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栓前状态相关检测

血栓前状态相关检测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备贫血小板血浆。FPA在体内半衰期只有4min,因此,FPA是反映即刻状态下的凝血酶活性。加上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PAP含量呈正相关。PAP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以及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等。

(一)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

【原理】测定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TAT)常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兔抗人凝血酶抗体包被于固相板上,待检血浆和标准品中的TAT以其凝血酶与抗凝血酶抗体结合,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人凝血酶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颜色深浅与TAT含量成正比。

试剂】具体见试剂盒。

【操作】

1.血浆制备:静脉采血1.8ml加0.109mol/L枸橼酸钠0.2ml,混匀抗凝。制备贫血小板血浆。

2.按照试剂盒说明和要求操作:包被、加样、酶标抗体、显色、终止反应。

3.在492nm酶标仪上测出标准管和测定管的吸光度A值,以标准管浓度为横坐标,标准管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测定管浓度。

【注意事项】

1.标本应4℃保存,72h内测定。

2.TAT浓度过高超过60μg/L时,标准曲线不成线性关系,应进行稀释后测定,否则测定结果偏高。

3.显色反应不能太强,TAT标准品的A值达到1.800左右。

4.溶血、脂血、含类风湿因子血浆样品影响结果。

【参考范围】1.0~4.1μg/L。

【临床意义】增高反映了体内凝血酶的生成及抗凝反应激活,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血浆TAT水平仍高于6μg/L应继续治疗,否则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可用于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监测,肝素和纤溶治疗有效时,血浆TAT水平下降。

(二)凝血酶原片段1+2(F1+2)检测

【原理】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用兔抗人F1+2包被于ELISA固相板上,加入待检血浆,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人F1+2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颜色深浅与F1+2抗原的量呈正相关。

【试剂】具体见试剂盒。

【操作】

1.血浆制备:血浆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2.按照试剂盒说明要求操作:包被、加样、酶标抗体、显色、终止、制作回归曲线。

3.以492nm酶标仪读取A值,标准曲线对应值,计算待检血浆Fl+2浓度,乘以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1.受检血浆必须以转速3000r/min以上离心分离

2.每次检测都需做好空白对照,以洗涤液替代血浆加入反应板。如果空白管显色A值超0.100,重新检测。

3.洗涤液要保留3min,甩干,以防止血浆中的多种蛋白造成交叉反应。

【参考范围】0.29~1.05nmol/L。

【临床意义】

1.血浆Fl+2是凝血酶生成的标志 先天性和获得性AT缺乏症、蛋白C缺乏症时明显升高。在DIC、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白血病也可升高。

2.作为口服抗凝剂的监测指标 口服抗凝剂患者Fl+2减低。

(三)血浆纤维蛋白肽A

【原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肽A(fibrinpeptideA,FPA)常用ELISA法。皂土处理待检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待检标本(含FPA)加入过量的已知浓度的兔抗人FPA抗体充分结合,再将此反应后的液体(有剩余的兔抗人FPA抗体)移至预先包被FPA酶标板上,剩余未结合的FPA抗体与固相FPA结合。将液相中抗FPA洗去后,加入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与固相上的抗FPA结合,加入显色剂显色,其颜色深浅与受检标本中的FPA呈负相关。

【试剂】

1.皂土、皂土缓冲液 584mgNaCl与605mgTris共溶于90ml蒸馏水,以浓盐酸调整pH为8.95,加牛血清白蛋白100mg。

2.血浆纤维蛋白肽A检测试剂盒。

3.洗涤液 pH7.4的PBS 1000ml,加0.5mlTween-20,加NaN30.2g。

【操作】

1.血浆制备: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血浆需要经皂土处理后才能测定)。

2.按照试剂盒说明和要求操作。

【注意事项】

1.采血顺利,最初2ml全血应去除,注射器应硅化或使用塑料制品。

2.待检标本用皂土处理去除纤维蛋白原,必须反复振摇10min以上,重复一次,离心速度不能低于3000r/min。

3.皂土处理过的血浆标本如果不立即检测,可置-20℃保存,集中检测。

4.标准品和受检血浆加抗FPA抗体后,可在4℃环境中过夜。

5.酶标板洗涤要充分,每次洗涤液保持3min。

【参考范围】

女性不吸烟、未服避孕药者为1.20~3.28μg/L。

男性不吸烟者为1.22~2.44μg/L。

【临床意义】

FPA增高说明凝血酶活性增加,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DIC、脑梗死、SLE、恶性肿瘤等。FPA在体内半衰期只有4min,因此,FPA是反映即刻状态下的凝血酶活性。

(四)血浆纤溶酶-纤溶抑制酶复合物检测

【原理】测定血浆纤溶酶-纤溶抑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首先将纤溶抑制酶抗体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再加入受检血浆,血浆中纤溶酶原-α2-纤溶抑制酶复合物中的纤溶酶原部分与包被抗体结合于固相载体上,加入过氧化物酶标记的α2-纤溶抑制酶抗体,与已结合在包被抗体上的PAP中α-纤溶抑制酶部分结合。加上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PAP含量呈正相关。

【试剂】具体见试剂盒。

【操作】

1.血浆制备:用0.109mol/L枸橼酸钠按1:9制备抗凝血,分离贫血小板血浆。受检血浆用标本稀释液作1:50倍稀释备用。

2.将标准PAP用标本稀释液配制成10μg/ml、5.0μg/ml、2.5μg/ml、1.25μg/ml、0.625μg/ml和0.3125μg/ml。

3.在抗体包被好的反应孔内,分别加各种浓度的标准液和待测稀释血浆100μl。置37℃温育180min。洗涤5次,甩干。

4.加酶标α2-纤溶抑制酶抗体100μl,置37℃温育180min。洗涤5次,甩干。

5.每孔加底物液100μl,室温20min。加2.0mol/L硫酸50μl,终止反应。

6.以波长492nm酶标仪上读取各管A值,以标准管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标准管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测定管的A值,查标准曲线得到浓度,再乘稀释倍数50后即为最终结果。

【注意事项】

1.包被后要用封闭液处理,这样的反应板可置-20℃保存1个月。

2.本试验因使用纤溶酶原抗体为包被抗体,会出现较明显的非特异性结合而显色,所以终止反应要迅速,尽量避光操作。

3.受检标本PAP含量超出标准品可成的线性范围,可稀释100倍或200倍再检测。

【参考范围】0.12~0.7mg/L。

【临床意义】PAP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以及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等。血浆PAP是反映纤溶酶活性较好的指标,优于α2-A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