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无明显特征性或自觉性症状和体征,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为20%左右。WHO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定为低于正常标准2.5个标准差以上。5.平衡评定 平衡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平衡能力差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骨折发生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骨质疏松症稳定期的常用运动疗法(Goodman练习法)

2.熟悉骨质疏松症稳定期的康复治疗体操

3.了解骨质疏松症科学补钙措施

一、概 述

骨质疏松的定义

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的英文原意是“骨头多孔”。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患者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作为一种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涉及内分泌学、老年医学、骨科学、妇科学、放射学、流行病学、营养学药学等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疾病,也是当前国际医学研究最活跃的课题之一。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量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症,但随着对骨质疏松认识的逐步加深,目前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2003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专家会议强调骨质疏松是骨强度减弱、骨折危险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全身不明原因的疼痛、脊柱弯曲、驼背、四肢长骨,及肌肉无规律的酸痛、钙沉积、骨质退行性病变、肌肉萎缩、骨折以及骨折后并发症。

二、主要功能障碍及评定

骨质疏松一般多无症状,在X线摄片时偶尔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有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立即有急剧锐痛,大部分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可发生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不给特殊治疗3~4周后疼痛可逐渐缓解,残留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钝痛,伴全身乏力等。具体如下:

(一)骨痛

骨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约60%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骨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以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骨痛可发生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最常见的部位是腰背疼痛,约占67%,腰背伴四肢酸痛占9%,伴双下麻木感占4%,伴四肢麻木、活动腰背时出现肋间神经痛者占10%,腰背痛伴带状痛10%。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多呈胀痛、酸痛、持续性疼痛,有突发性加剧。骨质疏松骨痛多在久坐、久立、久卧等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姿势或劳累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但休息过久疼痛又加重。另一特点是由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腰背痛,活动后缓解,但活动过久疼痛又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腓肠肌阵发性痉挛,俗称“小腿抽筋”。男性患者部分骨痛不明显,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双下肢行走时疲乏、体力下降、精力不足等。

(二)驼背

表现为身高缩短,背曲加重。脊柱椎体结构95%由松质骨组成。因骨量丢失、骨小梁萎缩使椎体疏松即脆弱、体重本身的压力使椎体受压变扁致胸椎后凸畸形,驼背多发生于胸中下段。女性65岁时比自身最大身高短缩4 cm以上,75岁时短缩达9 cm以上。脊柱后突又可引起胸廓畸形,影响肺功能。

(三)骨折

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无明显特征性或自觉性症状和体征,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为20%左右。最常见的是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及少数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常在扭转身体、肢体活动时发生。踝部及第五跖骨基底、肋骨、髌骨等部位较少见。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段,表现为突然腰背锐痛,脊柱后凸,不能翻身侧转,局部叩击痛,其骨折形态有:楔形骨折即椎体前缘高度减低为后缘高度的20%以上;平行压缩骨折即前后缘高度均减低;后缘减低更多即病变椎体后缘高度比相邻无病变椎体后缘高度明显减低;双凹畸形也称鱼椎样变,椎体上下终板向椎体内凹入即中间高度减低20%以上,而前后缘高度基本无异常。

髋部骨折(转子间、股骨颈)。股骨颈既是松质骨丰富又是体重由躯干走向股骨干的负重骨骼,故最易发生骨折。表现为腹股沟中点附近压痛,纵轴叩痛;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大转子处压痛,病变下肢是内收或外旋畸形不能站立和行走。股骨颈骨折90%发生在50岁以上,80%为女性。70岁以上发病率急剧增加,其发病率与年龄、骨质疏松的程度成正相关。

桡骨远端骨折:该处以松质骨为主明显受骨质疏松的病理影响,其间接暴力(如摔倒,手掌触地)均可致该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在倒地时肘部先着地。

(四)主要相关评定

1.骨量和骨质量的评定 骨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骨折发生率的重要指标。目前广为使用的评定方法是双能X线检查(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WHO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定为低于正常标准2.5个标准差以上。

