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学科协同治疗的原则

多学科协同治疗的原则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仅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患者,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在不同的周期内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反应是不一样的。另外多学科协同治疗是要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把目前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途径的治疗方法,恰当地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以手术、化疗、放疗为核心,辅以心理治疗、运动治疗、营养治疗或免疫治疗等适时应用。这里所讲的多学科、多手段综合协同治疗指恶性肿瘤治疗的总体或治疗时的指导思想。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已从过去的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三大支柱治疗方法,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的庞大的治疗体系。除了上述三大治疗方法之外,从全身来讲,有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发热治疗等,局部有激光治疗、电热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电化学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及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都可以显示出各自所特有的作用,为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提高,争取有一个良好的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学的发展使临床专科的划分越来越向精细发展,分科越来越细。这种专科划分的特点,是容易把专科范围内的疑难问题搞深搞透。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专科医生长时间工作的重点和研究的注意力局限在专科,在思维方法上,比较容易出现重视专科局部而忽视整体的现象。在对待各种治疗方法效果的评价上也往往容易满足于自己所熟悉的经验和自己常用的方法,而对其他方法不同程度地产生排斥心理。如外科医生比较相信手术切除,肿瘤内科医生则相信化疗药物的作用,放射医生则认为放射治疗效果更好,实际上这些狭隘的认识都不利于对恶性肿瘤的预后研究。

我们提出多学科协同治疗的原则是有根据的。首先从恶性肿瘤的病因来讲,任何一种恶性肿瘤从其一发病就不是一个局部性疾病,而是全身性的,涉及整个生命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治疗时当然应立足局部,统观全身。由于恶性肿瘤的复杂性,决定医生应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在目前诸多的治疗方法中,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大多数治疗方法又存在不足。另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仅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患者,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在不同的周期内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反应是不一样的。患者全身的免疫、营养、内分泌及心理状态又对肿瘤的消长具有调控作用。因此要提高肿瘤治疗研究的效果,争取一个良好的预后,在治疗时就应组成一个多学科医生参与的治疗研究的整体,其中有病理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甚至还要有心理、免疫、内分泌医生等,即使目前尚不能从人员上落实,至少要求医生也要在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指标的观察检测时,掌握和应用上述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确切地搞清楚肿瘤的特点,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真实的估价。另外多学科协同治疗是要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把目前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途径的治疗方法,恰当地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以手术、化疗、放疗为核心,辅以心理治疗、运动治疗、营养治疗或免疫治疗等适时应用。

当然多学科协同治疗,并不是不问什么病理类型,不管临床分期分类,一律采用这种机械的累加疗法,更不是不分主次的多多益善,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特点,临床分期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两种治疗方法。如临床上对浸润期的癌,由于范围较大,周围组织水肿、解剖关系不清,常选择先放射治疗,使肿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边界清楚,为彻底手术创造条件。另外有时由于术前局部情况估计不足或判断有误差,手术后又担心因切除不彻底而使肿瘤复发,常选择在术后适当放疗或化疗,这些都已经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是有效的方法。当然,也应指出提倡多学科也不是非多学科不可,对实践已证明某些转移性较低的早期肿瘤,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早期实体癌,单纯手术已能彻底切除病变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者,当然就没有必要再强加其他治疗方法;某些局限性的淋巴瘤,放射治疗已完全能解决问题,也就不一定非要辅以其他方法。这里所讲的多学科、多手段综合协同治疗指恶性肿瘤治疗的总体或治疗时的指导思想。在治疗具体患者时,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有机、科学地组合。一方面要克服专科医生只注重局部过分相信专科经验,忽视全身及其他学科经验的倾向,盲目扩大某种手术、某一药物、某一仪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不视具体情况的多学科、多种治疗手段滥用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