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网膜脱落容易两眼脱落吗

视网膜脱落容易两眼脱落吗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暗适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第二阶段是暗适应的主要构成部分,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人和高等哺乳动物的双眼都在面部前方,两眼视野有很大的重叠部分,当两眼同时观看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就称为双眼视觉。在双眼视物时,物像必须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才能产生单一物体的感觉。单眼视觉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并借助生活经验,物体表面的阴影等也可产生的立体感,但不够精确。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逐渐恢复,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dark adaptation)。相反,人从暗处突然进到亮处,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视物,只有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在暗室中测定人眼感知最弱光线的阈值时,可看到在暗处此阈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一般在进入暗室后的最初5~8min,有一个阈值的明显下降期,之后又出现阈值的进一步下降;在进入暗室后25~30min时,阈值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于这一水平。暗适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第二阶段是暗适应的主要构成部分,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实验证明,视紫红质的浓度与光敏感度的对数成正比。因此,视紫红质的含量只要稍有减少,光敏感度就会大大降低。

明适应出现较快,需数秒至1min即可完成。其产生机制是,在暗处视杆细胞内蓄积了大量视紫红质,到亮处时遇强光迅速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光感。待视紫红质大量分解后,视锥细胞便维持了亮光下的明视觉。

(二)视敏度

视敏度(visual acuity)也称视力,是指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即分辨物体上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视角(visual angle)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所谓视角,是指物体上两点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球后,在节点交叉时所形成的夹角。眼能辨别两点所构成的视角越小,表示视力越好,正常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需要视角大约等于1分角。当视角为1分角(1/60°)时,视网膜上的物像两点间的距离为5μm,稍大于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视锥细胞的直径一般为2~6μm,中央凹处最小的视锥细胞直径为1.5μm),此时两点间刚好隔着一个未被兴奋的视锥细胞,于是,冲动传入中枢后可形成两点分开的感觉。

视力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视力检查时,将视力表置于眼前5m处,视力表上1.0行的E字,每一笔画的宽度和间隙均为1.5mm,5m外相距1.5mm的两点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视角为1分度(图9-7)。

图9-7 视力与视角

(三)视野

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visual field)。视野的最大界限以它和视轴(单眼注视外界某一点时,此点的像正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央凹处,连接这两点的假想线即视轴)所形成夹角的大小来表示,可用视野计检查视野大小。

图9-8 人右眼视野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其中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图9-8),视野的大小可能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另外,由于面部结构(鼻和额)对光线的阻挡,也影响视野的大小和形状。如一般人颞侧与下侧视野大,鼻侧与上侧视野小。临床上检查视野,有助于诊断视神经、视觉传导路和视网膜的病变。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人和高等哺乳动物的双眼都在面部前方,两眼视野有很大的重叠部分,当两眼同时观看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就称为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两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不同视网膜部分的像又各循自己特有的神经通路传向中枢,但正常人主观感觉上只产生一个“物”的感觉。这是由于从由物质同一部分的光线,成像在两侧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例如,两眼的黄斑部就互为相称点,一眼的颞侧视网膜和另一眼的鼻侧视网膜互相对称;而一眼的鼻侧视网膜也与另一眼的颞侧视网膜互相对称。双眼视觉要靠眼外肌的精细协调运动来完成。在双眼视物时,物像必须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才能产生单一物体的感觉。若用手指压一侧眼球的外缘,则一物就见两像,称为复视。

双眼视觉可扩大视野,弥补生理盲点的缺陷,增加对物体距离和形态大小判断的准确性,同时还能感知物体的深度(厚度),产生立体视觉(stereoscopic vision)。这是因为用两眼注视同一物体时,在两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些来自两眼稍有不同的信息经过高级中枢处理后,形成立体感觉。单眼视觉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并借助生活经验,物体表面的阴影等也可产生的立体感,但不够精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