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分三型论胸痹

证分三型论胸痹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11月13日因病情加重而入院治疗,特邀袁老会诊。辨证属心阳痹阻,气滞血瘀。可将冠心病大体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至于痰浊、气滞、瘀血则包含于三型之中。若属心阳虚脱,则是危重症,应中西医结合抢救,可选四逆汤、生脉散合方加减。在临床上袁老常给部分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三七粉,这对降低血脂、调整血压、缓解心绞痛均有较好效果。

案1 肖男,54岁。

初诊:曾患冠心病3年,常发作心绞痛,口含硝酸甘油片后能缓解,曾发生昏厥。1978年11月13日因病情加重而入院治疗,特邀袁老会诊。症见胸憋胸闷,气短,心前区时痛,口唇发绀,肢冷神疲,头昏且涨,夜梦易醒,纳呆,苔薄白,舌紫略有瘀点,脉细弦。辨证属心阳痹阻,气滞血瘀。治以温阳通痹,活血化瘀,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决明子30g,茯苓、鸡血藤各18g,瓜蒌壳、丹参、枳实各15g,法半夏12g,当归、延胡索、川芎、赤芍、牡丹皮各10g,薤白9g,红花、甘草各6g,桂枝5g,三七粉1.5g,(早晚各吞服1次),6剂。

复诊:服上药后胸闷、胸憋、气短,心前区时痛均略减,未再昏厥,但仍肢冷。仍用上方去牡丹皮,桂枝加至10g,再服6剂后,病情稳定,以“冠心通络舒郁丸”调理巩固。

原按:冠心病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以本虚为主的疾病。从临床实践观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年老体虚,运化不健,或劳逸不当,七情内伤,均可致病。虽本病发病在心,但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从全面看,它是脏腑功能失调,渐致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所致。在发病过程中,因心主血脉,为病之本,痰浊、气滞、瘀血是病之标。主要病机有三点:一是心阳不足,心脉瘀阻;二是脾湿生痰,阻遏心阳;三是肝肾阴虚,气滞血瘀。三者互相影响,而以本虚标实为多。可将冠心病大体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至于痰浊、气滞、瘀血则包含于三型之中。

1.阴虚型 应标本同治,育阴潜阳兼化痰理气通络。选方为天麻钩藤饮、瓜蒌薤白半夏汤、温胆汤、桃红四物汤等化裁:决明子、生石决明、牡蛎各30g,生白芍18g,瓜蒌壳、茯苓、丹参、生地黄各15g,钩藤、地龙、陈皮、法半夏、川芎、茺蔚子各9g,红花4.5g。气滞血瘀心绞痛较甚者,加木香、失笑散或金铃子散、郁金、降香等;痰多胸闷者,去生地黄、白芍加胆南星、海浮石等。心阴虚多与肾阴虚有关,而肝阳亢的症状并不明显。若冠心病与脑动脉硬化合并者,除心绞痛主证外,多见心悸,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舌质嫩红或见舌裂,苔光剥,脉细数或弦细。当以滋阴补肾为主兼用化痰通络之品,选方可参酌上述方药,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可合用首乌延寿丹、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为:鸡血藤、瓜蒌壳各18g,制首乌、黄精、生地黄、墨旱莲、丹参各15g,枸杞子、金银花、郁金、薤白各9g,红花4.5g。

心血虚多包括于心阴虚中,若心悸者头昏明显,面不华,舌偏淡,脉多细弱,应着重益气养血,上方中加当归、白芍、生地黄、太子参等。

2.阴阳两虚型 扶正固本为主,阴阳两补,气血双调,兼用化痰通络之品,可用炙甘草汤加减,其中麻仁可以改用酸枣仁,清酒可不用,服药时间应稍长,才能收效。方为:炙甘草、丹参各18g,生地黄、潞党参、茯苓、瓜蒌壳各15g,桂枝、法半夏、陈皮、川芎、赤芍各9g,红花6g。若气滞血瘀心痛较甚者,加延胡索、降香、鸡血藤、郁金等品;气虚较甚,可加黄芪、黄精等品。炙甘草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主药,有通经脉、利血气、养心复脉之功,但用量宜大,一般在18g以上。

3.阳虚型 轻者补益心气,温通心阳,选炙甘草汤加减。重用桂枝、黄芪、党参,并适当配伍化痰通络之品。若属心阳虚脱,则是危重症,应中西医结合抢救,可选四逆汤、生脉散合方加减。如素有脾虚、倦怠、食少、运化不健、胃肠功能紊乱,而中气不足影响心气虚者,属脾阳虚,可选桂枝人参汤加法半夏、陈皮、茯苓、川芎、丹参、红花、延胡索等,温中健脾,通心阳兼化痰通络。

评述:冠心病类似于中医胸痹证,袁老谨遵中医基本理论,对此病按照辨证分型论治的思路,条分缕析,证治一贯,随证加减,明白晓畅,值得效法。其病机解说,已成业界共识,不必复赘,其所用方药,既出自经典,又源于现代,更参以已意,故颇具实用价值。尤其是袁老所总结:对冠心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固属重要,但一些特殊方药的选用同样重要。在临床上袁老常给部分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三七粉,这对降低血脂、调整血压、缓解心绞痛均有较好效果。袁老指出,每次可用温开水送服三七粉1.5g,每日2次,但须久服才能取效,用于救急则效果不显。根据其长期临床经验提示,服用数年,也无不良反应发生。读者不妨一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