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腘绳肌损伤

腘绳肌损伤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成腘绳肌的3块肌肉都是跨双关节肌肉,因而容易发生损伤。损伤的部位主要在肌腹和坐骨结节附近。其中,途中加速跑容易损伤肌腹部,如百米最后冲刺阶段运动员用力后蹬使膝关节过伸等;起跑、助跑或跳跃时,由于足尖着地、重心后移,腘绳肌用力收缩而容易拉伤其上部的坐骨结节附着处。晚期或慢性劳损的压痛点一般不明显,常需腘绳肌主动收缩或抗阻力收缩时才能确定压痛部位,特别是坐骨结节部损伤尤其如此。

第三节 腘绳肌损伤

腘绳肌是大腿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有:屈膝;半蹲位身体重心在前方时有伸膝作用;膝关节伸直位时,有伸髋作用;屈膝位时可使胫骨内旋或外旋,有防止膝关节旋转不稳的作用。组成腘绳肌的3块肌肉都是跨双关节肌肉,因而容易发生损伤。损伤可因暴力大小、性质及肌腱状态的不同而不同,3块肌肉既可单独损伤,也可同时受累。

【损伤机制】

腘绳肌损伤分为慢性劳损与急性损伤两种类型。

1.慢性劳损型

逐渐发生,损伤易发的部位多在肌肉附着点、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界处。肌腹部肌肉劳损多在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时发生,压痛较广泛,初有劳累感及酸痛,病程日久则可能出现牵涉痛。发生于近端附着点者,形成坐骨结节止点末端病。

2.急性损伤型

多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肌肉疲劳而使局部肌肉过度僵硬等原因,导致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收缩和舒张速度下降。急性损伤时根据肌肉收缩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主动损伤和被动损伤:

主动损伤是指运动时股四头肌收缩过快、力量过大,使该肌受到猛烈牵拉而引起的损伤。损伤的部位主要在肌腹和坐骨结节附近。其中,途中加速跑容易损伤肌腹部,如百米最后冲刺阶段运动员用力后蹬使膝关节过伸等;起跑、助跑或跳跃时,由于足尖着地、重心后移,腘绳肌用力收缩而容易拉伤其上部的坐骨结节附着处。

损伤后肌肉断裂或部分断裂时,损伤血管可引起较多的内出血,伤后大腿迅速肿胀,并有皮下淤血。若腘绳肌上部断裂、肌腹下缩者,可牵拉坐骨神经而引起症状。陈旧病例,断裂肌肉部位会产生多少不等的瘢痕,重者因瘢痕挛缩、肌肉短缩,常常影响屈髋而使跑动时髋关节“前摆”受限,肌肉可能会因此再度拉伤。

【临床症状与诊断】

1.疼痛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以大腿的后侧为主,行走时加剧。有时可向大腿前侧、小腿部放射。

2.慢性劳损型

被动牵拉或坐位时疼痛,多见于坐骨结节损伤。

3.急性损伤型

疼痛因伤情轻重而不同。轻者休息位不痛,只在重复受伤动作时疼痛;重者不动也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并伴有跛行;严重者撑拐行走。如果断裂则下肢多处于屈曲位,步行艰难。

4.陈旧性损伤

大部分病人无症状,部分病例由于瘢痕挛缩,当大强度运动时才产生疼痛。陈旧性损伤症状虽然不重,但却能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及成绩的提高。

5.临床检查

受伤部压痛明显,早期压痛仅局限受伤的部位,肿胀后可出现广泛压痛。晚期或慢性劳损的压痛点一般不明显,常需腘绳肌主动收缩或抗阻力收缩时才能确定压痛部位,特别是坐骨结节部损伤尤其如此。压痛点检查时一般要求患者俯卧位,只有这样臀大肌才能被放松,痛点才易被触到。

【治疗】

1.急性期应冷敷,加压包扎,抬高肢体休息。急性期过后可采用按摩、中药熏洗、理疗或局部封闭等。

2.对于因瘢痕粘连或挛缩使活动受限,或牵拉刺激伴有神经症状者,可实行手术松解。

3.手法治疗

(1)指压穴位环跳、承扶、殷门、委中。

(2)手法按摩一般从损伤后第二天开始治疗,每次按摩时间一般持续10~20min。先从臀部开始,经大腿后侧到小腿后侧用轻快手法的按揉,以达到止痛、松解肌肉、活血化淤的效果,但不宜用重手法,防止加重损伤。慢性损伤或伤后一周仍未治愈者,以痛点为中心采用按压法、掐法、提拿法,力量要达到深层。有条索或硬块用重法弹拨、推法或双拳按压法,使其硬结逐渐消散。

【预防】

在比赛或训练前,要充分做好大腿肌肉的准备活动,天气较冷季节应先使身体发热,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股后侧肌的力量训练和动作协调性的练习,注意发展腘绳肌的力量、舒缩活动节律及其拮抗肌群的相对平衡能力。

训练后股后侧肌群有疼痛感或发紧感时,常是肌肉拉伤的先兆,应引起重视。此时应做大腿按摩,放松肌肉,必要时要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