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血液检查

其他血液检查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据此指导临床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ESR常用于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观察,也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链接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大多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变化所致,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红细胞沉降率至少应间隔1周以上。其主要反映皮肤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过程,血小板及血管壁的功能异常时,出血时间可发生变化。每隔0.5min用干净滤纸吸干流出血液,直至出血停止,计时结束。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HCT或packed cell volume,PCV)又称红细胞压积,是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

【参考值】 男性:0.42~0.52(42%~52%),女性:0.37~0.48(37%~48%)。

【临床意义】

1.血细胞比容增高 ①相对性增高:见于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②绝对性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比容减低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病因不同的贫血红细胞体积变化不同,故HCT虽然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相同,但改变程度并不一致。

(二)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经活体染色后,呈现线网状结构的浅蓝或深蓝色颗粒,故称之为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 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9/L;新生儿:2%~6%。

【临床意义】

1.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 ①RET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等;②RET减少,表示骨髓红系增生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对值低于15×109/L可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辅助诊断指标。

2.评价疗效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贫血分别给予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3~5d,网织红细胞计数值开始上升,7~10d达到峰值,2周以后逐渐降至正常;②骨髓移植或EPO治疗后,若骨髓开始恢复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计数值上升。

3.放、化疗监测 临床放、化疗后,如出现骨髓抑制,早期会出现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降低,然后才检测到网织红细胞的降低。停止放、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上述指标依次上升。可据此指导临床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

(三)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是将抗凝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红细胞受重力作用沉降的速度,一般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血沉与血浆蛋白成分、红细胞形态、数量、生理因素、技术因素等有关。ESR常用于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观察,也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

【参考值】 成年男性:0~15mm/第1小时末,成年女性:0~20mm/第1小时末(魏氏法)。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新生儿红细胞含量较高,纤维蛋白含量低,血沉较慢;②12岁以下儿童红细胞生理性低下,血沉较快;③老年人高于青壮年;④女性高于男性。

2.病理性加快 ①炎症性疾病,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及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或风湿热活动期可见血沉加快;②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③恶性肿瘤;④高球蛋白血症,如慢性肾炎、SLE、肝硬化等;⑤高胆固醇血症;⑥贫血。

3.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临床意义较小。

红细胞沉降率是一项灵敏但缺乏特异性的指标,很多疾病均表现为ESR加快,故ESR不能用来诊断疾病,一般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①结核病、风湿热的病情观察,活动期血沉增快,病变好转或静止时刻降低或恢复至正常;②组织损伤与坏死的鉴别,如心绞痛时血沉正常,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恶性肿瘤时血沉增快。

链接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大多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变化所致,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红细胞沉降率至少应间隔1周以上。

(四)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脱落形成的无核细胞,直径为2~3μm,主要有止血、促凝血作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或blood platelet count,BPC)是指单位容积内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血小板计数可受年龄、季节、昼夜、活动程度、进食、性周期、血管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血小板计数较低,出生后3个月可达成人水平;冬季较夏季高,在24h内午后较清晨高;剧烈运动、进食后也可稍高;女性月经早期减低,月经后期增高;动脉血高于静脉血,静脉血高于末梢血。

2.病理性变化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有自发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见于: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化学品及药物的毒性作用等;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等。

(2)血小板增加:血小板高于3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加。见于:①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慢性感染,急性溶血等,一般不超过500×109/L;③脾切除后。

(五)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是指皮肤损伤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其主要反映皮肤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过程,血小板及血管壁的功能异常时,出血时间可发生变化。

【试验方法】 将血压计袖带缚于上臂,并维持一定压力,成人40mm Hg,儿童20mm Hg。在肘前凹窝下2cm处消毒,轻轻绷紧消毒处,将出血时间测定器与皮肤贴紧并按动按钮,使刀片由测定器内弹出并刺入皮肤,成人切口约5mm,深1mm,待血液自然流出开始秒表计时。每隔0.5min用干净滤纸吸干流出血液,直至出血停止,计时结束。

【参考值】 测定器法:4.8~9min,超过9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1.BT延长 见于:①血小板数量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②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③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假血友病等;④毛细血管壁异常,如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⑤药物影响,如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BT缩短 见于:①某些严重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②心肌梗死、脑梗死、DIC高凝期等。

(六)凝血时间测定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是指离体的血液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项筛选试验。

【试验方法】 抽取被评估者静脉血3ml,自血流入针头开始计时,去针头后将血液平均注入三支8mm小试管内,置37℃水浴中。3min后,每隔0.5min将第一管倾斜1次,直至将试管倒置血液不流动为止;以上述方法再依次观察第二管、第三管。以第三管凝固时间为凝血时间。

【参考值】 4~12min。

【临床意义】

1.CT延长 见于: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乙;②凝血酶原缺乏,如重症肝病、阻塞性黄疸;③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纤溶亢进、无(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④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DIC早期应用肝素治疗时或口服抗凝药物。

2.CT缩短 见于高凝状态,如血栓性疾病。

(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在抗凝血浆中加入活化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凝血活酶,再加入适量的Ca2+。从加入Ca2+到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最常用的敏感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32~42s,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APTT延长 主要用于发现轻型血友病。也可见于血中抗凝物质增多、肝病、DIC、大量输入库存血等。

2.APTT缩短 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等。

3.肝素治疗监测 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为宜。

(八)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是在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加入Ca2+到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它不仅反映凝血酶原水平,也反映因子Ⅰ、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正常为11~13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othrombin time ratio,PTR)为被评估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参考值为0.85~1.15。

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即INRISI,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INR的参考值为0.9~1.1。

【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见于:①先天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单独或联合缺乏;②先天性无(低)纤维蛋白血症;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维生素K缺乏、严重肝病、纤溶亢进、DIC等;④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

2.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见于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等。

3.口服抗凝药的监控 临床上对口服双香豆素(华法林)的病人监测INR维持在2~3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