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中药须防毒副作用

服中药须防毒副作用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毒副反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雷公藤还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衰及休克是雷公藤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含蟾酥的中成药制剂,如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麝香保心丸、心宝丸等,应用不当会出现蟾酥中毒症状。临床上报道六神丸中毒,不少为新生儿或小儿滥用且过量服用所致,因此对这几类中成药不可滥用。中医认为,朱砂、轻粉、红粉类有毒,使用时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如《红楼梦》中贾敬服丹砂中毒即是此例。

原文赏析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写道晴雯患外感内滞,胡庸医开了处方,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一时茗烟果请了王太医来,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之分量较先也减了些。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虽然疏散,也不可太过。”贾宝玉为“绛洞花王”,深知女孩儿是“水做的骨肉”,脾胃素弱,不宜使用枳实、麻黄等行气发散药。

中医观点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超量、长期用药对人体没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药三分毒”,药物都具有两重性,中药也不例外,而且有些中药的毒性还不小。现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毒副反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1.药性偏差。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因而作用于人体的表现不尽相同。如脾胃虚寒者,经常服用黄连、黄柏、龙胆草、山栀子等苦寒药,可使脾胃虚寒更甚,容易出现脘腹冷痛,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等症。脾胃湿热者,经常服用党参人参、黄芪、鹿茸等补益药,可使脾胃湿热加剧,容易出现头目眩晕,口舌生疮,鼻腔出血,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平素脾胃虚弱者,经常服用枳实、青皮、槟榔、沉香等行气耗散药,可伤气损脾,容易出现脾肺气虚如动则心悸,纳差食少,肢软乏力,头目昏花等症。女孩儿平素脾胃亏虚,故贾宝玉说“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

2.乌头类药物。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复方制剂有舒筋活络丸、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这类药物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3.雷公藤及多苷片。雷公藤及多苷片中毒首先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口涩、舌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肝和心肾等脏器可造成损害,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长期服用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雷公藤还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衰及休克是雷公藤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如夹竹桃、万年青等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可致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蟾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类似洋地黄中毒,可见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严重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手足心及额出汗等,并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此外,蟾酥尚可引起消化系统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及四肢发麻等。

含蟾酥的中成药制剂,如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麝香保心丸、心宝丸等,应用不当会出现蟾酥中毒症状。临床上报道六神丸中毒,不少为新生儿或小儿滥用且过量服用所致,因此对这几类中成药不可滥用。新生儿应忌用,小儿应慎用。

6.黄药子、壮骨关节丸及含黄药子的其他制剂。这类药物中毒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如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昏迷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对循环系统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严重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肾衰和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7.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风湿马钱片、山药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治伤消瘀丸等含有马钱子。马钱子含士的宁,毒性大。中毒可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症状,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

8.朱砂、轻粉、红粉及其制剂。中医认为,朱砂、轻粉、红粉类有毒,使用时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如《红楼梦》中贾敬服丹砂中毒即是此例。其制剂如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等,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中毒。

9.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广防己、木防己、细辛等,复方制剂有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近年内,不断有“龙胆泻肝丸可致尿毒症”的报道;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使用过量会致肾衰甚至尿毒症之事,早在我国1975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有记载。马兜铃酸可导致肾病,动物实验显示,大鼠的药物反应与人相同:大剂量给药,大鼠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长期小剂量间断给药,可导致慢性肾损害,最终发生尿毒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