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治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尊重以及对其人格特征的接受程度。所以,建立康复治疗关系后,康复治疗师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专业态度和理性思维,在全面了解患者人格特点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实施干预,使康复治疗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康复治疗师应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及自身条件,制订较客观的康复目标。

任务2 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

一、认识治疗关系

(一)治疗关系的概念

治疗关系是指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与治疗团队之间的关系。此关系贯穿于康复治疗活动的始终,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医院临床,还涉及家庭、社区及社会等相关领域。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伤、病、残患者在有身体功能障碍的同时,往往伴有各种心理问题,如紧张、抑郁、愤怒、自卑等。此外,患者还会因康复治疗的手段以及与康复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而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因此,营造良好的治疗关系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体验、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的前提,也是康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治疗关系的特点

康复训练具有治疗时间长且伴有康复治疗师与康复对象身体接触的特点,与其他医患关系相比较,这种密切的、特殊的治疗关系使康复患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更深、更长久,因此,康复中的治疗关系就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1)促进发展 康复治疗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发展的主体包括康复治疗对象和康复治疗师本身,发展的任务包括身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各个方面的发展。具体讲就是,康复治疗师利用专业技能、心理学知识及个人品质,与患者共同努力,帮助患者内省,借此达到改善康复治疗对象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2)移情 有焦虑、抑郁、愤怒等体验的患者,往往会把帮助自己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师当做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物,对其投入自己真正的感情,这种现象称为移情。移情有正移情和负移情之分,如患者对康复治疗师可表现出如对父亲般的尊重、对母亲般的依恋,也可表现出对待不孝顺的子女那样的愤怒。这种移情对康复治疗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应进行适当处理。

(3)共情 在康复治疗中,康复治疗师在与患者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痛苦体验有“共情”的触动,使康复治疗师在不同程度上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在这种治疗关系中,康复治疗师理解与同情患者非常重要,但也要注意把握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既不能无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不能把患者的负性情绪变成自己的烦恼,导致康复治疗师精神上的疲劳。

(4)尊重患者 每个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对人的态度、处事的风格和习惯,受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康复治疗师必须了解和接受患者的个性,在不影响治疗计划的前提下,允许并尊重个人习惯的存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尊重以及对其人格特征的接受程度。

(5)保密 疾病给患者带来许多不愿意过多公开的处境和问题,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或多或少会了解患者相关隐私的情况,令患者有所担忧。严重的担忧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关系使其不愿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等。因此,保密是康复治疗师应当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患者敏感的个人隐私,康复治疗师应明确表示一定为患者保密,以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减轻其心理压力。

(6)相互信任 康复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相信任、尊重和接受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开始阶段双方是陌生的,康复治疗师提出的治疗计划,患者可能会有抵触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受到康复治疗师的行为表达出关怀患者的态度、真诚的兴趣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就会减少抵触情绪和试探性行为,从而积极参与康复计划的实施。

二、影响治疗关系的因素

康复治疗关系既有一般人际关系的某些特点,又有其独特的一面,且受如下因素影响。

(一)文化差异

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有些文化影响着人的健康理念,对于那些具有直接影响健康的特殊文化的患者,康复治疗师应针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自己的行为习惯对自身康复的影响,但不能以强加于人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患者,否则会影响治疗关系,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康复治疗效果。

(二)价值观差异

许多人的价值观和其健康密切相关,左右着个体的健康理念。针对不同的价值观,康复治疗师应该首先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客观地提供有关的科学知识,让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法及目标。

(三)人格差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康复治疗师和患者都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习惯了的做事风格和态度带入治疗关系中,这种人格差异可能会导致康复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误会。所以,建立康复治疗关系后,康复治疗师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专业态度和理性思维,在全面了解患者人格特点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实施干预,使康复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四)治疗期待差异

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治疗抱有不同的期待,过高的期待与欠佳的治疗效果之间的落差,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打击,进而导致对康复治疗师的信任下降甚至引起纠纷,所以康复治疗师在最初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时,就要向他们介绍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职责,让患者知道康复治疗师能为他们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使其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同时又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治疗建立客观的期待。另外,还要防止因期望过低而导致悲观失望和对参与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无动机甚至放弃治疗的情况。因此,康复治疗师应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及自身条件,制订较客观的康复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