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病灶影响呕吐恶心用什么药治疗

受病灶影响呕吐恶心用什么药治疗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也可单独出现。因此,恶心、呕吐也是身体的一个警示。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障碍等。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吐完毕协助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去除异味。持续性呕吐导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呼吸浅而慢。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

恶心(nausea)、呕吐(womiting)是消化系疾病的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头晕、出汗、血压下降等。呕吐则是导致胃或小肠的内容物通过食管从口腔迅速排出体外的现象。

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也可单独出现。呕吐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可将有害物由胃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恶心、呕吐也是身体的一个警示。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障碍等。

【常见原因】

1.胃源性呕吐 当胃黏膜受到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如急性胃炎、胃癌等)或胃过度充盈(幽门梗阻)时即可发生呕吐。

2.腹部疾病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各种急腹症如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胆道及胰腺疾病,因刺激迷走神经纤维引起反射性呕吐。

【临床表现】

1.呕吐物量大,见于幽门梗阻、小肠上部梗阻。

2.呕吐物为血性,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食管下端黏膜撕裂症、溃疡病、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3.混有胆汁,提示梗阻的部位在十二指肠以下。

4.混有隔餐食物或隔日食物,提示幽门梗阻。

5.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小肠低位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近段肠腔内有大量细菌繁殖、结肠梗阻或有回盲瓣关闭不全、结肠造瘘或上段小肠结肠瘘。

6.呕吐物中见少量未消化食物,见于贲门失迟缓症等食管性呕吐。

【护理】

1.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原发疾病、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失水表现。评估病人心理状态,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等。

2.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吐完毕协助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去除异味。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物及其他治疗,促使病人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体力。告知病人坐起、站立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应用放松技术 常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深呼吸法:用鼻吸气,然后张口慢慢呼气,反复进行;转移注意力:通过与病人交谈,或倾听轻松的音乐、阅读喜爱的文章等方法转移病人注意力。

4.心理护理 通过观察病人以及与病人家属交谈,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所提出的种种疑惑。解释呕吐与精神因素的关系,讲解精神紧张不利于呕吐的缓解,而且紧张、焦虑影响食欲及消化能力。

5.病情观察 病人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及酸碱平衡失调。

(1)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和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直至稳定。血容量不足时可发生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直性低血压。持续性呕吐导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呼吸浅而慢。

(2)观察失水征象:准确记录每日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观察病人有无失水征象,依失水程度不同,病人可出现软弱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弱、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甚至出现烦躁、神志不清及昏迷等表现。

(3)观察呕吐情况:观察病人呕吐的特点,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及气味。

(4)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在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时,需要静脉输液以恢复和保持机体的液体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