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禁用于出血性和伴有凝血迟缓疾病的病人。有明显肝、肾功能不良及血压过高的病人慎用,孕妇及产后女性慎用。溶栓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及部分静脉血栓的治疗。2.尿激酶 为高效血栓溶解药,可直接促使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变成有活性的纤溶酶,使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由于尿激酶是人体内存在的蛋白质,不良反应小且疗效高,是介入放射学治疗血栓的最常用药物之一。

一、抗凝血药

肝素(heparinsodium)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在人体内由肥大细胞分泌而自然存在于血液中。在体内外均能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其抗凝血作用机制极为复杂,对凝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有影响:①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活酶的形成;②对抗凝血活酶,妨碍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③抑制凝血酶从而阻碍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肝素在抑制作用期间并不消耗。口服不吸收,皮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吸收良好,注射后5~10min显效,能使凝血时间延长5倍,作用维持时间约4h。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并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及术后血栓形成等。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用药过量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故每次注射前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如注射后引起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急救(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25U肝素)。禁用于出血性和伴有凝血迟缓疾病的病人。有明显肝、肾功能不良及血压过高的病人慎用,孕妇及产后女性慎用。长期使用偶可产生暂时性秃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

二、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主要用于动脉血栓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及部分静脉血栓的治疗。在药物的选择上,现在临床使用最为广泛、并发症最少的是尿激酶。现将常用的溶栓药物叙述如下。

1.链激酶(溶栓酶) 本品具有溶解血栓作用,来自β溶血性链球菌,先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后者再去激活其他纤溶酶原,使血栓和血浆内纤溶酶原均激活,因此,可产生全身溶栓和抗凝状态,分子量43 000,半衰期为16~80min。临床用于多种血栓栓塞疾病,以急性广泛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插管造成阻塞、急性大块肺栓塞和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栓塞最为有效。

2.尿激酶 为高效血栓溶解药,可直接促使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变成有活性的纤溶酶,使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由于尿激酶是人体内存在的蛋白质,不良反应小且疗效高,是介入放射学治疗血栓的最常用药物之一。

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现已证实t-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可有单链和双链两种形式,在血管损伤或阻塞时被释放,在循环血中以极低的浓度维持正常的纤溶活性,并可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灭活。血浆半衰期为3.6~4.6min,主要在肝灭活,故肝功能减退者慎用。t-PA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与其他溶栓剂不同的是与纤维蛋白聚合物有很强的亲和力,并能选择性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而与游离的纤溶酶原结合力很低。所以t-PA能迅速与血凝块结合,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t-PA为人体内生型酶,没有抗原性,无变态反应(过敏反应)。t-PA不仅能激活纤溶酶原,而且可抑制和裂解血小板聚集,被称为第二代纤维蛋白溶剂。在脑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和恢复期,t-PA活性降低,PAI活性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内皮细胞受损和血栓或栓塞处t-PA消耗有关。动物实验证明,t-PA对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脑卒中有降低脑损害的作用。在局部动脉内溶栓中,一般采用大剂量间断注射,剂量及用法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中可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为原来的1/2)和激活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2倍)来调节用量。

4.乙酰化链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复合物(ASPAC) 纤溶酶原与SK以及丝氨酸乙酰化酶结合形成此复合物,能与纤维蛋白结合,经过水解和去乙酰化形成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血栓表面生成纤溶酶,发挥局部溶栓作用,但对人有抗原性,有变态反应的可能。

5.蛇毒酶 其主要成分为凝血酶样酶,可使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后者在体内易被纤溶系统或巨噬细胞清除,因此既具有促凝效应,又具有抗凝效应。此外,还含有纤溶酶样物质,其主要作用是直接纤溶,可溶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其纤溶作用比链激酶和尿激酶、t-PA强。蛇毒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滞度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有日本的东菱克栓酶、美国的Reptilase、去纤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