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特征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特征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随着当前核心型家庭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类型,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空巢”家庭或老人独居的家庭越来越多见。“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老巢的特点,特别是单身老人家庭,称之为“空巢”。恐惧感可导致老年患者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境,不仅严重影响其健康修复,甚至可对老年患者造成致命性危害。

第二节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特征

一、心理老化

1.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或疾病等因素,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成为其社会生活环境改变的重大转折点。因为退休后生活圈缩小,生活内容从社会大环境转入了家庭小环境,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或家人身上。

2.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与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看法的分歧,意见的不一致,家庭中代沟的矛盾趋于明朗化。

3.随着当前核心型家庭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类型,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空巢”家庭或老人独居的家庭越来越多见。这些独居的老人,在料理日常家务等活动上常常力不从心,如遇生病等变故更是困难重重。对于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减退,不少老年人产生了困惑。

因此,内外环境的改变及生理上的老化,都会造成并加速了老年人心理上的老化。

二、老年人心理需求

(一)健康需求

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二)尊敬需求

老年人辛苦了大半辈子,希望得到尊重。当老年人得到尊重时,会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三)交往需求

多层次交往能满足老年人认识发展和信息交流的需求。

(四)自主需求

老年人阅历丰富,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且自有主张,这种心理上的自信、自主是老年人的自身需求。

(五)情感需求

老年人的感情寄托除子女外,还有伴侣和朋友。

(六)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能力下降

认知能力是指一个人认知外界客观事物的能力。老年人在远期记忆和语言技巧能力方面退化较少,近期的记忆能力却减弱,文化程度越低,退化越明显。

(二)智力水平下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三)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老年人由于工作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面临退休、失去伴侣及朋友等危机,参与社会交际越来越少,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还有些老年人,由于受身体衰老、疾病缠身和某些消极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消极心理。

(四)性格、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1.性格改变。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功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淡漠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

2.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易波动。

3.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激动等,俗称“老小孩”。

四、老年人常见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一)脑衰弱综合征

1.常见原因。长期烦恼、焦虑;离退休后,生活太闲,居住环境太静,与周围人群交往甚少,信息不灵;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慢性酒精中毒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

2.主要表现。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疲乏;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早醒、醒后不解乏;有时出现晨起头痛、眩晕感;情绪不稳、易激惹、焦虑。

(二)焦虑症

1.常见原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经常处于明显的焦虑状态等。

2.分类。分为急性和慢性。

(三)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为主,且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四)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称为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后由于职业生活和个人兴趣发生很大变化,从长期紧张而规律的职业生活突然转到无规律、懈怠的离退休生活,加之随着离退休或社交范围的缩小,人际关系发生了改变,这种应激因素对心理、生理方面的干扰,使一些老年人在一个时期内难以适应现实生活,并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由此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或发作,严重地影响了健康。

(五)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老巢的特点,特别是单身老人家庭,称之为“空巢”。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委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更加加重。久之,会减低身体免疫功能,为疾病敞开大门。

五、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

(一)定义

又称“患者心理现象”或“患者心理活动”,一般指个体在取得患者身份期间,心理上产生、围绕“患者特定概念”而展开的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等。简而言之,患者心理反应,指个体因患者的特定角色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患者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不仅仅限于疾病本身,而是涉及社会、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二)老年患者心理反应特征

1.老年患者心理活动的强度与其“疾病认知”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疾病本身的轻重缓急、痛苦程度等,对患者心理活动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但老年患者对“病痛程度”的体验,通常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老年患者对疾病所认知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成正比。病痛体验的深浅,更主要是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具体表现在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一般来说,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强而耐受性差的患者,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反,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差而耐受性强的患者,总是较低地估计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

2.老年患者心理活动的强度与其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成正比。

虽然老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强度的差异,主要受个体的个性等心理素质的影响,通常是指不同个体在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不同反应。这里叙述的“患者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成正比”,则是指患者心理活动发生的另一个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即使是那些平日里乐观、开朗且自制力较强的个体,当他们自知身患重病之后,同样也会因疾病的严重后果而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或激烈的内心冲突。虽然他们通常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一般不会有过激的情绪或极端的冲动行为,但他们同样也会对自身疾病所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产生恐惧。

(三)常见的心理反应

1.情境性心理失调。

老年患者的病情程度、治疗过程、躯体功能状况等,对其自身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变化而言,都是一种情境性的影响。换言之,此类心理失调,是相对于一定的背景而发生的,没有某种特定的情境,就不会发生此类心理问题。临床常见患者情境性心理失调有:相对病情的认知反应、面临治疗的角色反应、躯体残缺的反应、久病不愈的消极反应等几种类型。

2.不良心理反应常见形式。

主要是指对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的负性情绪状态。临床资料表明,老年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产生以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负性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发生持续的消极影响。

(1)恐惧。老年患者易产生恐惧感,主要是因其意识到危险存在,却又缺乏独自应对危险情境的能力;老年患者力不从心的内心冲突,又可加剧恐惧感。恐惧感可导致老年患者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境,不仅严重影响其健康修复,甚至可对老年患者造成致命性危害。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极度恐惧即属于致命性打击,可能成为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直接诱因。

(2)抑郁。相关研究表明,身患重病、长期受病痛折磨或病后久治不愈,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抑郁反应,而抑郁反应又常是引起患者萌生轻生意念或自杀行为的直接原因。

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其抑郁反应大都能被及时察觉,如轻者自觉脑力迟钝、四肢乏力、无精打采、懒于参加各种活动;或表现为多愁善感、终日以泪洗面等。重者除以上表现更加典型、明显,老年患者因深陷情绪“沼泽”不能自拔,欲以自杀了结此生的意念更加强烈等。但也有个别患者抑郁反应严重、行为表现不明显,其自杀前兆易被他人所疏忽,最终发生悲剧。因此,对身染重疾且沉默少语的患者,医护人员尤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患者是否发生抑郁反应,与个体的自身素质及年龄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有报道说,因自身素质易产生抑郁反应的个体,人过中年后其抑郁倾向更趋明显。

(3)愤怒。“怒大伤身”乃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生活中被“活活气死”者并非少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愤怒状态且出现“冲动高峰”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释放,并与血液中白细胞结合,使白细胞杀灭致病微生物的能力大大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致各种病原体侵袭人体时,白细胞无法抵御,人们患病概率继而显著增高。

愤怒与其他负性情绪状态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既有溢于言表、易被察觉等特点,又有作用迅速、危害直接、恶性循环等特性。特别是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其盛怒之下发生猝死的概率最高,故特别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和及时疏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