用药十分讲究,选用性味平和之品,从而使邪去胎不伤。

3.产后病,补虚为主兼以行滞

妊育产后,不免气血俱损,然产妇瘀血易留滞胞宫,形成虚中夹瘀之证。因此,万氏认为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应当“大补气血行滞为主”。产后扶正,每用十全大补、八珍汤类,兼用补肾之地黄丸等。理气行血,常选用酒炒当归、赤芍、川芎、香附、五灵脂、蒲黄、益母草等药,尤擅用四物汤,因其既能活血,又能养血,如产后恶露不止,因“产后冲任损伤,气血虚惫,旧血未尽,新血不敛,相关而下……大补气血……十全大补汤主之”,补正固本亦兼行血。瘀血明显“小腹刺痛者,四物汤加延胡、蒲黄、干姜”,补气活血,温经行滞。其他各种产后疾病,万氏亦根据“大补气血行滞”的原则组方用药。

4.倡导优生优育

《广嗣纪要》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优生优育的内容。如结婚年龄,提倡:“男三十而后娶,女子二十而后嫁。”他在“择配”篇中指出:“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血充实而交合,则交而有孕,孕而育,育而有子,坚壮强寿。”万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探古求今,对优生遗传亦有深刻认识,他认为“男女配匹,原以广嗣,厥系匪轻”,告诫人们“勿择族类,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也”。他还搜集了不少优生遗传例证。如“齐冯勤之父,自耻短陋,恐子孙类也,为子娶长大之妻,乡里有女长而陋,相言其贵,娶而生勤,长八尺,士至尚书”。

“人之初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阴阳交合,而成其身,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故万氏强调“冲力劳倦,愁闷恐惧,悲忧思怒,疾病走移,发赤面黄,酒醉食饱,病体方痊,女子行经,以上所忌,不可交合,令人虚损,耗散元气”,“非惟无子,令人夭寿”。所以“求子者,男当益其精而节其欲,使阳道常健,女养其血而平其气,使月事以时下,交相培养,有子之道也”。早在约500年前,万密斋对人类遗传与优生,有如此深刻认识,较最先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于1883年提出的优生学,早30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万氏优生学的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三、渊博多才,兼通数科

万氏除精通儿科、妇科外,对养生防病、内科杂病、外感热病、外科疾病及酒病亦有系统研究。

1.对养生学的贡献

养生防病,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宗《内经》之旨,对摄生长寿都有探讨和论述,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尚无一部完整专著。万密斋摭拾前贤精华,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融自己高龄长寿的切身体会,完成一部养生学的专著,名曰《养生四要》。《养生四要》研究了人类生命规律,阐述了衰老的因素,提出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具体措施,是一部研究养生学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著作。

2.内科杂病

万氏对内科疾病亦有较系统的研究,他吸纳了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成就,熔各家之长于一炉,著有《保命歌括》35卷。该书是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医学专著,以歌括形式对近40余种内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予以论述,内容全面,论述精辟。以“泄泻”为例:万氏根据泄泻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将“泄泻”证归纳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其实证为伤风泄、伤寒泄、伤热泄、伤湿泄、伤食泄;虚证有脾胃虚泄、肾虚泻。对泄泻的治法,万氏认为泄泻“其因每起于湿”,所以提出“治泄泻者,专以脾胃为主,分其寒、热、湿治之”。“人有脾胃素虚内伤病者,或泄泻,宜益胃汤,黄芪补胃汤主之”,“肾气若虚,则封藏不固,为病泄泻者,宜四神丸、五味子散主之”。

3.外感热病

万氏对明以前以辨治外感热病为主的《伤寒论》有较深的研究,著有《伤寒摘锦》一书,该书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具体病证为目,尽发《伤寒论》之旨意。

万氏虽没有后世所称“温病”的专著,但万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温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和治疗有较深刻的研究。其论述散见在《万密斋医学全书》中。如《保命歌括》中的“瘟疫”篇指出:“疫气之发,大则流行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并提出了许多可取的治法,如疫病“发狂谵语大便结者,宜急下之,三乙承气合黄连解毒汤”。疫病发斑,此危症也,宜升麻葛根汤合人参白虎汤主之;如不退,人参白虎合黄连解毒汤,加玄参、大青叶主之“。万氏温病的研究虽然未成体系,但在治疗以麻疹、天花等急性热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所著的《痘疹心法》和《片玉痘疹》是医学界少有的痘疹专著,也是一部论治温热疾病的著作。他对痘疹、瘟疫、四时热病从病因、诊断、论治、预防及预后均有详细论述,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已体现出温病学的雏形,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外科及酒病

