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黄的传说

地黄的传说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黄花,又名蜜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花蕾。药理研究表明,熟地黄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并有利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

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夺去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县太爷忧心如焚,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灵保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说此药名地皇,意即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立即命人上山采挖这种药,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而且认为怀庆府所产的最为地道。明《百草品汇精要》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载“今人唯以怀庆地黄为上”。从此,河南怀庆地黄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四大怀药之一。

宋《信效方》载:作者一次在汝州外出验尸,地保赵温却没到验尸现场。他就问当地人:“为何赵保不来?”回答说:“赵保衄血危重,昏沉沉的,眼看有生命危险了。”他马上去找赵保,只见赵的鼻血就像屋檐水似的不断滴着。他立刻按平日所记的几个止衄血的方子,配药给赵治疗,但血势很猛,吹入鼻中的药末都被血冲出来了。他想:治血病没有药能超过生地黄的了,于是当机立断,即刻派人四处去寻找生地黄,得到十余斤。来不及取汁,就让赵生吃,渐渐吃到三四斤,又用生地黄渣塞鼻,血便止住了。

地黄花,又名蜜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花蕾。本品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适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骨蒸劳热,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手足心热,小便短赤等。《本草图经》言其“为末服食,功同地黄”。《本草纲目》言其“治肾虚,腰脊痛,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生地黄,又名生地、干地黄、大生地、怀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怀庆地黄或地黄的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古等地,鲜用,大小分开,干燥,切片,生用或制用,而分别有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之称,统称地黄。本品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本品苦寒降泻,甘寒滋润,走血分,入心肝经,既能凉血除热,又能养阴增液,故凡热入营血、阴液受损之症用之皆宜。《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名医别录》言其“解诸热,通月水,利水道”。《本经逢原》对其概括最祥,言“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润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生地黄素、甘露醇、葡萄糖、铁质、维生素A等,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中等剂量对动物的心脏具有直接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大剂量可使心脏中毒,对衰弱的心脏比正常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有升高血压、利湿和降低血糖作用,其提取物可使血液凝固而具止血作用。本品寒凉黏腻,易碍脾胃,不宜久服,故煮制时加点姜汁,以保护胃气;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不宜选用;《药性论》有“忌三白”的记载,故服食地黄粥时不宜选用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熟地黄,又名大熟地、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切片用。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明目益睛之功,本品味甘质润,为临床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萎黄及阴虚诸症。《珍珠囊》言其“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腰酸痛”。《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益精血,长肌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药理研究表明,熟地黄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并有利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食少便溏,脘腹痞满及痰湿素盛者不宜选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