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重症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穿刺前,应详细介绍置管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测压后应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等的变化。24h 超过2 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氧疗是缓解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撤机前12h应停用镇静药物。③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频率等,同时监测心率、血压,以及有无出汗、发绀、呼吸窘迫等症状。

(一)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1.心电图 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等。

2.血压 条件允许可用多普勒效应无创血压计连续监测血压为宜。

3.脉搏 脉搏的快慢、节律、充盈度、血管壁弹性可反映外周循环状况。

4.平衡动脉压(MAP) 是指心动周期的平均血压,正常值为10.9~13.6kPa。MAP=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

5.中心静脉压(CVP) 是反映静脉张力和容量的指标,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H2O)。CVP过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应该给予补液;CVP过高提示输入液体量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6.肺动脉楔压(PAWP) 正常值0.8~1.6kPa。PAWP>2.4kPa,说明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发生;PAWP<2.4kPa,是诊断急性肺损伤及ARDS的重要指标。

7.肺毛细血管楔压 是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

8.心排血量 是监测左心功能的最重要指标。

9.心脏指数 是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

(二)监测血流动力学静脉置管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 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静脉置管术属于有创性操作技术,病人缺乏有关导管穿刺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存在恐惧心理。穿刺前,应详细介绍置管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使其积极配合。

2.预防感染 与导管相关的操作应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导管穿刺点应定期更换无菌敷料。若敷料被浸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3.固定并保持管腔通畅 妥善固定导管,各连接处紧密固定,防止脱开导致出血或空气进入。

4.中心静脉导管(CVP)护理 每日更换输液管道,并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不用于输血、静脉取血等用途。

5.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压期间的护理 严防因气体进入而引起气栓;经常检查肢体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有无皮肤颜色、脉搏及微血管充盈程度的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测压后应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等的变化。

6.拔管后的护理 局部加压固定后用敷料覆盖。必要时用沙袋压迫。拔管后24h内,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肢体肿胀等情况。

(三)呼吸功能的监测

1.潮气量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容量,正常成年人的潮气量为400~500ml 。

2.肺活量 指平静呼吸末吸气至不能吸为止,然后呼气至不能呼出的有效气体容量。正常值为65~75ml/kg。肺活量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肺和胸廓的膨胀度。

3.无效腔气量/潮气量 是判断肺泡的无效腔通气即换气功能的有效指标。正常为0.25~0.4。

4.肺内分流量 正常人分流量值为3%~5%。

5.常用血气分析指标

(1)pH:成年人动脉血pH正常为7.35~7.45,是酸碱平衡测定中的重要指标。

(2)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2.7~13.3kPa(95~100mmHg)。PaO2低于8kPa(60mmHg)是诊断低氧血症的指标。

(3)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4.5~6kPa(34~45mmHg)。PaCO2>6.7kPa(50mmHg)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指标。

(4)血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0.96~1。

(5)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若AB>SB,即PaCO2>5.3kPa,提示有CO2潴留;若AB<SB,即PaCO2<5.3kPa,提示有过度换气。

(6)M缓冲碱(BB):正常值为6~7.3kPa(45~55mmHg)。

(7)剩余碱(BE):BE增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8)阴离子间隙(AG):是判断酸碱失衡的指标之一。

(四)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的监护

1.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昏迷及昏迷指数;②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双侧对比;③生命体征;④颅内压检测、脑电图、脑血流图等;⑤肢体活动、语言、视听等状况。

2.肝功能检测 包括检查神志、黄疸、腹水、血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

3.肾功能检测 包括尿量、尿比重、肌酐、尿生化、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分析、代谢废物清除率。

(1)尿量(2008/05考试命题点):正常人每天尿量为1 000~2 000ml。24h 超过2 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

(2)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在1.015~1.025。是测定尿浓缩与稀释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正常值为80~120ml/min。如为51~70ml/min,示肾小球轻度损害;31~50ml/min示肾小球中度损害;<30ml/min示肾小球重毒损害。Ccr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的敏感指标,可早期判断肾小球的损害程度(2008/05考试命题点)。其中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监测是相对重要的内容。

(五)氧治疗

氧疗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中氧分压来增加血氧饱和度,缓解或纠正缺氧的治疗手段。氧疗是缓解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1.适应证 对于成年人低氧血症者,目前较公认的应用氧治疗的标准是PaO2<8kPa(60mmHg),但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也有不同,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低血氧病人,氧治疗标准可下调为PaO2<6.7kPa(50mmHg),给氧浓度也应控制在低水平(30%~50%)。

2.方法 氧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①高流量系统;②低流量系统。

3.目的 纠正低氧血症、减轻低氧血症症状、减少心肺做功。

4.并发症 氧中毒、二氧化碳麻醉、吸收性肺不张、鼻和呼吸道黏膜干燥、气压伤。

5.护理要点 ①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咳嗽和咳痰能力、发绀程度、呼吸幅度和节奏。定时检查病人的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血气和心电图、电解质等。②预防交叉感染。③湿化吸入气体。④注意防火和安全。

(六)人工气道

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1.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适应证 上呼吸道梗阻、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清除气道分泌物、提供机械通气的通道。

2.人工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 导管发生扭曲、气囊疝出堵塞导管远端开口、痰栓等异物堵塞管道、气管壁塌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或气管侧壁和支气管。

3.人工气道梗阻的处理方法 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抽出气囊气体、试验性插入吸痰管并吸痰。

(七)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

1.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①预防性机械通气适应证包括长时间休克的病人;术后恢复期病人;过度肥胖、严重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行胸腹部手术,明显代谢紊乱;酸性物质误吸综合征;恶病质。②治疗性机械通气包括心肺复苏后期治疗;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换气功能衰竭;呼吸功能失调或丧失;非特异性衰弱者,不能代偿呼吸做功的增加。

2.机械通气的禁忌证 ①张力性气胸或气胸;②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导致的窒息性呼吸衰竭;③伴肺大疱的呼吸衰竭;④支气管异物;⑤严重心力衰竭继发呼吸衰竭。

3.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①控制通气;②辅助/控制通气;③间歇指令通气;④压力支持通气;⑤呼气末正压。

4.呼吸机的撤离 ①临床综合情况的判断,包括呼吸衰竭的病因已基本纠正;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感染控制;神志清醒或已恢复到机械通气前的较好状态;自主呼吸平稳。撤机前12h应停用镇静药物。②常用的撤机生理参数:撤机生理参数并非撤机的绝对标准,不能代替对病情的临床综合分析;只能帮助医师更客观地评估病人的临床状况,作为撤机的参考。③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频率等,同时监测心率、血压,以及有无出汗、发绀、呼吸窘迫等症状。

5.护理要点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志变化、呼吸状态;②血气分析;③监测气道峰值压(PAP);④观察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呼吸同步,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试题精选

1.属于ICU基础监护的内容是

A.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B.持续心电图、心率、呼吸频率

C.血气分析

D.出凝血时间

E.血尿素氮测定

答案:B。

2.呼吸系统监护测定选用

A.血尿素氮

B.3P试验

C.黄疸指数

D.血气分析

E.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答案:D。

3.下列检查属于血液系统监护的是

A.血尿素氮

B.血肌酐

C.血小板

D.血糖

E.血氨

答案: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