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概述】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青壮年,尤其以女性多见。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痛,起病较急,甲状腺呈弥漫性非对称性肿大或呈局限性结节,表面无炎症,但多有明显疼痛和压痛,痛常放射至患侧颌下、耳后、枕部、胸部等处,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131碘摄取率明显降低,蛋白结合碘或T3及T4升高.两者呈分离现象,或经病理切片证实为本病。该病在中医属于“瘤”的范畴,其基本病理特点是气血痰浊瘀滞。本病临床常见的有风热袭表、热痰互结、气阴两虚兼夹痰热3个证型,各证型的临床特点如下。
1.风热袭表证 主症见发热,微恶寒,口干喜饮,咽喉疼痛,周身不适,颈部胀痛。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选银翘散加减。药用芦根30g,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赤芍、夏枯草各15g,荆芥、桔梗、牛蒡子各10g,薄荷、甘草各6g。
2.热痰互结证 主症见发热或往来寒热,咳嗽少痰,口苦咽干,咽喉肿痛,颈前肿块疼,或有结节,胸闷纳差。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涤痰散结。方选柴枳半夏汤加减。药用生牡蛎、夏枯草各30g,柴胡、黄芩、瓜蒌、枳壳、半夏、桔梗、赤芍、浙贝母、玄参各10g。
3.气阴两虚兼夹痰热证 主症见热退或仍微热,或午后潮热,神疲乏力,胸闷纳差,颈前肿块,心烦多汗,心悸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无力。治宜益气养阴,涤痰散结。方选生脉散合消瘰丸加味。药用夏枯草、生牡蛎各30g,太子参,麦冬、珍珠母、桑白皮各15g,浙贝母10g,五味子6g。上述各证中,若肿块较硬有结节者,可酌加穿山甲(代)、三棱、莪术;痛甚可加乳香、没药;后期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阳虚证者,可改用金匮肾气丸。
【验方集锦】
[中药内服方]
1.蓝蒡赤芍二参汤
[方药] 板蓝根、牛蒡子各20g,赤芍、丹参、玄参、葛根各15g,马勃、桔梗、射干、甘草各10g,牡丹皮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14日为1个疗程,用2~3个疗程。对照组54例,用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泼尼松10mg,抗病毒口服液10ml,每日3次口服。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86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55例、26例(P<0.05),有效24例、20例,无效7例、8例,总有效率91.85%,85.18%。(中医杂志,2001,5)
2.牡蛎蓝黄汤
[方药] 生牡蛎30g,板蓝根、黄药子各15g,夏枯草、海带各12g,山豆根10g,玄参9g,当归、浙贝母各6g,陈皮5g。对照组54例,用上方去黄药子。
[用法] 均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86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55例、26例,有效24例、10例,无效7例、8例,总有效率91.85%,85.18%(P<0.05)。(天津中医药,2003,2)
3.鱼银龙胆解毒汤
[方药] 鱼腥草30g,金银花20g,龙胆15g,黄芩、栀子、柴胡、郁金、川楝子、合欢花、连翘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2例,用泼尼松片30~40mg晨顿服。均2周为1个疗程。用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9例、11例,有效9例、10例,无效2例、11例,总有效率95%,65.63%(P<0.01)。见不良反应分别3例、46例次(P<0.01)。(河南中医,2004,4)
4.珍珠宁心汤
[方药] 珍珠母20~30g,生地黄、龙骨、牡蛎各10~15g,当归10~12g,柴胡10g,栀子6~10g,黄连(酒炒)5g。随症加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三餐后1小时及睡前口服。7日为1个疗程。禁辛辣、刺激性之品。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浙江中医杂志,2009,1)
5.清热解毒消瘿汤
[方药] 夏枯草30g,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昆布、浙贝母各15g,黄芩、牛蒡子各12g,黄连、海藻、重楼、僵蚕各10g,马勃、甘草各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47例,用吲哚美辛25mg,泼尼松10mg,每天3次口服;7日后泼尼松减量。均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8例。用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42例、30例,显效各4例,有效2例、8例,无效0例、5例,总有效率100%,89%。随访8周,分别复发0例、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9,8)
[中西药并用方]
1.解毒养阴散结汤加减
[方药] 蒲公英30g,制龟甲、鳖甲、生地黄各20g,板蓝根、沙参、麦冬、桔梗、法半夏各15g,射干、天竺黄各10g,甘草5g。随症加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8例,均用甲状腺糖衣片每次40mg,每日2次口服;利巴韦林0.4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6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用3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1例、20例,好转7例、9例,无效2例、9例,总有效率95%,76.3%(P<0.05)。治愈者随访6个月,分别复发0/24例、2/1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
