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血管因素或血液因素造成脑循环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脑组织代谢,导致局部神经功能损伤而出现局灶性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指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缺损。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栓塞大脑中动脉多见,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偏盲、局限型癫痫发作。

第十三节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血管因素或血液因素造成脑循环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脑组织代谢,导致局部神经功能损伤而出现局灶性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一)概述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指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病因包括主动脉—颅脑动脉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外伤、颅内动脉炎等。

(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发作突然,症状常在1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5分钟,部分可到达数小时,24小时内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无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但可反复发作。

(1)颈动脉系统TIA。以发作性偏侧或单肢轻瘫最常见,主侧半球病变常出现失语,有时也可出现偏身感觉减退或偏盲。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见的症状为阵发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走路不稳、复视、视野缺损、平衡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2.辅助检查。

脑电图、CT、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患者可见小的梗死灶或缺血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彩超检查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斑块。

(三)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治疗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戒烟。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治疗: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氯吡格雷等;

(2)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3)改善脑循环。氟桂利嗪、倍他司丁等。

(四)转诊指征

对1周内频繁发作、程度严重、发作症状逐次加重,特别是24小时内反复发作者,应予急症处理后,及时转诊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概述

在脑动脉本身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液有形成分凝集于血管腔内,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即为脑血栓形成。同时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栓子随血流进入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阻塞脑血管。

(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脑血栓形成。起病年龄较高,常于静息状态下起病。病情呈逐渐进行性恶化或阶段性进行加重。多数患者意识清楚,脑膜刺激征阴性。

(2)脑栓死。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急,临床表现迅速加重,数分钟内达高峰。栓塞大脑中动脉多见,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偏盲、局限型癫痫发作。

(3)脑梗死面积大者,临床症状可迅速加重,出现昏迷、颅内压升高,甚至发生脑疝导致死亡。腔隙性脑梗死一般症状较轻,可表现为纯感觉性障碍、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轻偏瘫等。

2.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颈内动脉系统。以大脑中动脉受累多见,表现为“三偏综合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

(2)椎—基底动脉系统阻塞。表现为复视、眼震、眩晕、共济失调、吞咽困难。

3.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有头颅CT、MRI、DSA检查。

(三)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1)镇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勤翻身、拍背,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如有感染则抗感染。

(6)纠正血糖,控制体温

2.控制血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期,一般不主张使用降压药,以免减少脑血流灌注、加重脑梗死。

3.溶栓治疗。

发病3小时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有效,溶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可用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4.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潘生丁)

5.抗凝治疗。

其可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发病24~48小时开始用药,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3之间。

6.减轻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治疗。

(1)改善循环及神经细胞作用的钙离子拮抗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2)能使细胞膜稳定的胞磷胆碱。

(3)自由基清除药和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E、维生素C等。

7.控制脑水肿。

当颅内压增高时可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

8.康复治疗。

(四)转诊指征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TIA病史者,出现偏身肢体乏力、感觉异常、偏盲、失语、定向力减退或常规治疗难以缓解的头晕、恶心、呕吐,均应及时转诊上级医院,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