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常心电图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幼儿及心动过速时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时,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RV5+SV1不超过4.0m V(男)或3.5m V(女)。正常的ST段多为一短暂的等电位线,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 V;ST段上抬在肢体导联及V4-V6导联不应超过0.1m V,在V1和V2导联一般不应超过0.3m V,V3不应超过0.5m V。在胸导联,T波有时可高达1.2~1.5m V尚属正常。

正常12导联心电图的波形特点见图6-11。

(一)P波(心房除极波)

1.方向 因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 VF、V4-V6导联向上,a 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2.形态 P波的形态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

3.时间 一般<0.12s。

4.振幅 在肢体导联一般<0.25m V,胸导联一般<0.2m V。

(二)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

其长短与年龄和心率有关。正常成人的P-R间期为0.12~0.20s。婴幼儿及心动过速时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时,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

图6-11 正常心电图

(三)QRS波群(心室除极波)

1.波形和振幅

胸导联:因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后下方,其在横面上指向左后方,在V1、V2导联轴上投影在负极侧,在V3、V4导联轴正极与负极侧投影大体相等,而在V5、V6导联轴上投影在正极侧。故V1、V2导联多呈rS型,RV1一般不超过1.0m 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V5、V6导联可呈q R、qRs、Rs或R型,RV5或RV6一般不超过2.5m V。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RV5+SV1不超过4.0m V(男)或3.5m V(女)。

肢体导联:因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后下方,其在额面上指向左下方,在Ⅰ、Ⅱ导联轴上投影在正极侧,而在a VR导联轴上投影在负极侧。故Ⅰ、Ⅱ导联的QRS波群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R波一般不超过0.5m V;Ⅲ、aVL与a VF导联变化较多,R+R不超过2.5m V。

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0.5m 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0.8m V,否则称为低电压。

2.时间 QRS波群多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3.Q波 除a VR导联外,正常Q波的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时间应<0.04s。正常人V1-V2导联中不应有q波,但偶尔可呈QS型。

4.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J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有时可轻度上移或下移。

(四)ST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的ST段多为一短暂的等电位线,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 V;ST段上抬在肢体导联及V4-V6导联不应超过0.1m V,在V1和V2导联一般不应超过0.3m V,V3不应超过0.5m V。

(五)T波(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1.方向 T波的方向多与同导联QRS主波的方向一致。T波方向在I、Ⅱ、V4-V6导联向上,a 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若V1的T波方向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2.形态 两肢不对称,前肢缓而长,后肢陡而短。

3.振幅 除Ⅲ、a VL、a 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在胸导联,T波有时可高达1.2~1.5m V尚属正常。

(六)Q-T间期(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其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min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为纠正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常用校正的Q-T间期(Q-Tc),Q-Tc=Q-T/R-R。正常Q-Tc≤0.44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