2.清热消瘿汤
[方药] 板蓝根50g,金银花、夏枯草各30g,连翘、猫爪草、玄参各15g,乳香、没药各10g,蜈蚣1条。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并用蒙药哈布德尔-9(又名力毕巴勒珠尔),加鸡蛋清,调敷患处,每日1~2次,14日为1个疗程。停用其他药。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6例。结果:治愈21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9%。(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3)
3.海藻牡蛎汤
[方药] 海藻、生牡蛎(先煎)各24g,牛蒡子、郁金、佛手各15g,夏枯草、山慈菇、莪术、生晒参(另煎)各10g。肝火旺加龙胆、黄芩;阴虚加鳖甲;咽部不适加八月札;心悸、夜寐不安加柏子仁、远志;便秘加大黄、瓜蒌仁;月经期去莪术,加丹参、赤芍。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用片仔癀2~4g,冷开水调化,外敷患处,保持湿润,隔日换药1次。与对照组17例,均用泼尼松15~30mg,甲状腺素片40~120mg,每日分3次口服。均20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35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30例、7例(P<0.01),有效5例、9例,无效0例、1例。随访6个月,分别复发6例、10例。(福建中医药,2001,6)
4.清热消瘿汤加减
[方药] 蒲公英、夏枯草、半枝莲各30g,沙参25g,板蓝根、麦冬、制鳖甲、生地黄、金银花各20g,自然铜15g,桔梗、马勃各10g,甘草5g,蜣螂虫3只。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29例,每日用泼尼松30mg,2周后,每1~2周减5mg;吲哚美辛每日3次,每次25~50mg,用2周;甲状腺毒症用普萘洛尔每次30mg,每日2次,功能减退用甲状腺片20~40mg,每日1次,口服。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6例。结果:甲状腺回缩、痛止及退热时间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2个月,分别复发5例、7例。(湖北中医杂志,2002,1)
5.二参麦夏板蓝根汤
[方药] 玄参、沙参、麦冬、夏枯草、板蓝根、浙贝母各15g,牡丹皮、赤芍、牛蒡子各12g,蝉蜕、柴胡、薄荷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局部症甚用六神丸15粒,食醋溶化后,涂患处。并用甲状腺片每次20mg,每日口服;泼尼松10mg隔日晨顿服;均症状减轻后减半量。
[疗效] 治疗顽固性亚急性甲状腺炎36例。结果:显效(症状消失,体温、血细胞沉降率均复常。停药>6个月,未复发)2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中国中医急症,2003,1)
6.牡蛎二参夏枯草汤
[方药] 牡蛎30g,玄参、丹参各20g,夏枯草15g,黄芩、连翘、山慈菇各12g,柴胡、三棱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0例,均用泼尼松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渐减量。均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3例。用3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0例、12例,有效12例、10例,无效1例、8例,总有效率97%,73.3%(P<0.01)。随访<6个月,分别复发1例、6例(P<0.01)。(吉林中医药,2005,1)
7.龙胆银翘二芍汤
[方药] 龙胆、金银花、连翘各15g,赤芍、白芍各12g,柴胡、郁金、黄芩、栀子、牡丹皮、生甘草各10g。甲状腺肿大甚加三棱、莪术、生牡蛎;痛甚加延胡索、白芷;热甚伤津加天花粉、生地黄;痰阻甚加川贝母、瓜蒌皮、法半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4~8周为1个疗程。并用泼尼松15mg顿服,用3日。对照组21例,用泼尼松30mg顿服,2周后,每1~2周减5mg至停用;8周为1个疗程。甲状腺功能亢进加普萘洛尔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6例。结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及回缩时间、治疗1周后血细胞沉降率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8周,两组分别复发4例、7例(P<0.01)。(光明中医,2006,2)
8.蒲公二甲汤
[方药] 蒲公英30g,制龟甲、鳖甲、生地黄各20g,板蓝根、沙参、麦冬、桔梗、法半夏各15g,射干、天竺黄各10g,甘草5g。初期咽痛、咳嗽、发热加柴胡、生石膏、浙贝母;口干、便秘加枳壳、葛根;心悸、多汗加酸枣仁、山茱萸;声嘶加竹茹、诃子;结节硬加三棱、猫爪草;纳差加鸡内金、麦芽。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39例,均用泼尼松30~40mg,每天分1~2次口服;血细胞沉降率复常后渐减量。发热、颈痛甚酌加吲哚美辛25mg(或阿司匹林0.5~1g),每天3次。均6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7例。用3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1例、16例,有效15例、12例,无效1例、11例,总有效率97.3%,71.8%(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分别5.4%,43.5%,10.8%,36.4%(均P<0.01)。(中国民间疗法,2007,2)
9.蒲蓝郁金汤
[方药] 蒲公英24g,板蓝根15g,郁金12g,柴胡、黄芩、赤芍、牡丹皮各10g。随症加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30例,均用泼尼松30~40mg,每天分1~2次口服;血细胞沉降率复常后,渐减量。发热、颈痛甚用吲哚美辛25mg(或阿司匹林0.5~1g),每天3次口服。甲亢每天用甲巯咪唑5~10mg,口服。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1例、14例,显效5例、6例,有效各5例,无效1例、5例,总有效率96.88%,83.33%。复发率分别9.37%,43.3%。不良作用率分别12.5%,40%。(湖北中医杂志,2008,6)
