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养与肥胖症

营养与肥胖症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在肥胖发生中各自作用的大小,尚有许多争议。此种多食少动行为有助于肥胖的形成。普遍性预防是针对总人群。选择性预防是针对肥胖高危人群,如BMI≥24的人群或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家族史的人群。研究表明,7岁至青春期是预防肥胖症的良好时机,对有肥胖症倾向的儿童,应根据发胖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一、营养与肥胖症

肥胖(obesity)是由于机体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并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状态。肥胖又称为现代社会的“文明病”或“富贵病”,但必须清楚:肥胖绝不是文明、富贵的象征,而是一种疾病,一种威胁人们健康,降低人们生活质量,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因此,社会各界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肥胖的发病原因

肥胖的发生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内因和外因。

1.肥胖发生的内因 即遗传因素(inherited factors)。在人类肥胖的发生过程中,遗传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现已证实:第15号染色体有缺陷,可引起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第二,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这种情况较多见,现已发现与人类肥胖有关的基因有四种:神经肽Y、黑色素皮质激素、瘦素(leptin)和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关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在肥胖发生中各自作用的大小,尚有许多争议。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决定了人体对肥胖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决定人体最终是否肥胖。此外,环境因素在决定身体总脂肪量方面,作用可能大于遗传因素;而遗传因素在决定体脂的分布方面,可能更为重要。

2.肥胖发生的外因 即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主要包括饮食因素、社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等。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产生肥胖的重要环境因素,如:进食量过多、喜食高能量食物(富含脂肪食物、油炸食物)、经常大量食用甜食、经常饮酒、吃零食过多、进食速度过快或贪食等。

(2)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食物,尤其表现在人们动物性食品、高脂肪食品等高能量食品的摄入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创造了更加便利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如汽车、电梯、电视、电脑以及工厂生产的自动化操作等,从而使人们的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随之减少。

(3)行为心理因素:有调查表明,肥胖者日常多不喜欢活动、进食量较多。此种多食少动行为有助于肥胖的形成。此外,有些人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交际及参加活动;还有些人在事业、婚姻、爱情等方面受到挫折之后,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终日沉浸于“美酒佳肴”之中,久之亦可形成肥胖。

(二)肥胖的判定标准

肥胖的判定方法有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三大类。此处仅介绍人体测量法。人体测量法主要是测量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和皮褶厚度等。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身高标准体重法、皮褶厚度法和体质指数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

img56

判定标准:肥胖度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2.皮褶厚度法 用皮褶厚度测量仪测量肩胛下和上臂肱三头肌肌腹处皮褶厚度,两者之和即为皮褶厚度。皮褶厚度一般不单独用来判定肥胖,常与身高标准体重法结合起来使用。

判定标准:肥胖度≥20%,且两处皮褶厚度≥80百分位数,或其中一处皮褶厚度≥95百分位数为肥胖。

3.体质指数(BMI)法 体质指数是近年来最为常用的肥胖判定指标,它能够较好地反映体脂的含量。公式及评价标准见本章第一节第三点中的“能量”部分。

(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肥胖可使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性增大,总死亡率增加;也会对肥胖者心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自卑、缺乏自信心,特别是肥胖的儿童。大量研究显示:在体质指数和死亡率之间存在着J型曲线关系,即在BMI过低及过高时死亡率均高,其中肥胖患者的死亡率最高。肥胖不仅可使致命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囊疾病、胃肠道肿瘤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而且还可使一些非致命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如背疼、关节炎、不育以及心理障碍等。

(四)肥胖的预防与治疗

导致肥胖的直接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失平衡,减肥需要综合利用合理膳食(减少能量摄入)、有氧锻炼(增加能量消耗)和改变生活方式(建立健康行为)三条途径,使身体稳定处于能量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

1.预防 总的来说,肥胖的预防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包括三种预防措施,即普遍性预防(universal prevention)、选择性预防(selective prevention)和针对性预防(targeted prevention)。普遍性预防是针对总人群。选择性预防是针对肥胖高危人群,如BMI≥24的人群或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家族史的人群。针对性预防是针对已经超重或者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还不属于肥胖的个体而进行,目的在于预防体重的增加以及降低体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三种不同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工作的对象不同,但工作的内容相似,主要包括:做好健康宣传工作,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性;指导人们合理营养,去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鼓励人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及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

2.治疗 肥胖的治疗原则是达到能量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常用以下方法:

(1)膳食疗法:即通过控制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及摄入食物的种类,来减少总能量的摄入,使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能量亏损。一般来说,在减肥之初,减少能量的摄入可能较为有效,但能量的摄入必须以保持人体能从事正常活动为原则,否则将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以至于难以长期坚持。一般成人每天摄入能量控制在4 180kJ(1 000kcal)左右,最低不能低于3344kJ(800kcal)。还应控制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可适当降低脂肪的供能比,增加蛋白质的供能比。如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5%,脂肪占10%,碳水化合物占65%。鼓励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限制酒精的摄入。所有控制体重的策略均需对患者进行食物和健康膳食习惯的教育。患者应避免“嗜好”饮食和“时尚”膳食。

青少年减肥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减肥不能以影响生长发育为代价,减肥的首要目标是遏制体重继续增长,而不是使现有体重继续下降。研究表明,7岁至青春期是预防肥胖症的良好时机,对有肥胖症倾向的儿童,应根据发胖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常与膳食控制配合使用。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肥胖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重视增加习惯性的日常活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购物、爬楼梯等。②活动强度以低、中度为宜,尤其应注重快步走、骑自行车、爬山、游泳及做健身操等,因为中等强度的运动,人体组织能够动员体内的脂肪降解,这样就真正减少了体内储存的脂肪。而且,中等强度的运动一般不会增加食欲,从而避免了通过饮食摄入更多能量加剧脂肪在体内的积蓄。一般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间应以20~40分钟为宜。要坚持每天运动才能有结果。一般不必选择高强度的体育活动。③应长期坚持,直至终生,否则,会出现体重反弹现象。

(3)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膳食控制与运动治疗肥胖的辅助手段。可考虑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①有饥饿感或明显的食欲亢进导致的肥胖;②存在相关的伴发疾病,如糖耐量减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③存在其他有症状的并发症,如严重的关节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反流性食管炎及腔隙综合征。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主要分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食欲的药物及作用于胃肠系统减少吸收的药物两大类。由于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可能产生许多副作用,因此,应慎重使用,对于儿童、孕妇和乳母应禁止使用。

(4)手术疗法:对于非常严重的肥胖患者,且其他疗法均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采用手术疗法。如胃大部切除术、空肠-结肠吻合术、吸脂术等。

此外,中医的针刺疗法、推拿按摩法等也有一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