2.疼痛评定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诉说的症状。常用VAS法:即用10厘米标尺,病人评估,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得到主观的疼痛程度评分。

3.个人活动能力评定 康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功能。对于功能的评估是骨质疏松症康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疼痛、骨折及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导致的功能障碍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针对各个方面的功能问题,我们都有了较为统一的量表和标准。比如运用广泛的Barthel指数评定法,它不仅可运用于偏瘫的评估,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评估也可借鉴。此外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以及评估情绪的量表如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等,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功能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评估途径。此外,除上述这些公认的、成熟的功能量表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编制一些简单的量表,以便更好地对患者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0~100分。>60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需帮助;20~40分;需很大帮助;<20分:完全需帮助。

功能独立性测评(FIM),包括自理活动、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进、交流、社会认知6个方面,共18项,每项最高分7分,最低分1分。共126分。

4.生存质量评定 提高生存质量是康复工作的最终目标之一。生存质量的评定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存质量的评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标准是不同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见表5-13所示。

表5-13 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img88

注:以上11项评定标准:20分:巨大改善;15分:轻微改善;10分:无变化;5分:轻微加重;0分:严重恶化。

5.平衡评定 平衡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平衡能力差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骨折发生的几率也相应增加。我们经常用来评定平衡的方法有:三级评定法(静态平衡、自动动态平衡和他动动态平衡),Berg平衡量表。

Berg平衡量表(0~56分)

0~20分:平衡差,坐轮椅

21~40分:有一定的平衡能力,辅助下步行

41~56分:平衡能力较好,可独立步行

<40分:有跌倒危险

步态的评定对于平衡的评定有一定的意义,比如步宽、步速等。有研究显示,步速与跌倒危险有明显相关。

6.运动评定 运动功能主要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肌耐力、协调控制等评定。常用的如Lovett肌力六级分类法(参见第三章第三节)、ROM测量法等。

7.心肺功能评定 包括肺活量、潮气量、功能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及利用运动试验测定心脏功能。(参见第五章第三节)

三、康复治疗护理措施

对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单纯骨质疏松症,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缓解或控制疼痛,防止因疼痛而运动减少引起的退行综合征;防止跌倒、继发性骨折,降低骨折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降低骨转换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量丢失;改善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障碍。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消炎止痛、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折卧床引起的退行综合征;控制病情发展,主要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量丢失:防止跌倒、再骨折,降低再骨折发生率;改善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职业活动能力和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一)急性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对于因脊柱压迫骨折而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患者,初期要安静卧床,并尽可能争取早期离床。因为在卧床过程中骨质疏松也在进展,同时易引起肌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由卧位到坐位起来的时候,由于没注意而使躯干屈曲增加了疼痛,为此要保持躯干像一根棍子样笔直由他人帮助坐起来,或是经过侧卧位的步骤坐起来,或是着装塑料背心。急性期的疼痛治愈以后,就要脱下塑料背心缓慢地进行躯干肌肉的锻炼,有人对脱下塑料背心感到不安,他们盲目地继续着装塑料背心对改善躯干肌力不力,一般认为在患者出门办事或是劳动的时候穿着塑料背心还可以,平时不要穿为好。

(二)稳定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坚持运动,适度的负重运动能增加骨量,如果运动量减少,骨质则容易流失。很多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钙和维生素,但他们的骨质疏松仍会继续发展,就是因为缺乏运动的原因。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盲目进行剧烈运动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甚至引起骨折。同时要预防摔跤、跌倒。

1.运动疗法(Goodman练习法) 运动分仰卧位、坐位和站立位两部分,仰卧位每日做两次,每组动作各完成5~l0次,站立位、坐位训练每日做数次。

(1)仰卧位练习法(图5-1)

