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急救的护理措施

现场急救的护理措施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救护是院前急救的首要环节,目的是挽救和维持病人的基础生命,减轻痛苦和并发症,以对症治疗为主。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是给病人取正确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路、观察与维护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静脉留置针能保证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急危重症病人,在短时间扩充血容量有利。现场急救的主要目的是快速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采取最有效的救护措施进行救护。

现场救护是院前急救的首要环节,目的是挽救和维持病人的基础生命,减轻痛苦和并发症,以对症治疗为主。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是给病人取正确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路、观察与维护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并对不同专科的病人针对病情给予必要的护理准备。

(一)病人体位的放置

现场急救正确的卧位可使病人舒适,减少再损伤,预防并发症,有利于各种检查。

1.头、颈部外伤病人 不要搬动和摇动头、颈部位,保持头、颈部与身体一致仰卧位。如病人翻身采取轴线翻身法。单纯头部外伤取仰卧位头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取头高足低位;如面色青紫,取头低足高位。

2.无呼吸、心搏病人 取仰卧位,置于平地上,或在软垫上放一硬板,解开衣领及裤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3.神志不清有呼吸、心搏病人 放置安全舒适平卧位头偏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放松,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4.神志清楚病人 根据受伤、病变的部位放置正确的体位。急性哮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病人取半坐位或坐位,利于改善呼吸困难;咯血的病人向患侧卧位,减轻咯血并防止血流入健侧支气管和肺内;腹痛或腹部损伤病人,取屈膝仰卧位,减轻腹部肌张力;休克病人取中凹卧位,头胸部、下肢略抬高。

(二)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现场急救病人应使用针管直径较大的静脉穿刺针,保证短时间内快速输入液体和药物。静脉穿刺的部位一般选择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进行心肺复苏病人首选上肢静脉。

静脉留置针能保证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急危重症病人,在短时间扩充血容量有利。对于院前急救需要建立静脉通路的病人,尽可能选用静脉留置针,注意固定牢固,防止病人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脱出血管外。在院前急救用药时,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复核”用药原则,即听清、看清、问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复述后与医生核对,避免差错。用过的空瓶暂时保留,以便核对。

(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

现场急救的主要目的是快速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采取最有效的救护措施进行救护。首先解除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致病因素,然后进行基本生命的支持。

1.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清除分泌物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呼吸兴奋药和扩张支气管药物;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或面罩、气囊辅助呼吸、气管插管通气,对重度气胸的病人进行穿刺排气。

2.维护循环系统功能,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和休克的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心电监护、电除颤和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等。

3.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水肿及癫发作的急救护理。

4.对症救护措施,如止血、止痉、止痛、止喘、止吐等。

5.颅脑、脊柱及其他外伤的包扎、止血、固定及搬运。

6.灾害、意外事故及各种创伤的现场救护。

(四)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技巧

现场急救时对猝死、创伤、烧伤等病人,为了便于抢救和治疗,需要适当地松解或脱去病人的衣服、鞋、帽。常用的护理技巧如①脱去上衣:先健侧后患侧,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剪刀剪开;②脱长裤:病人呈平卧位;③脱鞋袜:托起并固定踝部,减少震动,解开鞋带,向下再向前顺脚型方向脱下鞋袜;④脱去头盔法: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扳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去除头盔。无颅脑损伤且呼吸良好,去除头盔较为困难,最好不去除;如病人有头部创伤且因头盔妨碍呼吸时,应及时去除头盔;疑有颈椎创伤时,应及时去除头盔。

经过上述护理准备后,迅速进行现场急救,病情允许,快速把病人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