10.丹栀逍遥散加味
[方药] 夏枯草20g,柴胡、郁金各15g,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2g,甘草10g。甲状腺肿大痛甚加鳖甲、生牡蛎、海藻;发热、咽喉痛加金银花、连翘、木蝴蝶。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28例,均用泼尼松30mg,顿服;2周后,改20mg;再2周后,每天用量每周减5mg,至症状消失,用8周。甲亢用普萘洛尔;甲减用甲状腺片(或优甲乐片)。对症处理。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用4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3例、8例,好转16例、14例,无效3例、6例。随访8周,分别复发2例、5例。(中医杂志,2008,10)
11.三草消瘿汤
[方药] 猫爪草30g,鬼针草20g,野菊花、土牛膝、黄药子各12g,猫眼草、白僵蚕、鬼箭羽、土贝母、白芥子各10g,全蝎、野升麻各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与对照组40例,均用泼尼松片每天3次,每次10mg,口服;1~2周后,每周递减5mg;用2个月。用吲哚美辛,每次25mg,每天3次,口服;用2周。甲亢用普萘洛尔每次10mg,每天3次,口服;甲减用甲状腺片(或优甲片),短期替代治疗。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0例。结果:两组分别临床控制29例、17例,显效13例、9例,有效各7例,无效1例、7例,总有效率98.0%,82.5%(P<0.05)。(浙江中医杂志,2009,8)
[综合治疗方]
1.龙牡银翘蒲瓜汤
[方药] 生龙骨、生牡蛎各30g,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瓜蒌20g,鱼腥草、丹参、赤芍、牡丹皮各15g,枳壳、延胡索各12g,甘草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0例,用泼尼松每日20~30mg,酌情渐减量。均2周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用2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12例、3例,有效25例、9例,无效3例、8例,总有效率92.5%,60%(P<0.0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3)
2.蓝藻柴芍汤
[方药] 板蓝根24g,海藻15g,柴胡、芍药、黄药子、牛蒡子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穿琥宁0.4g,加生理盐水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2周。用对照组38例,用布洛芬,每次0.3g,每日2次,口服。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8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4例、27例,有效3例、7例,无效1例、4例,总有效率97.37%,89.47%(P<0.05)。随访3个月,分别复发1例、4例。(四川中医,2005,4)
[内外并治方]
普济消毒饮
[方药] 板蓝根15g,黄芩、黄连、牛蒡子、连翘、玄参、僵蚕、海藻、重楼、浙贝母各10g,甘草、桔梗、马勃、升麻、柴胡、陈皮、薄荷各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用独角膏,外敷,3日换药1次。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84例。用1个月,结果:治愈率95%,显效率97%。药物不良反应7%。(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9)
[分期分型方]
1.分期辨治方
[方药] 初期用柴胡6g,夏枯草、大青叶各15g,黄芩、牛蒡子、连翘、板蓝根、金银花、浙贝母各10g。中期气阴两虚型用煅牡蛎20g,太子参15g,玄参、麦冬、川贝母、制黄精、陈皮、法半夏各10g,五味子6g;脾肾阳虚型用熟地黄、皂角刺各20g,鹿角胶、山慈菇各10g,制附子、炮姜炭、白芥子各6g,肉桂5g。恢复期用茯苓、三棱、莪术各15g,海藻、昆布、半夏、陈皮、川贝母、郁金各10g,柴胡、青皮各6g。随症加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65例。结果:治愈38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97%。(陕西中医,2008,11)
2.辨证分4型方
[方药] 外感风热用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各20g,鹿角霜15g,金银花、白芥子、牡丹皮、赤芍、牛蒡子、荆芥各10g,麻黄、生甘草各5g;肝胆郁热用鹿角霜、丹参、夏枯草各15g,牡丹皮、当归、熟地黄、赤芍、白芥子、白芍、柴胡、黄芩各10g,生栀子8g,肉桂、生甘草各5g;阴虚内热用鹿角霜、天冬、麦冬、枸杞子各15g,玄参、丹参各12g,白芥子、当归、熟地黄、牡丹皮、知母各10g,五味子、酸枣仁各8g,甘草5g,肉桂3g;阳虚痰凝用鹿角胶20g,党参15g,熟地黄、白芥子、当归各10g,干姜6g,肉桂、麻黄、甘草各5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48例,每天用泼尼松30mg,口服;10日后,每周减5mg,至每天5mg维持。症状较轻用吲哚美辛25mg,每天2次口服;用2周。甲减每天用优甲乐片50~150μg,口服。心悸甚用普萘洛尔;感染用抗生素。用8周。
[疗效]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3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52例、46例,好转1例、2例。随访4周,分别复发2例、13例(P<0.01)。(江苏中医药,2008,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