第一节 上肢上举,置于头部两侧,尽力将上肢向上,下肢向下做伸展动作,同时腹部回收,背肌用力伸展。

第二节 双下肢屈曲,背肌伸展,一侧上肢摆动至与躯干呈垂直的位置然后向床面用力。

第三节 双手抱膝,背肌伸展,双腿靠近胸部。

第四节 双下肢屈曲,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用上臂向床面用力按压。

第五节 背肌伸展,做一侧膝关节的屈伸动作。

第六节 背肌、腹肌、大腿肌肉收缩,另外背肌伸展,两手、两膝用力向床面按压。

(2)立位、坐位练习法(图5-2)

第一节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上肢上举,尽力做背伸动作。

第二节 面对墙站立,双脚前后略分开。双上肢平举与肩同高,背肌伸展,上肢用力

img89

图5-1 仰卧位练习法

推墙。

第三节 双手扶木椅靠背,上身保持正直,背肌伸展,完成膝关节轻度屈曲动作。

第四节 维持上身垂直的坐位姿势。

img90

图5-2 立位、坐位练习法

(3)要避免做以下的运动和姿势(图5-3):

①不良的坐位姿势;②躯干屈曲动作:快速的弯腰动作和弯腰抬重物;③为练习腹肌而进行的仰卧起坐动作。

2.康复治疗体操(图5-4)适用于脊柱变形和腰背部疼痛不严重的患者。

第一节 俯卧位背肌训练。患者俯卧,肘关节屈曲,双手置于肩关节前下方,利用背肌收缩完成肘支撑、上部躯干抬起的动作。

img91

图5-3 不正确的运动和姿势

第二节 膝手卧位背肌训练。患者膝手卧位重心向后方移动,臀部尽量向后上方运动,然后返回原姿势

第三节 抬腿式腹肌训练。患者仰卧,双下肢交替进行膝伸展、髋屈曲的抬腿动作。

第四节 搭桥式腹肌训练。患者仰卧,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将手掌放在床面上,双膝关节屈曲,以全足底着床,利用腹肌收缩的力量将臀部抬起,尽量使髋关节充分伸展。

每次保持这种姿势5 s,以后休息5 s,反复做15遍,每周做4次。

3.步行训练 步行是日常生活活动中运动量最大和最重要的运动,对维持骨盐量方面步行也被认为是有效的。为此要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步行康复训练指导。到底每天走多少步为好呢?目前尚无明确的指标。大多数专家认为每天走7000步较为适宜。对腰背部疼痛严重的患者或是体力明显低下的患者,在现有的步数的基础上可逐步增加。对脊柱后弯变形相当严重、不能保持步行平衡的患者,可使用步行车训练。

4.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痿”、“骨痹”、“腰痛”等的方药和方法,综合应用这些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如太极拳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和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太极拳练习对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神经调节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效果,尤其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维持骨密度和减少跌倒及跌倒所致的骨折方面有显著作用,提高了整体生活质量。太极拳练习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服饰,且受季节、时间影响较小,花钱少,易于开展,对各类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太极拳运动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大力提倡和普及。社会各界都能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img92

图5-4 康复治疗体操

(三)饮食营养保健及科学补钙措施

1.饮食营养 主要是坚持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是确保骨基质胶原成分来源的重要方法,对骨的再建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素。营养防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

(1)能量供应与个人生理需要相适应。能量的摄入应与本人年龄、性别、生理需要、生活劳动情况等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儿童期、青春期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能量供给必须充足。

(2)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骨基质的主要原料。长期蛋白质缺乏易造成血浆蛋白降低,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伴缺钙,加快骨质疏松。适量的蛋白质可增加钙质的吸收与储存,有利于骨骼生长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但并不意味着要采用高蛋白饮食。因为过量蛋白质可引起尿钙排出量增多。一般认为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1.2~1.4 g/kg蛋白质比较合适。处于生理特殊时期(生长期、妊娠期、哺乳期)则应酌量增加。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合理搭配,其中优质蛋白质约占1/2~1/3。