《外科心法》全书12卷,108种外科疾病。万氏对外科疾病提出疮疡的诊断,要区阴阳虚实,五善七恶。疮疡的治疗,应分清未溃和已溃。未溃必疏通气血,清热拔毒,使其消散;已溃则应补益气血。调补脾胃,才能促进排脓生肌。

万氏对酒病的研究亦有心得。他说:“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阳,乃无形之物。乱性丧德,腐胁烂肠。酒之为害也大矣。“因而根据自身多年的临证经验,编撰了论治酒病的《点点经》。历代医家都认识到酒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不少酒疾方药亦散见于各医籍之中,但是论治酒病专著,尚属罕见。《点点经》中,万氏列酒门三十证,对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为后世对酒病的研究,有效地防治酒病,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外科心法》、《点点经》二书出版前均系墨本。自1983年至1986年我们在搜集、整理、校正万氏著作时,为慎重起见,组织本县专家学者与湖北科技出版社负责同志,进行反复探讨论证,确认为万氏著作才予以付样问世。出版后,得到了同行的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好评。但也有异议者,如毛德华先生在《万全生平著述考》一书中指出《外科心法》、《点点经》非万氏之作,系属伪书。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不能鱼目混珠,也不能使万氏医学著作遗失人间。我们热忱欢迎同道们认真考究,继续发掘、搜集万氏著作,使其学术弘扬光大,造福人类。

四、医坛一杰,功垂后世

万密斋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万氏潜心岐黄,心存济世,在一生的悬壶生涯中,始终遵行:“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当以天地之心为心,视人之子犹己之子,勿以势利之心易之也。如使救人之病,而有所得,此一时之利也。苟能活人之多,则一世之功也。一时之利小,一世之功大,与其积利,不如积功。”对远近求诊的病人,不论贵贱贫富,亲疏愚智,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

万氏医学理论造诣高深,临床精于辨证论治,他强调:“医贵识证,药要对症。”“凡为医者,要识脉证,审其病证,知其病之所在;诊其脉,知其病之虚实。”只有这样,才能“吐下之差,补泻之适,则十全之功,自可得也”。万密斋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其足迹遍及罗田、英山、黄冈、麻城数县,远至武昌、郧阳等地。治愈者不计其数,致其名闻遐迩。嘉靖三十七年罗田知县朱云阁、隆庆元年湖广左布政使孙应鳌都因万氏为其子治愈顽疾而赐“儒医”匾额以予褒奖。

万密斋有极其精深的医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他晚年致力于著书立说,家传秘旨与自己的学术观点、临床经验融于一体,撰写百余万字的洋洋巨著《万密斋医学全书》。该书广而不失其浮泛,博而不失其庞杂,不愧为医学之津梁,对祖国医学起到位了继承、发展、开拓创新的作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著名医学家王肯堂、张景岳、武望之、沈金鳌分别在《证治淮绳》、《景岳全书》、《济阴纲目》和《沈氏尊生》书中,都以不同的篇幅摘引了万氏的观点和有关治则。清代医学家陈复正在其辑著的《幼幼集成》一书中,万氏的麻痘专论就占其篇幅的1/3。日本、朝鲜等国的医学家汤本求真、丹波元坚、许浚分别在所著的《皇汉医学》、《杂病广要》、《东医宝鉴》书中对万氏学说都有引用。《万密斋医学全书》部分被收辑编入清代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1992年还有欧洲学者专程造访罗田县考察万密斋的情况。这些都充分说明万氏及《万密斋医学全书》在中外医学界的崇高地位。

综观万密斋一生,无论是他的医疗实践和医德,还是他的医学学术思想及著作,丰富了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对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探讨他的平生、著作及学术思想,无疑对当今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附:万氏医案,多穿插在《万密斋医学全书》各章节中,一线穿珠,以诸多病例来佐其证理法方药。如阅读原著,则有亲临之感。《万密斋医案选评》是将万氏著作中的医案搜集、整理、点评,很难全面理解万氏的学术思想。本文对万氏的著作作了简要介绍,对万氏的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一定的评价。如与医案参阅,或许对万密斋及其学术思想的认识有所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