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戒为大药

以戒为大药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王肯堂的母亲生病了,请了很多医生都难见好转。王肯堂说,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啊!有一次,王肯堂的妹妹因为疾病昏厥过去,众多医家都说没救了。王肯堂能够通过病人写字,看出病人身体有何不适,字乃心所现,字不敬,心先病。而王肯堂就常向紫柏大师学习佛禅。紫柏大师说,真正觉悟者,应当以戒为师。佛是大医王,以戒为大药。紫柏大师提出禅教双修,佛是大医王,唯内究其心,外弘法利生,才能真正普度众人。

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

明朝以后,中医界医家辈出,医籍更如汗牛充栋。

正因为医籍这么多,学医的人更要慎重选择。

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这部书,是比较详细完备的,是医林很好的一部参考书。

王肯堂是什么人呢?这人可不简单,前面我们讲中国古代的名医,绝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而且是非常厉害的读书人。

很多名医都有宰相将帅之才,这是一点都不虚言的。

就拿王肯堂来说,他是江苏人,进士出身,任翰林院检讨。更难得的是他父亲、祖父都是进士出身,真是一门三进士。

为什么这么高的地位,突然跑到民间来行医呢?

原来王肯堂的母亲生病了,请了很多医生都难见好转。王肯堂就想到自己愧为人子,居然眼睁睁看着母亲卧病在床,却无能为力,不能代替母亲受病,又不能帮助母亲脱离病苦。王肯堂说,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啊!于是马上研究医道,废寝忘食,以救母亲。

有一次,王肯堂的妹妹因为疾病昏厥过去,众多医家都说没救了。王肯堂不相信,用《伤寒论》里的方法,把妹妹救了过来。这下大家排着队到王府来求医问药。

而王肯堂用《伤寒论》里的方法,努力地帮众人解除病苦,发现效果居然很好。一下子他的医名就传开来了。

王肯堂很有感触地说,《伤寒论》不仅为伤寒立法,更是为百病立法,张仲景就是医门的孔子,仲景以前的医道精髓如果不是仲景,传不下来,仲景以后的医门龙象,如果不是仲景就没有榜样可效法。所以只有溯本求源,回归经典,一门深入,长期熏修,医道久久必有成就。

大家很奇怪,为什么王肯堂半路出家,医学成就那么大?

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你看他与谁交朋友,就知道他的境界有多高。

王肯堂交游非常广泛,他跟名医缪仲淳是好朋友。

一般人认为,文人相轻,同行是敌。

其实这是心胸不开阔的说法,王肯堂跟缪仲淳无话不谈,没有隔阂,他们既是名儒,更是名医,他们没有相互轻视敌对,反而惺惺相惜。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共同的心,解救民生疾苦。

王肯堂笃行佛学,自号念西居士,他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交往甚深。大家都不解,不是说异教徒不能圆融相处吗?

这也是心胸不开阔的说法。真正的宗教创始人,都是心胸博大、圆融无碍的,都是爱人利他,没有分别的。

王肯堂除了跟利玛窦谈传教,更谈医学。谈到传教时,王肯堂提出传教者,传道、教育也,舍教育则道不传。所以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心得。

王肯堂居然会做眼窝边肿瘤切除手术,这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能的医生。

王肯堂能够通过病人写字,看出病人身体有何不适,字乃心所现,字不敬,心先病。王肯堂的书法登峰造极。他常跟董其昌谈论书法。

古代的名医,大都是名儒,或名道、名僧,要不然就常跟这些高人接触,向他们学习。而王肯堂就常向紫柏大师学习佛禅。紫柏大师何许人也?明朝四大高僧也。

紫柏大师是王肯堂的受戒师,他常书信勉励王肯堂。

儒佛怎么能够水乳交融得这么好?原来紫柏大师主张佛、道、儒一致,他融和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提出: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

王肯堂想亲近紫柏大师,还向紫柏大师请教医道。

紫柏大师说,真正觉悟者,应当以戒为师。佛是大医王,以戒为大药。现在时代戒行散乱,才出现那么多狂禅顽病。不真修实炼,终归是空花泡影。无觉悟了心,毕竟是徒增病苦。

原来当时修禅的人不讲经说法,学经教文字的人很少究心护念,这样好的经典就像金子一样,如果把金子放在眼睛里,叫作金屑翳目,反而成为障碍

王肯堂谦虚地请教该如何走入正道?

紫柏大师提出禅教双修,佛是大医王,唯内究其心,外弘法利生,才能真正普度众人。就像学医应当不断读书,内明心性,然后再外临床,救治疾病,才能不断上进。

王肯堂遂从佛门里领悟到医道的精髓,他为后世留下了数百万言的珍贵典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