(3)适量而平衡的无机盐。

1)含磷食物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天然食物中都有磷,含磷丰富的食物有:可可粉、鱼粉、花生粉、全谷粉、米糖、禽肉、南瓜子、西葫芦籽等;如肉、禽、鱼类含磷较多,其含量比钙多12~20倍,大米中磷的含量比钙多6~18倍。磷在胃肠道均可吸收,不像钙那样需要其他物质的协助。所以,只要是正常的饮食就不存在缺乏磷的问题。对于禁食的人,如长期静脉营养的病人,平均每天磷的需要约0.88克。若高磷饮食时,其排出量也增加;反之,低磷时排出量降低,基本上维持平衡。

2)含镁食物的选择。镁是一些酶系统的激活剂,并参与骨盐的形成。我国居民膳食镁的适宜摄入量成人为350 mg/d,孕妇、乳母为450 mg/d。硬水及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荞麦、燕麦大麦、大黄米、小米、豆类、麦胚、芝麻酱、葵花子、西瓜子、榛子、松子仁、花生、绿叶蔬菜以及海参、海蜇等含镁较多。肉、蛋、乳类及油脂含镁较少。

3)含锌、铜食物的选择。锌和铜与各种骨基质合成的酶有关。锌缺乏时,骨中多种含锌酶的活性下降,骨的生长受抑制,骨折愈合迟缓。锌的食物来源有牡蛎、蛤蚌、海蜇、海米、动物肝脏鲫鱼、对虾、牛肉、螃蟹、鹌鹑蛋、牛奶、黑米、黑芝麻、芝麻酱、西瓜子、松子仁等。铜:每日铜的需要量受膳食成分及其他矿物元素的影响较大。成人每日铜的摄入量为2~3 g。含铜较多的食物:动物肝脏、水产品(虾、蟹、牡蛎、章鱼、蚶、蚌、螺以及海带、紫菜)、干豆类、坚果(核桃)、西瓜子、葵花子、黑芝麻。

4)含氟、锰食物的选择。饮食物中的氟受地球化学环境影响,含量差别悬殊。一般认为动物性食物含氟较高于植物性食物(茶叶例外),海生动物>淡水动物>陆地动物。茶叶含氟最多,适量饮淡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不过摄入量需严格掌握,过多或不足都有害健康。锰的安全摄入量成人为3~5 mg/d。骨细胞的分化、胶原蛋白的合成都需要含锰的金属酶进行催化。食物中茶叶、咖啡、坚果、粗粮、干豆类含锰最多,蔬菜、水果中锰的含量略高于肉类、乳类和水产品。荤素搭配的膳食一日约可供给5 mg锰。偏食精白米面和荤腥者,锰的摄入量低。

(4)维生素的选择。骨的生长与代谢受多种维生素的影响,其中与维生素D、K、C、A的关系最为密切。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胶原的合成,是骨骼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质的生成与正常矿化。其天然食物来源为动物肝脏、鱼子、蛋黄、黄油以及鱼肝油。老年人吃上述食物不多,户外活动较少,胃肠功能较差,肝、肾对维生素D的转化功能减退,日照不足使维生素D的摄入和转化不足,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应多晒太阳和补充相应剂量的维生素D,以利钙的吸收。

1)维生素K:骨质疏松者尤其是骨折者血清中维生素K水平低。抗凝剂、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维生素K缺乏,而使骨和血清中骨钙素水平急剧下降,不能保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可能引起骨骼病变。食物中绿叶菜如苜蓿、菠菜等含量最高,其次为乳类、肉类和蛋类,谷类、水果和其他蔬菜含量较少。

维生素A:对骨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协调作用。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维生素A缺乏时,骨代谢减慢,矿化过程延缓,骨的再建过程失调。而且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肾小管上皮损伤,可影响钙的重吸收,也会影响骨代谢。动物的肝脏、牛奶、奶油、黄油、蛋黄、田螺、牡蛎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黄、红色水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后者可在人体肝脏内转化为维生素A。

2)维生素C:是参与骨组织中蛋白质、骨胶原、氨基多糖等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且对酶系统有促进催化作用,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向骨骼中沉积。缺乏维生素C,将影响骨组织、毛细血管等的代谢,骨基质、骨胶原合成减少,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骨质疏松、脆弱、易折。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包括可食的野菜、野果),合理加工烹制。可以防治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E:对骨代谢的作用主要在于对雌激素的调节。适量摄入维生素E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植物油和杏仁、花生、麦胚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

