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置入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患者术晨暂停降糖药。遵医嘱术晨做抗生素过敏试验。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囊袋内感染、起搏器故障,皮肤压迫性坏死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5.CT检查对起搏器无影响。体外震波碎石可干扰甚至造成起搏器的永久损害。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师本人携带起搏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疏导,讲解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意义、手术的安全性、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术前检查 完善心脏及各脏器的功能检查,如胸部DR、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各项血化验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肝炎系列、凝血功能等。

3.皮肤准备 清洁双侧颈胸部及腋下皮肤,如需置入临时起搏器,备皮范围是双侧颈胸部、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皮肤,备皮时动作要轻柔,勿损伤皮肤,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备皮完毕要将皮肤清洗干净穿上病服。术前心电监护时电极片尽量避开术野皮肤。

4.药物敏感试验 术前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和抗凝药,以防止囊袋内渗血。糖尿病患者术晨暂停降糖药。遵医嘱术晨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5.训练床上大小便 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卧72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器,最好在术前1~2d练习床上大小便。

6.禁食、水 由于术中快速刺激心脏或出现迷走反射等情况,病人会出现反射性呕吐,可能会出现误吸,因此,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h。

7.睡眠 术前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给予地西泮

8.建立静脉通路 术晨左侧肢体建立静脉留置针通道。

9.其他 入导管室前排空膀胱,摘掉首饰,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的假牙。

【术中护理配合】

1.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2.关注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术后护理】

1.病人回到病房后,首先要做好两件事情:持续心电监护和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继而完成其他生命体征的监护,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等。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及起搏信号有无脱落,有无对起搏器不适感。

2.体位。卧床72h,限于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吃饭时床头可抬高15°~30°。起搏器安置早期,由于电极刺激心内膜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如活动过早,可导致电极脱位。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咳嗽时用手捂住伤口,必要时给予止咳药。

3.伤口。根据术中囊带出血情况,用1kg沙袋压迫囊袋局部6~12h,严密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温度及有无红肿,确认无出血后取下沙袋,肩关节制动1周,避免右侧卧位3个月。

4.皮肤护理及防止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限制探视人。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注意体温变化及伤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患者腰部垫一软枕,防止压疮发生,并给予肢体按摩,72h后可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

5.饮食。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卧床期间不要饮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6.注意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胸闷、胸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防止心肌穿孔的发生。

7.术后定期更换敷料,1周后切口愈合良好可拆线。术后应尽早在床上做肢体活动,防止肢体发生失用性萎缩,如握拳、摇手、弯肘、抬腿及非手术侧肩关节的运动。

8.观察并发症。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囊袋内感染、起搏器故障,皮肤压迫性坏死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健康指导】

1.术后1个月内,置入起搏器一侧的肢体,避免大幅度的转体运动,避免剧烈咳嗽、深呼吸,上臂不宜做用力上举动作;术后3个月内避免右侧卧位,以利于电极与心内膜的嵌顿、粘连和固定;术后6周内勿游泳、打高尔夫球、网球、提重物;6周后可进行一般的活动,但应避免接触性运动(篮球足球等)和有剧烈震动的运动(骑马、碰碰车等)。

2.嘱患者远离强磁场、高压电变压器电视台发射站等场所。一旦误入上述环境出现头晕、不适感时,应迅速远离。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后,一般不会影响使用常用的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热锅等。移动电话对起搏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平时不要将移动电话放在离起搏器很近的衣袋里;如果起搏器安装在右胸,那么,请在左侧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移动电话与起搏器距离保持在20cm以上。

3.通过机场安检时,请向安检人员出示安装起搏器的有关证明。安检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在操作电焊或发动汽车时,可能会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如有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应尽快停止操作并及时远离。

5.CT检查对起搏器无影响。应尽量避免做MRI(磁共振成像)。体外震波碎石可干扰甚至造成起搏器的永久损害。禁止短波透热及避免微波透热理疗。

6.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注明起搏器的类型、品牌、有关参数、安置日期等),外出应随身携带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救治。

7.学会自测脉搏,当脉搏异常时,及时来医院就诊。如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也要及时就医。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师本人携带起搏器。

8.叮嘱患者食用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忌烟、酒,勿饱餐。

9.不要随意抚弄、移动、打击或撞击起搏器置入部位,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埋藏起搏器及导线处的皮肤。

10.应定期随访,出院后3个月复查1次,6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当接近起搏器期限后应加强随访,每周或每月随访1次,特殊情况及时随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