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典故“程门立雪”出处的考察

对典故“程门立雪”出处的考察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辞源》“程门立雪”辞条如是记载:宋程颐门人杨时游酢,一日往见颐。后人因用“程门立雪”为尊师重道的故实。“程门立雪”一条即出自卷十二《传闻杂记·侯子雅言》。以上通过对典故“程门立雪”出处的考察,可以知道,最早记载“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文献是北宋侯仲良的《侯子雅言》,其次是南宋初冯忠恕《涪陵记善录
对典故“程门立雪”出处的考察_游酢新论:续编

要考察一个成语或一个典故的来源,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要查找《辞源》,其次就是查《古书典故辞典》。《辞源》“程门立雪”辞条如是记载:

程颐门人杨时游酢,一日往见颐。时值大雪,颐偶然瞑目而坐,二人遂侍立不去。待颐觉,时酢始辞别,门外已雪深一尺。见《宋史》四二八《杨时传》。后人因用“程门立雪”为尊师重道的故实。元谢应芳《龟山稿》(按,应为《龟巢稿》)七《杨龟山祠》诗:“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文靖,杨时谥。

《古书典故辞典》则介绍说:“程门立雪,(是)宋代杨时、游酢见程颐的故事。《宋史·杨时传》载:‘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去。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元代谢应芳《杨龟山祠》诗:‘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后来,用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辞源》与《古书典故辞典》的说法,其本意无疑是要揭示这个典故最早的文献来源,但从上文来看,显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而且,“程门立雪”作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的形成,以及这个成语在最终形成时一些必然会有的一些演变过程,在两部工具书中也没有加以进一步说明。因为从《宋史·杨时传》的记载,和谢应芳的诗句,人们也可以提炼出诸如“立寒雪”、“立雪师门”、“游杨立雪”、“立雪门外”之类的一些词组,而未必就一定会是“程门立雪”。考释词语典故来源,本应引证最初资料,今人所编工具书如上引之《辞源》、《古书典故辞典》,均引证《宋史·杨时传》,感觉仍不够到位。众所周知,《宋史》编纂于元朝末年,主纂者是元代的脱脱(1314-1355),考游、杨赴洛阳拜程颐为师是在北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下距脱脱纂修《宋史》少说也有三百多年;把一个历史掌故的来源放在三百多年之后的某一部典籍,无论如何也难以令人信服,或者说,把《宋史·杨时传》的记载作为“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最早出处,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实际上,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是《程氏外书》卷十二。文曰:“朱公掞来见明道于汝,归谓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程氏外书》,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所编,是《程氏遗书》的续编。内容与《程氏遗书》相同,也是“二程”的讲学语录,所据为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胡安国、游酢诸家所记。“程门立雪”一条即出自卷十二《传闻杂记·侯子雅言》。

侯子即侯仲良,字师圣,“河东人,二程子舅氏华阴先生无可之孙”。他是“二程”的表弟,也师从于“二程”。(事迹载《宋元学案》卷三十《刘李诸儒学案》)据《宋史·胡安国传》记载,侯仲良是一位“言必称二程先生”的理学家,胡安国对其评价甚高。他说:“其安于羁苦,守节不移,固所未有。至于讲论经术,则通贯不穷;商榷时事,则纤微皆察。”正因如此,故遣其子胡宏从之学。

《宋史·艺文志》著录侯仲良著有《论语解》一卷,朱熹对此书评价:“其学大抵明白劲正,而无深潜缜密沈浸浓郁之味,故于精微曲折之际不免疏略,时有罅缝。不得于言而求诸心,乃其所见所存有此气象,非但文字之疵也。”

侯仲良与“二程”的关系如此密切,他的《侯子雅言》显系亲闻,即所谓“第一手资料”或“原始记录”。其书今虽已散佚,但有三条保存在朱熹编纂的《程氏外书》中,故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应无可怀疑。

由于侯仲良是将游、杨“立雪”与朱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的典故并列而记的,故在朱熹弟子和表侄祝穆(?-1256)所编的类书《事文类聚》前集卷二十三中,才有“坐春风立寒雪”的条目:“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游定夫、杨中立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尔辈尚在此乎?今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三尺。”在同书别集卷二十七中,又将此一分为二,形成“坐春风、立寒雪”两个各自独立的条目。“坐春风”条曰:“侯师圣云: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立寒雪”云:“游、杨初见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同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前后区别只在于雪深“三尺”与“一尺”程度之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祝穆《事文类聚》前集所载这段话的文末,注明引文出处是《涪陵记善录》一书,而不是引用朱熹所编的《程氏外书》。据考,《涪陵记善录》是程颐的另外一位门人尹焞(1071-1142,字彦明,人称和靖先生,河南洛阳人,《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以后,因避战乱在蜀中涪陵时,由其门人冯忠恕所记的语录。此书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儒学类》有著录,但未署撰者名氏;张鎡《仕学规范》卷首《编书目》中列有编纂这部书的参考书目一百种,《涪陵记善录》也是其参考书之一。《宋史·艺文志》作《涪陵记》一卷,作者为冯忠恕。此书今虽已久佚,但在宋代的一些儒学典籍中仍可读到部分内容。除《事文类聚》之外,朱熹编《程氏外书》卷十二从此书转录了有关尹和靖的言行八条,称“右八事《涪陵记善录》,冯忠恕所记尹公语”。《伊洛渊源录》卷四《伊川先生遗事》第一条“王霖公泽言”,也是从《涪陵记善录》转录;卷十四则载“冯圣先,名理,汝州人。陈恬叔易为作志文,尹公再题其后。其子忠恕,从尹公学。《涪陵记善录》者也,志、跋皆见录中”。《朱子语类》卷十七有郑可学记“因看《涪陵记善录》,问‘和靖说敬,就整齐严肃上做’;上蔡却云‘是惺惺法’,二者如何?”一条。

无独有偶,将“坐春风”、“立寒雪”两个典故并列而言的,还有南宋徽州休宁人程若庸(字达原,号勿斋,生卒年不详,为咸淳年间进士,历任安定、临汝、武夷书院山长)。他在《斛峰书院讲义》中说:“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是志也,坐春、立雪之时,身体心验之旧矣。‘道南’之教,宁不以是为先务乎?由龟山、豫章而延平,逮吾朱子,大成集焉,推其说以教天下后世,至明且备。”

以上通过对典故“程门立雪”出处的考察,可以知道,最早记载“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文献是北宋侯仲良的《侯子雅言》,其次是南宋初冯忠恕《涪陵记善录》,而将此完整保存且为后世所知的是朱熹所编的《程氏外书》。最早为这个典故“取名”的是祝穆,但是,他的“立寒雪”三字词,在后世并没有广泛地流传开来;也可以说,“程门立雪”作为一个成语,在南宋时并未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