(5)科学调配和烹饪。对膳食调配、烹饪和加工方法得当,要尽量消除和避免干扰钙质吸收的膳食因素。食物应新鲜、清淡、少油腻,避免太咸或过多的膳食纤维;对含钠多的食物如酱油、食盐、面酱、咸蛋、咸鱼、咸肉、火腿、香肠、腐乳、加碱馒头、挂面、苏打饼干等宜少吃或限量食用。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大米洗前先用温水浸泡;面粉、玉米粉、豆粉等经过发酵烘烤均可使谷类中植酸酶活性增加,分解植酸盐,释放出钙与磷,提高其利用率;含草酸多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溶于水中的部分草酸,然后再炒或拌食;一些风味食品如酒糟蛋、酒糟鱼等均含较多的钙质。

(6)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嗜好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少饮咖啡、浓茶、可乐和碳酸饮料,对防治骨质疏松是有帮助的。

2.科学补钙

近20年来先后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均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钙的摄入量不足500 mg/d,其中重点人群更差。如钙摄入量不足,可能限制儿童生长和骨骼矿化,影响其一生中钙的贮存量,使其不能达到理想的骨峰值。这可能是一些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出现较早的原因之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当骨密度高于骨折阈值时,可选择抗骨吸收类药物,以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当骨密度低于骨折阈值时,选择促骨形成类药物,以提高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抗骨吸收类药物有:雌激素、孕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异丙氧黄酮和维D及其衍生物如法能。促骨形成类药物有:氟制剂、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目前常见的钙制剂有碳酸钙、钙尔奇、凯思立D等。有些中老年人常年补钙,但还是出现了骨质疏松,这说明他们选择的钙制剂没有被机体有效地利用。我国钙制剂中含钙量不等(碳酸钙、氯化钙、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分别含元素钙4 0%、2 7%、1 3%和4%),而且各种不同钙源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含钙量,也取决于服用后的生物利用度。不同钙源与体液、食物成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剂工艺等都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有效性。因此在选用钙剂时。对其安全性、不良反应、效价均应加以考虑。如果钙剂在进餐后服,同时喝200 ml的液体,则吸收较好,分次服比一次服好。胃酸缺乏者口服柠檬酸钙。一般来说,枸橼酸钙比较适合老年人服用。要注意的是钙制剂的科学使用方法是服用时间为饭后一小时。食物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不宜同食过多的脂肪性食物及富含植酸、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粗粮等,以免形成难溶于水的皂钙、植物钙或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另外碳酸钙不宜与制酸剂、铁剂同时服用,若需联用应至少间隔3小时。对于老年人、有遗传性代谢缺陷或患心、肾疾病者,补钙品种及用量须慎重。补钙问题应区别对待,对确实缺钙者,应以食补为主。

(四)健康教育

主要进行防跌倒宣教与训练,戒除不良嗜好,坚持平衡饮食,多做户外活动和家庭自我运动训练等。

1.坚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如每日户外散步1公里。

2.戒除不良嗜好 如偏食、酗酒、嗜烟,长期饮用咖啡因饮料。

3.家庭自我运动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长期坚持进行肌力、肌耐力、关节活动度和平衡功能训练,以提高运动的反应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跌倒。

4.手杖的使用 为防突然跌绊摔倒引起股骨颈骨折,老人平时行走应使用手杖保护。持杖行走能抵消髋关节外展肌肌力,大大减轻髋关节承重,防止骤然受力;防止疲劳骨折,给已断裂的骨小梁以新生重建的机会,并在适宜的生物力作用下重新排列组合成坚强的阵容,亦起防塌陷、防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

5.改造环境 尽量改造和去除家庭和周边环境的障碍,以减少跌倒的机会。

6.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跌倒措施,如穿戴髋保护器。

7.每日坚持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刘晓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